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家可归的老人真实故事(有九个亲侄子的小叔)

故事的主人公叫赵承志,为了便于写作和阅读,请允许我以第一人称行文。

前年的清明节那天,我的亲小叔在老家的养老院房子去世!那天,我正好从外地回老家扫墓。等我从祖宗们的坟山回来后,听母亲说小叔已经在养老院去世了。

无家可归的老人真实故事(有九个亲侄子的小叔)(1)

我在小的时候,就从母亲的言谈举止里,知道了自家奶奶对母亲的居多苛刻。但是,因为父亲有点愚孝。所以,跟父亲感情深厚的母亲,也只能是一再的忍让。

我父亲兄弟四人,他是四兄弟中的老大。由于父亲年轻的时候长相英俊,身材高大。奶奶为了敛财,把同村的一个有钱的妇女介绍给父亲做姘头。那个妇女有丈夫,并且丈夫还是一个吃商品粮的男人。

奶奶为什么这么做?直到我懂事了,才知道奶奶为什么对我父母苛刻。都是因为,奶奶有着一颗偏到太平洋的心脏。

三叔的老婆,也就是我三婶,是奶奶亲姐姐的女儿。所以,在三婶嫁给三叔后,奶奶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把我家给她的东西,都往我三婶家搬运。

奶奶偏心三叔还不算,更过分的是:由于我小叔是老小,父亲为了家族的考虑,就把小叔送进学校,一直上到高小,差不多算是高中毕业吧!(上个世纪的五十年代,一家有个能读书的孩子,多了不起。)

我父亲的气度和为人,以及长相,在以前的农村,是首屈一指的男人。都是因为奶奶的偏心,把我父亲耽误到三十岁,才结婚。

父亲因为被耽误到三十岁的年纪,在农村属于娶老婆困难户。因为,娘家非常穷的母亲,就被父亲的姘头介绍给父亲。从此,只有十七岁的母亲,嫁给了三十岁的父亲。

说起来,母亲也是一个可怜之人。母亲的娘家在那个年代,非常的穷。母亲的母亲,也就是我外婆,是个贤惠善良的老实女人。外婆跟第一任丈夫生了一个女儿,后来丈夫去世。为了生活,外婆带着大闺女,嫁给了老实的外公。那都是上个世纪三十年代的事情,因为年代久远,我只知道这些。

我外公因为为人实在老实,娶的老婆也是一个老实的女人。在家族里,被一些兄弟欺负得只能搬到离老家几里路的大山上生活。听母亲说,在大山上,一家五口人,用茅草搭建了一个茅草棚子生活。哦,忘记介绍,外公跟外婆后来又生了两个女儿。一个是我妈,一个是我小姨。

就是因为外婆没有生儿子,所以外公的家族,在上个世纪的四十年代,外公就被家族欺负得只能搬离老家生活!

住在大山上,没有田地,周围除了柴火,什么都没有。外婆为了生活,只得把才十二岁的大女儿嫁人。二女儿,也就是我母亲,那时候才七岁多,送到县城附近的一户人家做童养媳妇。

母亲在那户人家,做了八年的童养媳妇。后来因为那户人家的儿子因病去世,那户人家还算善良,就把我母亲放回家了。母亲在娘家呆了一年多,就嫁给了我父亲。

无家可归的老人真实故事(有九个亲侄子的小叔)(2)

父亲在跟母亲结婚之前,还有一个名义上的老婆,也是一个奶奶抱过来的童养媳妇。听说那个童养媳妇抱养过来的时候才八岁多,后来偷偷跑走不知去向。那个童养媳妇在十一岁的时候,有一次肚子很饿,就偷吃了二奶奶家的猪食。被抠门的二奶奶看见后,二奶奶就找上门来,跟奶奶大吵大闹要赔偿。

我奶奶一气之下,就拿着柴刀,把那个童养媳妇右手的两根个手指砍了下来。没过几个月,那个童养媳妇偷偷地跑走,从此不知道踪迹。

由此可见,我奶奶的为人是真的毒辣,不近人情!除了对她的三儿子和小儿子好之外,别的她都很讨厌。我父亲兄弟三人的后代,除了我家兄妹还过得去之外。被奶奶娇惯的三叔,小叔家,都比不过我家。相反,比我家差的不是一丁点。

但是,俗话说得好:“惯儿不孝,惯狗上灶”。

我二叔在奶奶的眼里,是属于不得喜欢也不讨厌的存在。二叔生了三个儿子一个女儿,但是二婶人太老实。所以,几个子女也不是很好。

三叔家生了两个儿子,三个闺女。目前看来,子女也只能算是农村的普通之家。

而小叔,是四个兄弟里最可怜的,一直到七十五岁去世,都是光杆司令!无老婆,无子女!

