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取暖一般都是电热毯(农村人钟情的电热毯)

曾经风靡北方的“电热毯”取暖,相信很多农村家庭都使用过。通电不到5分钟,整个被窝里面暖乎乎,钻进去比吃了蜜还甜。这可是好几代人的记忆,尤其是农村那些行动不便中老年人的福音。

记得笔者去工地打工睡工棚那会,就用的这个“取暖神器”。不用柴火、不用煤,睡前插上电源铺好被子预热10分钟,任屋外天寒地冻,只要钻进被窝,那股暖流就会传遍全身。

冬季取暖一般都是电热毯(农村人钟情的电热毯)(1)

相对于城里人享受的集中供暖,农村人用“电热毯”取暖的优势非常明显:干净卫生、减少麻烦、随插随用、使用成本也不是很高。按理说应该大面积推广才对,可为何现在却集体消失了呢?原来,曾常年使用过电热毯的农村人给出评价:缺陷很明显,若不能合理改进,会出事故。

电热毯取暖最大的缺陷就是人身安全得不到保障。笔者村里有一位70多岁的老太太,儿女在城里安家,她不愿跟着去,一个人在农村老家过起了独居生活。

西北农村的冬天,取暖是重头戏,除了生火炉,再就是烧火炕。由于老太太腿脚不是很灵便,她的儿子为了方便母亲取暖,特意为她购置了电热毯。没想到,在某个冬天的夜里,由于电热毯过热引发一场特别严重的火灾,老太太当场被烧成了灰。

自从老太太被火烧死事件发生之后,我们村的老年人没有一个人还敢用电热毯取暖,纷纷改成用秸秆或者晒干的牛羊粪烧土炕,麻烦归麻烦,安全有保障。

用过电热毯取暖的朋友可能也已经发现:这种取暖方式对身体健康还存在一定危害,不到万不得已,最好不要用。

由于电热毯的取暖方式不符合人体健康标准,因此它还会诱发多种疾病。笔者在工地工棚使用电热毯的那段时间,每到半夜就会突然惊醒,然后口干舌燥、浑身不舒服,有几次流鼻血不止,吓得自己不知道如何办好。

后来离开工地,再也没用过电热毯取暖。奇怪的是,口干舌燥、流鼻血这种现象在装有暖气的屋子里从来没有发生过。这样看来,肯定就是电热毯的“锅”,要么是辐射太大,要么跟人体健康相悖。

冬季取暖一般都是电热毯(农村人钟情的电热毯)(2)

其实使用电热毯取暖还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缺陷:受热面积太小,并不能保证室内的整体温度上升。

电热毯分为单人电热毯和双人电热毯,不管是哪种,面积大小都非常有限。因此它只能暖到身子底下的位置,对于室内的整体温度几乎是零提升。

这就造成了一种奇葩现象:当我们躺在电热毯上面盖好被子之后,常常是身子热的直冒汗,裸露在外面的手脚跟耳朵却冰冰凉。同一个身体,不同的器官却感受“冰火两重天”的洗礼,怎么样,这种感觉很酸爽吧?

既然电热毯取暖这种方式在农村已经被淘汰,那么农村人是如何温暖过冬的呢?别着急,时代在前进,它难不倒我们勤劳善良的农村人。

腿脚利索的一些上年纪农村老人,他们还是喜欢过去最原始的那种农作物秸秆或家畜粪便晒干来填炕的取暖模式。虽然比较麻烦,但节省了电费钱,也没有预留下大的安全隐患,对他们来说再合适不过。

年轻一代的农村人,他们嫌填炕麻烦、不卫生,很多人家已经开始使用自制的“土暖气”。地方不同,土暖气的种类也五花八门,我们这里是安装的小型锅炉,然后在每个房间内安装好暖气片,利用锅炉24小时不间断给暖气片内供应热水,这样便能保持室内恒温。这种小型锅炉不仅取暖效果好,还能做饭烧水,一家人再也不用另外生火炉做饭。

冬季取暖一般都是电热毯(农村人钟情的电热毯)(3)

一切不合理的旧事物,终将被新事物取代。农村“电热毯”的退出,标志着一个新时代的来临。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