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事变纪念日文案(西安事变纪念日)

西安事变纪念日文案(西安事变纪念日)(1)

西安事变纪念日文案(西安事变纪念日)(2)

每年的12月12日被定为“西安事变“纪念日。源于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发动兵谏,逼迫蒋介石停止内战、一致抗日,是为西安事变,亦称双十二事变。

【起源】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发动兵谏,逼迫蒋介石停止内战、一致抗日,是为西安事变,亦称双十二事变。西安事变的发生及其和平解决最终结束了内战,实现了国内和平,促成国共两党再次合作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并且取得了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所以每年的12月12日被定为“西安事变“纪念日。

【纪念人物】

“西安事变”是由张学良、杨虎城将军实行"兵谏",逼蒋抗日的一个影响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振世之举,它将载入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史册。

摘张学良、杨虎城将军诗作各一首,向他们致敬:

《游华山感怀》

张学良

极目长城东眺望,江山依旧主人非。

深仇积愤当须雪,披甲还乡奏凯归。

西安事变纪念日文案(西安事变纪念日)(3)

《丙寅季春痛感时艰偶作》

杨虎城

万姓倒悬我心忧,满地烽烟何日收?

联合民众撑危局,扫尽群魔定神州。

张学良、杨虎城两位将军因他们崇高的爱国义举被誉为中华民族的“千古功臣”,永载史册,彪炳后世。

【历史评价】

西安事变在中国近代历史上具有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1931年,日本军国主义悍然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我国东北三省,随后又加紧进攻华北,妄图霸占整个中国。在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威胁的危难关头,在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影响和全国人民抗日救亡运动的感召下,张学良、杨虎城两位将军痛感“国权凌夷,疆土日蹙”,于1936年12月12日毅然发动西安事变,要求蒋介石停止内战,联共抗日。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提出了正确的方针政策,使西安事变得以和平解决,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西安事变及其和平解决,结束了十年内战,促成了第二次国共合作,成为中国由长期内战走向全民抗战的转折点,成为扭转时局的枢纽。(摘自俞正声《在纪念西安事变8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时代意义】

西安事变及其和平解决,对促成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起了重要的作用。西安事变的发生和和平解决,成为时局转换的枢纽。它粉碎了亲日派和日本帝国主义的阴谋,对推动国共再次合作、团结抗日,起了重大作用。

我们对西安事变最好的纪念,就是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因素,把张学良、杨虎城两位将军和其他爱国先烈为之奋斗的伟大事业继续推向前进,努力创造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先辈的业绩: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坚决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共同致力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摘自俞正声《在纪念西安事变8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文学再现】

回望历史,备受煎熬的中华民族,只有奋起反抗帝国主义的肆意践踏,才能改变屈辱的命运。在事关国家和民族前途及命运的历史关头,只有民族利益和国家命运才是每个中华民族儿女的责任和担当。走进历史,铭记历史,从感怀历史中走向重生,走向未来。

西安事变纪念日文案(西安事变纪念日)(4)

电影《西安事变》,是成荫执导的革命历史题材故事片,金安歌、辛静、王铁成、孙飞虎联合主演,于1981年上映。该片讲述了张学良、杨虎城两位将军发动“西安事变”,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的历史故事。

西安事变纪念日文案(西安事变纪念日)(5)

舞台剧《1212西安事变》,由舞剧《长恨歌》原班导演团队李捍忠团队创作,在西安事变80周年之际,《1212西安事变》正式公演。全剧60分钟,通过烽火古城、矛盾激化、匆匆密谋、箭在弦上、枕戈待旦、大战在即、枪声破晓、统一战线、世事沧桑等十幕剧情,利用高科技舞台手段,结合电影艺术和戏剧艺术的表现方式,真实而生动地再现了“西安事变”鲜为人知的历史原貌。

西安事变纪念日文案(西安事变纪念日)(6)

向张学良、杨虎城两位将军,

向在西安事变中作出贡献的爱国志士们,

向所有为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而奋斗的前辈和先烈们,

表示崇高的敬意和深切的怀念!

西安事变纪念日文案(西安事变纪念日)(7)

来源丨节日福多多

编辑 | 刘兆怡

校对 | 黎静、魏怡

校审 | 杨旭华

投稿邮箱丨1287749141@qq

西安事变纪念日文案(西安事变纪念日)(8)

西安事变纪念日文案(西安事变纪念日)(9)

本期青年大学习内容已开启

快到“甘肃青年”菜单

“青年大学习”

一起打卡吧!

西安事变纪念日文案(西安事变纪念日)(10)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