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70光圈怎么调(你终于有机会搞清楚)

在日常拍摄中,光圈优先(Av 档)无疑是最常用的一种拍摄模式在这一模式下,我们必须先手动设定一个光圈值,再调整其它拍摄参数来进行曝光控制那么问题来了,该怎么选择光圈值呢?大光圈,小光圈和不大不小的光圈,各自有啥不同的画面效果?使用这些光圈值,有什么注意事项? ,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24-70光圈怎么调?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24-70光圈怎么调(你终于有机会搞清楚)

24-70光圈怎么调

在日常拍摄中,光圈优先(Av 档)无疑是最常用的一种拍摄模式。在这一模式下,我们必须先手动设定一个光圈值,再调整其它拍摄参数来进行曝光控制。那么问题来了,该怎么选择光圈值呢?大光圈,小光圈和不大不小的光圈,各自有啥不同的画面效果?使用这些光圈值,有什么注意事项?

1. 大光圈的优势与应用

f/4 以下的大光圈,景深很浅,焦平面外的清晰范围很小,很容易拍出主体模糊而背景清晰的效果,有效地将主体与背景分离。如下图,在大光圈下,离主体很近的其它花朵都变模糊了,有力地突出了主体。

除人像外,静物摄影,包括商品展示,植物花卉乃至美食摄影等题材,都可以利用大光圈达到突出主体的效果。

2. 大光圈的问题

大光圈制造的浅景深,会带来一个严重的问题,那就是——有时候景深浅得过分了。什么叫“景深浅得过分”?一张图说明一切!如下图,景深太浅,浅到了半张脸都模糊的地步——如果拍照的是这妹子的男友,估计会被收拾一顿吧!

那就是,如果光圈开得太大,会导致主体的锐度降低,也就是清晰度和细节表现力不足。光用文字说明可能有些不好理解,还是老样子,举例说明吧。下图左侧的石狮子显然是画面主体,整体位于画面清晰范围内,看着好像并没有什么大问题:

当然,也有人觉得这不是问题,反而是值得我们利用的一种福利,比如说这位天才的,利用大光圈淡化女友脸上痘痘的仁兄。如下图,光圈越大,脸上的瑕疵越不明显——当然,他好像不在乎“一只眼睛清晰一只眼睛模糊”的问题......

3. 小光圈的优势与应用

和大光圈刚好相反,小光圈有着很大的清晰范围,能最好地发挥摄影的“记录”职能,适用于风光、旅游、纪实类等拍摄题材。拍风光基本上都是用小光圈。配合泛焦操作,可以让整个巨大空间尺度的画面,都位于清晰范围内。

4. 小光圈的问题

之前说过,小光圈能获取大景深,让画面清晰范围更大。那么,是不是光圈越小越好呢?并不是的。学过物理的都知道“小孔衍射”实验,而在很小的光圈值下光圈正好变成了一个小孔,可能发生衍射作用,部分影响画质。

F22 小光圈下拍摄的一张照片,我们对红框处进行放大,得到左下小图;和正常拍摄的该区域对比,发现画质有所损失。

5. 光圈的光学特效

光圈的大小所产生的光学特效,主要体现在画面中点状光源的表现形式。比如说,在相同的时间地点,相同的其他拍摄参数下,以不同的光圈值拍两张太阳,效果是这样子的:

再看个例子,相同参数下,换用不同的光圈值,拍摄树隙中露出的阳光。

而小光圈则被用于拍出太阳与路灯的星芒。

6. 最佳光圈

不少人有过这样观点:小光圈的画面比大光圈清晰。其实这个观点并不准确,因为小光圈只是清晰范围更大,而不是清晰程度更高。要讨论“在哪个光圈值下画面最清晰”这一问题,我们要对各光圈值画面中最清晰的部分,即焦平面成像进行横向比较。

怎么个横向比较法呢?我们来看一个例子。首先,选取一个场景,最好是色彩对比或明暗对比比较鲜明的,便于我们放大观察细节信息。

7. 焦距与最大光圈

镜头能使用的最大光圈值往往受其焦距影响,一般来说,焦距越长则可用的最大光圈值越小。举个例子,某品牌的变焦头标注着“1:4-5.6,18-50mm”,意思就是,当你使用 18mm 广角端时,可用的最大光圈值是 f/4;而随着你把焦距变长,可用的最大光圈值也会逐渐变小,当你使用 50mm 焦距时,可用的最大光圈值变成了 f/5.6。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