风吹半夏的意义何在(风吹半夏凭什么8.4)

陈宇宙下线,宇宙钢铁厂轰隆隆地建起来了。“钢三角”的羁绊从此超越物理的空间,许半夏从东北带回来的技术骨干将在接轨国际先进经验后为他们的事业注入新动力。

风吹半夏的意义何在(风吹半夏凭什么8.4)(1)

由爱奇艺打造的《风吹半夏》正在热播。这部电视剧切入了时下少有的叙事方向,由女性成长的视角讲述一代民营企业家的创业史,由钢铁产业的变迁剖开上世纪九十年代至世纪之交的风云变幻。如今故事进入最后三分之一的篇章,时代的风继续吹,有人理想飞扬,有人欲望扩张。而相比前半程不断升级“奔富”带来的爽感,观众心头多了几分笑看风云起落的唏嘘感喟。

既拍出了对热血梦想照单全收、英雄不问出处的闯者年代,也对激荡变革中的阵痛投以深思;既为年长者提供一次时代群像的青春回望,也让年轻的观众从扑面的勃勃生机里汲取拼搏奋斗的能量——这兴许是该剧能兼收站内热度破万、全网正片播放市占率第一、浙江江苏双卫视回看规模第一、豆瓣8.4分好口碑的重要缘由。

明年,中国迎来改革开放45周年。《风吹半夏》此刻唤起观众追问的,是在一个浪奔浪流的年代,什么才最珍贵。

见精神:

提取“拼”和“闯”,与当下观众建立情感链接

《风吹半夏》改编自阿耐小说《不得往生》。小说里的主人公许半夏有着“我命由我不由天”的不服输韧劲。她的名字藏着不被祝福甚至被憎恨的往事:母亲生她时难产而亡,父亲给她取名“半夏”,意指“生半夏,毒”。不受命运待见的童年和青少年时期锻造了她坚韧又敢闯的秉性,终于当时代风信到来,许半夏在男性占绝对主导的钢铁行业,与两位生死之交狼奔豕突地冲出了一条路。跟随她的视角,上世纪90年代中国钢铁产业中的国企、民企、外企、混合制企业等各色群体的生存百态、企业主形象,也渐次登场。

风吹半夏的意义何在(风吹半夏凭什么8.4)(2)

从文本到影像,主创们在改编时达成了高度一致。爱奇艺高级副总裁、该剧总制片人戴莹认为,小说可贵之处在于“这群中小企业家是怎么去拥抱机遇、迎接变化,他们的痛苦挣扎和奋发向上,都讲述得特别透彻”。在她看来,现实题材剧要想出精品,必须具备深厚的价值内核,《风吹半夏》恰恰具备这个特质,“它所体现的‘拼’和‘闯’的精神内核不会随时代变迁而磨灭,能真正引发当下观众共情”。创作过程中,导演傅东育也力求将那个年代具有的精神力量传导到个性化的角色身上。“那群在改革开放浪潮下的创业商人,他们果敢有劲,甚至有‘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创业状态。他们渴望奇迹、也创造神话。”

于是,呈现在观众面前的许半夏有着敢冒险、也敢为冒险承担责任的品质,这使得她能在常人看来匪夷所思的选择中抓住机会。从老大哥堆里分一杯羹,一己之力打通黑海的废钢渠道,从收废品起家到决心开钢厂、做产业上游,桩桩件件,都非常人敢想敢做。她和童骁骑、陈宇宙组成的创业“钢三角”更有着能吃苦能扛事的强大意志,这令他们的冒险精神不至于变成莽撞的匹夫之勇,能挨过冷眼与嘲笑从不言弃,能挺过大半年经济和精神上的双重煎熬终于等来钢价回暖、变废为宝,便是如此。而以伍建设、冯遇、裘毕正等人为代表的老一辈民营企业家,他们既是抓住机会、圆梦理想的探索者,也是时代巨变的见证人。

风吹半夏的意义何在(风吹半夏凭什么8.4)(3)

这群普通人渴望奇迹、创造神话的过程,既印证了时代变迁的规律,也凭热气腾腾的生命力、奋斗感打开了当下时代的情感共振地带。

见人性:

现实作笔、以情为本,雕刻出闯者群像

但若把这部剧仅仅当成一段完美女性的奋斗史、发家史,显然是看轻了。延续了小说的现实主义,又放大电视剧温暖现实主义的风格,《风吹半夏》的创作者现实作笔、以情为本,在辩证唯物主义的理念下雕刻出一幅让人边鼓掌、边思考的闯者群像。

现实作笔,剧中塑造的许半夏抛开了传统观念里完美女性、零瑕疵的滤镜。她有善良与利己的双面性,有重情重义和果敢决绝的两种极端情绪。她是有着强大生命力烈火烹油的人,也是有着自身计算的精明商人。她对拼搏长驱直入,争份额、跑渠道、建钢厂,从来都是说干就干、大胆踏浪;她对欲望坦荡,留下赤裸裸的名台词“钱都起床了,你还没起”。

