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部提醒阿尔及利亚(阿尔及利亚驻华大使)

“中国认为没有一个文明是优于其他文明的。中国非常尊重非洲的需求和愿望,也愿意用非洲人最能接受的方式帮助非洲。中国人非常相信不会以损害别人的利益为前提获得自私的利益,不会在人民之间制造隔阂,也不会奴役其他国家或在其他国家建立殖民地。”阿尔及利亚驻华大使拉贝希在4月9日举行的首届中非文明对话大会上说。

外交部提醒阿尔及利亚(阿尔及利亚驻华大使)(1)

大会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中国非洲研究院、非洲联盟驻华代表处承办,主题为“文明交流互鉴推动构建新时代中非命运共同体”。大会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行,主会场设在北京。此次中非文明对话大会举行恰逢中国非洲研究院成立三周年,来自中非双方的专家学者、青年代表、企业人士以及非洲国家驻华外交官等共180余人出席会议。

“中非永远是好朋友、好伙伴、好兄弟”

“1876年,比利时国王利奥波德二世主张争夺非洲。他表示非洲是地球上唯一一个文明还没有进入的地区。近代西方殖民主义和资本主义出于自身目的,将整个世界分为所谓文明和非文明,欧洲和非欧洲,现代抑或是传统。”北京大学教授、中国非洲史学会会长李安山指出,这种对文明的分类造成了人类的不平等,同时也美化了殖民系统。中国主张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和这些对人类的分类是完全不同的。

外交部提醒阿尔及利亚(阿尔及利亚驻华大使)(2)

非盟驻华代表奥斯曼说,回顾历史,当人类诞生于非洲大陆,并从这里走向世界各地时,非洲就开始为人类文明的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非洲大陆与中国虽然相距万里,但文明交往源远流长,中非之间的贸易可以追溯至公元前11世纪。

李安山表示,中国和非洲文明有很多相似之处。双方都很重视集体主义,都将集体主义置于个人主义之上;双方都非常尊重老年人;双方都很重视平等和分享;双方都强调宽容与忍耐是一种重要美德。

中国和阿尔及利亚有着深厚的传统友谊。1958年9月阿尔及利亚临时政府成立后,中国即成为第一个承认阿尔及利亚的非阿拉伯国家。1971年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的过程中,阿尔及利亚发挥了重要作用。双方于2014年将双边关系提升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外交部提醒阿尔及利亚(阿尔及利亚驻华大使)(3)

阿尔及利亚驻华大使拉贝希指出,中国在非洲的存在并不是几年前才开始的,非洲对中国的合作也不是什么新事物。早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非之间就并肩作战,共同反对殖民主义、帝国主义和强权政治,来实现各自国家的独立和经济的独立发展。

“中非合作是广受欢迎的,非洲人认为中国人慷慨友好、道德高尚。中国从不干涉非洲国家内部事务,也不会将自己的想法强加于人,在帮助非洲的时候从不附加政治条件。我们将进一步推动互利合作,弥补相互的不足。”拉贝希表示,中非人民过去是也将永远是好朋友、好伙伴、好兄弟。

中非文明交流互鉴,要摆脱西方的影响

今年3月23日,中国与马拉维签署共建“一带一路”谅解备忘录,至此,非洲已有46个国家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协议。中国前驻卢旺达、摩洛哥大使孙树忠指出,与中非友好合作的水平相比,中非人民之间的文化认识、了解、互鉴和交流还远远不够。

外交部提醒阿尔及利亚(阿尔及利亚驻华大使)(4)

孙树忠表示,中国开创了有别于西方的全过程人民民主机制,中非应分享治国理政经验,非洲一些国家的经验也可圈可点。他举例说,美国爱德曼国际公关公司前不久发布的调查结果显示,中国民众对政府的信任度达到91%,蝉联全球第一。在透明国际发布的2020年清廉指数报告中,卢旺达则排名全球第49位。记者了解到,在世界银行《2019年营商环境报告》中,卢旺达更在190个经济体中排名第38位。

“多个机构发表的报告显示,到2025年,非洲数字经济有潜力达到非洲GDP总量的5.2%,近1800亿美元,到2050年将达到7120亿美元。非洲正以其独特方式拥抱数字技术。”孙树忠说,中非共同努力必将为世界树立互利合作的典范。

促进非洲文明复兴是非盟《2063年议程》中的重要议程。奥斯曼表示,非盟致力于推动中非文明交流互鉴,助力彼此文明复兴。他提出,促进中非文明交流互鉴,首先要认识到多样性是人类文明的特性,避免走向单一维度、缺少动力和变化的世界,才能有力地推动人类和世界的发展。第二,要从传统文化中探索中非文明的新融合。中非传统文明都蕴含着集体主义,人与人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赋予了中非文明交流以平等、和平、友好的显著特征,这是非洲文明与中华文明重要的融合点。

“第三,要摆脱西方文明的影响,增强亚非文明的自信。西方学者对文明概念有许多片面的表述,如‘文明优劣论’‘文明中心论’‘历史终结论’‘文明冲突论’等。”奥斯曼说,和世界其他文明一样,非洲文明和中华文明都有自身引以为傲的思想和物质成就,都为人类发展作出了贡献。最后,还要充分发挥青年和妇女在中非文明交流互鉴中的重要作用。提高女性地位有利于促进国民素质全面提升,青年则是未来发展的主要动力。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