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仁至义尽怎么解释(成语人尽可夫的出处)

读《左传》之卅二十五年春,天王使家父来求车,非礼也诸侯不贡车服,天子不私求财,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成语仁至义尽怎么解释?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成语仁至义尽怎么解释(成语人尽可夫的出处)

成语仁至义尽怎么解释

读《左传》之卅二

十五年春,天王使家父来求车,非礼也。诸侯不贡车服,天子不私求财。

  祭仲专,郑伯患之,使其婿雍纠杀之。将享诸郊,雍姬知之,谓其母曰:“父与夫孰亲?”其母曰:“人尽夫也,父一而已。胡可比也?”遂告祭仲曰:“雍氏舍其室而将享子于郊,吾惑之,以告。”祭仲杀雍纠,尸诸周氏之汪。公载以出,曰:“谋及妇人,宜其死也。”

  夏,厉公出奔蔡。六月乙亥,昭公入。许叔入于许。公会齐侯于艾,谋定许也。

  秋,郑伯因栎人杀檀伯,而遂居栎。

  冬,会于袲,谋伐郑,将纳厉公也。弗克而还。

译文

十五年春季,周桓王派大夫家父来鲁国索取车辆,这是不合于礼的。诸侯不进贡车辆、礼服,天子不求取个人财物。

  祭仲专权,郑厉公对他很担心,派祭仲的女婿雍纠去杀他。雍纠准备在郊外宴请祭仲。雍姬知道了,对她母亲说:“父亲与丈夫哪一个更亲近?”她母亲说:“任何男子,都可能成为一个女人的丈夫,父亲却只有一个,怎么能够相比呢?”于是雍姬就告诉祭仲说:“雍氏不在他家里而在郊外宴请您,我怀疑这件事,所以告诉您。”祭仲就杀了雍纠,把尸体摆在周氏的池塘边。郑厉公装载了尸体逃离郑国,说:“大事和妇女商量,死得活该。”

  夏季,郑厉公逃亡到蔡国。六月二十二日,郑昭公进入郑国。

许叔进入许国都城。桓公和齐襄公在艾地会见,目的是为了谋划安定许国。

  秋季,郑厉公凭借栎地的人杀了檀伯,因而就居住在栎地。

  冬季,鲁桓公与宋庄公、卫惠公、陈庄公在袲地会见,策划进攻郑国,以便护送厉公回国。可是战争失败了,军队各自回国。

难怪周王室日落西山,周桓王自己穷得揭不开锅了(事见隐公六年,京师来告饥),还要向诸候索要车马、服饰装点门面。

有为的君主和权臣的矛盾总是存在,郑厉公密谋除掉祭仲,动手的是祭仲的女婿,雍氏应该是郑厉公母亲那边的亲友,可是谋事不密,让祭仲的女儿知道了,最后被祭仲反杀,郑厉公只能逃亡了,郑昭公又回来了。这里看到了成语“人尽可夫”的出处,原意跟现在的用法天壤之别。

郑国内乱,许叔得到了复国的机会,郑庄公自己也是有先见之明,事见隐公十一年(前712年)。

郑厉公不甘心失败,逃亡到蔡国后,又策划了栎地的政变,占据栎地。附近的诸候国也不想郑国稳定发展,连鲁桓公也加入了反郑的联盟,所以落井下石围攻郑国,虽然没有打赢战争,也牵制了郑昭公,让郑厉公站稳了脚跟。

难怪郑庄公无法把郑国推上霸主地位,郑国地处中原要冲,群雄逐鹿之地,上有周王室的打压,下有诸候虎视眈眈,不会让郑国有稳定发展的机会,看来春秋五霸、战国七雄大都发迹在边境之地,不是没有原因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