直到小叔跟小婶离婚,我才相信一句话:“父母偏心哪一个子女,哪一个子女家的风水,就特别的差。”这句话,用在我家小叔身上,非常的贴切。

下面,我开始写本文的重点,我家小叔短暂的一生。

小叔是上个世纪四十年代出生的,由于是奶奶最小的儿子,所以,从小就得奶奶的宠爱。爷爷因为年轻的时候吃了很多苦,所以很早就去世了!哦,我家爷爷也是兄弟四个,也是家里的老大。所以,作为老大的男人,在那个年代,都是要吃很多苦。

我奶奶因为只生了四个儿子,没有生闺女。所以,就把小叔这个老来子,疼在了心尖上。小叔比我父亲小了十五岁,所以,奶奶说要给小叔读书。作为大哥的父亲,二话不说,为了养家,自己的婚姻被奶奶一推再推。

大度和为人忠厚的父亲,也是为了家族考虑。也希望兄弟几个当中,有一个读书人。所以,为了小叔读书,父亲上山烧炭,下河摸鱼,到处做货郎走村串巷。这一切,都是为了小弟能好好地读书,给家里争光。

岂不知,父亲的一片好心被当成了驴肝肺。小叔被奶奶宠得不仅为人小气,心思歹毒,读书更是不行。

小叔在四兄弟里,长相最丑,个子最矮,黑黑的尖脸一副刻薄相。现在我还不懂为什么,为什么那么精明的奶奶,不喜欢高大英俊,为人处世好的父亲。反而喜欢又丑又笨还一副尖酸相的小叔,为什么?

因为小叔的为人,加上不够聪明的大脑。读了七年书的他,最后还是回家种田。因为,读再多的书,对于小叔来说,都是没用的。但是,有两件事,他倒是用上了读书的便利。

无家可归的老人真实故事(有九个亲侄子的小叔)(3)

小叔在读了七年书之后,按照当时正常的读书人来说,找个一般的工作不在话下。因为,那是在上个世纪的五十年代中期。是一个读书人很少,加上新中国刚刚解放没有多久。在那个哪里都需要人才的年代,一个高中生竟然找不到一个工作?说起来,村子里的人因为此事,把我小叔嘲笑了很久。

奶奶看小叔实在是不是搞工作(就是成为一个吃公家饭的人)的料子,就在小叔十八岁的时候,请了媒婆给他娶了一个老婆。那时候,因为奶奶还年轻,加上她很会搜刮我家的东西。所以,小叔结婚的条件,比几个哥哥好了很多。

那时候,三个老大也已经分家了。而为了照顾小儿子,奶奶要求我父亲在做新房子的时候,带着小叔一起做。这也就是后来,我小叔家四间房子在东头,我家四间房子在西头。

新房子做好不到两年,小叔就娶了小婶。小婶长得牛高马大,是个干活的好手。小婶人很外向,这点跟小叔刚好相反。

小叔跟小婶结婚十几年,一直没有生孩子。现在我还是不知道,到底是谁不能生孩子?也许,八成是小婶不能生吧?

在小婶跟小叔结婚十二年的时候,小婶一直都没有离婚的外心。就在那一年,我二叔的小儿子,比我小三岁。我们关系非常好,所以上学放学都经常在一起。由于二叔家住在比我家高了不少的山上,所以,为了不想多走路。二叔的小儿子就经常在我家吃饭,时间一长,小婶就动了要过继那个弟弟的想法。

我兄弟四个,为什么小婶夫妻俩不想过继我们几兄弟中的一个呢?其实,我小婶眼馋我兄弟几个好久,还多次的暗示勾引我父亲,想跟我父亲“接种”生个孩子呢。谁叫我父亲长相好看,个子又高呢?

但是,因为我父亲跟母亲,非常了解我小叔和奶奶的为人。虽然他们三个人提了几次,要过继我们四兄弟中一个做儿子的想法,但是,我父母坚决反对。最后,只能对着二叔家的弟弟下手了。

事情也真的成了,因为二叔有三个儿子,加上二妈人不精明。所以,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二叔夫妻俩答应了小叔夫妻俩要过继的想法。

最后,经过族人做中间人,写了过继书,签字画押。二叔的小儿子,成了小叔夫妻俩的儿子。而奶奶,从我记事起,一直跟着小叔过。

无家可归的老人真实故事(有九个亲侄子的小叔)(4)