风吹半夏的意义何在(风吹半夏凭什么8.4)(4)

风吹半夏的意义何在(风吹半夏凭什么8.4)(5)

现实作笔,剧情演绎商场博弈,刀背藏身,并不回避竞争残酷、人性的弱点。一场场饭局,将伍建设、裘毕正、郭启东、冯遇这群中小企业主的性格形象雕琢得淋漓尽致。面对钢铁产业风起云涌,他们有团结一致的商会义气,有敢于破釜沉舟的创业勇气,可权衡利弊的暗战始终涌动。随着时间推移,产业结构会巨变,行业秩序更趋规则,而每个人在敢闯敢拼的共性之下,各自的人性底牌,早已为他们的结局写下标注。

可贵的是,《风吹半夏》在留存了令人咂摸的商战江湖同时,以情为本,让观众在天下熙熙皆为利来的商战里感受到了情义震撼。

风吹半夏的意义何在(风吹半夏凭什么8.4)(6)

最让人动容的莫过于“钢三角”组合。三个弱者、社会边缘人结缘于微时,从小小废品站开始了一生的羁绊。他们联手搞事业,不问过往、不计得失、不离不弃。童骁骑入狱那五年,许半夏和陈宇宙扛起他应尽却不能尽的孝道;当钢价跌到谷底、许半夏眼看一败涂地之际,是童骁骑昼夜奔袭、卖命载货,是陈宇宙一边抵押房产、一边与债主周旋,他们共同为她筑起盾牌;更不消说,陈宇宙的生命进入倒计时后,许半夏搏上一切也要争一争省二钢的经营权,极大原因是为了小陈圆梦。从“苟富贵,互相旺”的祈愿,到可以彼此交付后背的患难与共,“钢三角”的A面是江湖儿女的传奇,B面点点滴滴沉淀着中国人骨子里的情义无价。

风吹半夏的意义何在(风吹半夏凭什么8.4)(7)

风吹半夏的意义何在(风吹半夏凭什么8.4)(8)

“钢三角”肝胆相照的友情之外,许半夏与父亲不计前嫌的亲情,童骁骑和高辛夷不掺杂质的爱情,乃至周茜陪伴陈宇宙人生最后阶段时生而为人的恻隐之心,等等人性中的暖色,都在观众心底留痕。因为有情有义,许半夏他们的崛起,没有被粗暴划归成飞黄腾达的发财梦,而是一条在钢铁行业里“坚刚不可夺其志”的乘风破浪之路,一条可以传递出信念与力量感的成长弧线。

见时代:

在激荡的川流上,时代之风会托起有志者海阔天空

某种角度看,时代是剧中从未缺席的主角。导演反复借冷的钢、沸的水,还有凝结着大众记忆的流行金曲,将取景框对准上世纪九十年代到世纪之交那段既近且远的岁月。

风吹半夏的意义何在(风吹半夏凭什么8.4)(9)

1996年,许半夏独自从黑海带回万吨级废钢。所谓“废”,只是坦克、大炮没了用武之地,成列的报废武器乘着破冰船航行,撞开许半夏他们的事业前程,重塑的也是前苏联解体后国际世界的格局。1998年,许半夏去东北买设备。曾经喷着高温灼热的厂房,此刻被雪花覆盖。厂子关了,人走了,机器仍在冰天雪地里。时代车轮之下,个体缅怀发出微小的声音。许半夏把设备买走,如同带走老钢铁人的青春,这也是为什么,那一大批人心甘情愿跟着素昧平生者迁居南方。世纪之交,伍建设的钢铁厂弊端频现,设备和技术老化,产能上不去,污染减不了,危机已在眼前。而另一边,出于救赎,出于预判,许半夏他们的宇宙钢铁厂带着更文明、更规则的生长,才可能走进新世纪。

风吹半夏的意义何在(风吹半夏凭什么8.4)(10)

剧中,每一次庞大的钢铁王国出现,都会让观众感知时代的风向。外面的世界有动荡,国企改革、压缩过剩生产力、节能减排、房地产市场新兴等,则是国内的流动、风的流动。而这风,便是改革开放的风。

如果说复古又贴切的服饰妆容、经典老歌,营造了一个准确且能满足想象的90年代瑰梦,那么扎扎实实的钢铁行业变迁,把氛围感兑现成了现实主义。它自成语系,会在台词之外言说:改革开放的每一步都渗透了中国人的奋斗、苦难和幸福。所有的阵痛、无序或者野蛮生长将渐渐离场,激荡的川流上,时代之风会托起有志者的海阔天空。

风吹半夏的意义何在(风吹半夏凭什么8.4)(11)

作者:王彦

编辑:周敏娴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