好日子没有过三年,就在我二叔的弟弟在小叔家呆了三年,刚好上小学五年级的时候。同村的赵子刚,一个刚从牢房放出来的年约45岁的男人。由于刚从牢房放出来不久,家里的很多活计不想干。不仅脑子聪明,嘴巴又会说的赵子刚,做起了打豆腐的生意。

而赵子刚的老婆,生下儿子伤了身体,在儿子十岁的时候就去世了。赵子刚因为没有老婆的管束,就把儿子丢给母亲带,自己出去到处鬼混。后来因为在县城偷窃,被抓进牢里关了好多年。

赵子刚因为卖豆腐,认识了我小婶。后来时间一长,我小婶就跟赵子刚勾搭上了。赵子刚有的优点,是我小叔都没有的。小婶估计是因为丈夫不得自己的心,儿子不是自己生的,婆婆还天天跟着自家过。没有一件合心意的家庭,最后小婶选择了跟小叔离婚。

小叔当然知道自己的缺点,离婚了想再找一个老婆,肯定是找不到的。所以,小婶的离婚,是经过了县城法院判决才离婚的。他不想离婚,也是不成的。

而没有了女人的农村家庭,根本没有什么温暖。所以,二叔看着小儿子在小弟家吃不好,穿不好,就把儿子又接回去了。虽然,小叔有很大的不满。但是,面对着强势的二哥,自己的母亲(也就是我奶奶)也很老了。最后,也只能忍气吞声同意了。

虽然小叔是跟小婶离婚了,但是,固执而又怪脾气的小叔,竟然没事就看着那一本厚厚的婚姻法。那本书,也不知道他是啥时候买的。

但是,看了再多的法律书又能怎么样?还是不能把老婆弄回来!

小叔自从离婚后,脾气变得更加的奇怪。因为我常年在外面打工,不怎么在家里。每年过年回家,总是能听到母亲叨唠一些小叔的不是。

母亲说小叔:就是嫉妒我家子女多,他没有子女。看着我家过得越好,他就越不开心。经常家里做好吃的,以及在上山采到什么野果子等等,从来不给我家兄弟几个的孩子们吃。其实,我们哪里需要他给我们家的孩子吃什么东西。只是,需要的是他那一份心。

母亲还说:他家每年每季的衣服都是你三嫂洗,我们家做好吃的,也从不瞒着他。为什么他做人还是那么的狠?难道他不考虑老了的时候,日子不好过吗?

而这些都不算什么,后面又发生了两件大事,让我家三哥和大哥,对小叔产生了极大的不满。

无家可归的老人真实故事(有九个亲侄子的小叔)(5)

上个世纪的九十年代末,我跟我三哥一起,在老房子下面一点的位置,重新起了地基做房子。新地基的位置,占用了小叔一块不大的菜地。其实,这块菜地当初是我母亲开采的。但是因为奶奶霸道,说她年纪大了,远处的地种不了。就要我母亲把门口的几块地,都给她种。

而自私的小叔,自己没有开过一块荒地。认为只要是奶奶种的地,都是属于他的。

那时候,我们兄弟俩为了做房子,就跟小叔商量,把那块地买下来。当时,小叔口头答应说不用给钱,把那块地就送给我们兄弟两个做房子。

但是,在小叔六十五岁的时候,就搬进了村里的养老院。养老院的房子,也是青砖房子,每家两间。因为房子坐落在村子里的中间位置,很是热闹。所以,小叔慢慢地就喜欢了那样的生活。

后来,因为小叔经常跟三叔在一起呆的时间长一点。而被奶奶惯得不像话的三叔,也是看我家不顺眼。就开始鼓捣小叔,叫小叔跟我们兄弟俩要钱。就是那块菜地的钱。

当时因为那件事情,把我三哥气得想打人。但是再怎么闹,我们兄弟俩,还是给了我小叔五百元钱。哪怕我母亲说,那块地是她开荒的,是她送给奶奶种菜的。

但是,我是选择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则。何况,小叔没有子女,这样的人,你跟他闹什么劲!

因为此事,常年在家的三哥,彻底的跟小叔闹翻了脸!

我小叔对我家兄弟几个做的缺德事,可不止这一件。

有一年,我大哥在家里没有出去打工,因为家门口要修公路。我大哥在闲暇之余,在自家的山上砍了不少的松树,准备种一点茯苓。哪里知道,被我小叔看见了。

我小叔就打着公报私仇的心思,到处打电话,还自己写书面检举材料,举报我大哥砍松树。因为那一年,我们老家对山林管得很紧,不让大家随便砍伐树木。大哥砍树被小叔举报后,县里来了不少的人。

那一次,我大哥被罚了不少的钱。因此,我大哥家跟小叔也彻底的翻脸了!

更可笑的是:三叔夫妻俩,竟然经常趁我大哥不在家,把他们家山上去了皮的松树偷回家。因为,我大哥家的山林,就在我三婶家附近。

无家可归的老人真实故事(有九个亲侄子的小叔)(6)

我家四兄弟,我长年在外面打工,二哥在离家两公里外的地方开小店。而长期在家的大哥和三哥,彻底地跟小叔闹僵了。所以,小叔要是老了生病了,我们几兄弟肯定没有一个真心想管的。

主要还是奶奶的偏心,让父亲早年太辛苦,所以父亲的早夭,跟奶奶和小叔,有极大的关系。

这个结果,就像一根刺,刺进了我母亲和我们兄妹六个人的心里。同时,也间接的不喜欢小叔。加上小叔为人太多的缺点,所以,小叔老了,我们家兄妹几个,肯定没有人承头不供养的。

二叔的几个儿子,本来常年不住在一起,大家也没有感情。加上奶奶偏心,对他们也不怎么好。所以,除了二叔的小儿子对小叔还有一点照顾外,其他两个更是像世人一样相处!

三叔的两个儿子,也像三叔一样自私,小气抠门。所以,小叔想在他们身上占点便宜,几乎不可能。

纵观九个侄子,也只有我家四兄弟为人良善一点。但是,看不清现实的小叔,在三叔的挑唆下。整天没事就跟着我家对着干,再好的情分也会消磨掉。

何况,像小叔那样的人呢?

所以,小叔摔跤两天后去世,中间除了我大哥三哥在前后张罗外。另外的一些侄子要么在外面打工,要么住的地方离小叔住的养老院距离远。

虽然,小叔在年轻的时候也准备了养老金。但是,老了要死的时候,连喝口水都要人喂的时候。你钱再多,又有什么用?

隔壁邻居根本不会看你一眼,哪怕你肚子再饿。因为,人家都知道,这时候肯定是家里的至亲上前。其实,假如小叔为人处世都不错,我们兄弟几个,根本不在意再多养一个老人。

所以,小叔在自己的房间里去世,当时身边根本没有人知道。

无家可归的老人真实故事(有九个亲侄子的小叔)(7)

写在后续:我小婶跟小叔离婚后,就嫁给了赵子刚。那一年,小婶才43岁,赵子刚47岁。小婶嫁给赵子刚,也没有生孩子。但是,赵子刚有一个憨厚老实的儿子。并且,在小婶嫁过去的时候。赵子刚的儿子都娶妻生子了。

小婶嫁给赵子刚后,因为也没有生孩子,为了老了有个靠山。所以,小婶就对赵子刚三个搞工作的侄子非常的好。家里但凡有点好吃的,就赶紧送到县城那三个侄子家里。小婶就是在这样的环境里,过了十几年。

在小婶刚满58岁的时候,有一次去别人家走亲戚。走在路上,看见别人家屋后山上有一棵很大的皂角树。为了爬上树摘皂角,当时就从树上掉下来,人还没送到医院,半路就死了。

小婶去世那天,我小叔正好也在家。大家问他去不去给他前妻烧点纸钱,小叔说:我巴不得她早点死呢。夫妻俩的缘分,其实在小婶变心的那一刻,就完全断掉了!

赵子刚没过两年,死在了县城的洗头发里。这也算是他应得的报应吧!因为,他不知道找了多少个女人?连赵子刚的儿子都说父亲是该死,这样的男人少见!

乡邻没有一个不说:小婶这辈子过得很可怜。二婚嫁的人老是出去鬼混,家里的活计都是她在做。头婚碰到我小叔那样,不懂风情,脾气怪,人难看,个子还矮。

俗话说得好:“女人就是颗菜籽命,落到肥处迎风长,落到瘦处苦一生”。

女人这一生无论怎么选择,都抵不过命运的安排。再贤惠,再善良,再会持家,嫁不到好男人,都是委屈的泪水。小婶的命运就是如此,最终还是拼不过命运的安排!

小叔去世的后事:最后还是九个侄子承头办的,办得热热闹闹,比一般有儿子的人家还隆重!但是,那又能怎么样?

俗话不是说:“死后十台戏,不如生前一碗水。”丧事再热闹,都是做给活人看的!

假如还有来生,希望小叔做一个顶天立地的男人吧。

最后,欢迎友友们点赞,评论加关注,谢谢!

无家可归的老人真实故事(有九个亲侄子的小叔)(8)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