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者如何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懂得弱者道之用)

老子在《道德经》第40章中说:“弱者道之用。”是什么意思呢?

“弱”,柔弱;“用”,作用。这句话的意思是,“道”的作用是柔弱的。

一说到柔软,人们自然会想到软弱无力,像林黛玉一样,弱不禁风,弱风扶柳一般娇弱,经不起风吹雨打。

老子所说的“道”,其中的一个内涵就是指规律,规律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这就决定了人只能服从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不遵循规律就要受到规律的惩罚。这就让人不理解了,规律明明是强硬的,怎么是柔弱的呢?

弱者如何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懂得弱者道之用)(1)

老子所谓的“柔弱”,是形容“道”在发挥的时候用的是柔弱的方法,顺应事物的发展变化,任由万物自然而然地发生和生长,是自然而然发挥作用。

“道”孕育了万物,却从来也不以万物的主宰自居,把一切占为己有;万物归附于“道”,而它不居功,不炫耀,不肯自命为大,甘愿卑下。

“弱”不是懦弱、孱弱、虚弱,而是指不强硬、不强势。道的作用无所不在,但它又不是显而易见,也不是锋芒毕露的,而是隐而不露的,而总是保持着低调和谦卑。

老子认为,“柔弱胜刚强”。“胜”字并不是指用武力征服,让对方屈服,而是指“优于”。为什么说柔弱要优于刚强呢?

观察宇宙万物就会发现,所有无生命的和有生命的物体都是从柔弱开始,力量很弱小,然后不断壮大变强。并不是所有弱小事物就可以变强,必须是新生东西才会有旺盛的生命力,而由强变弱、走向灭亡的事物不变成强大的。相反,“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看起来似乎强大刚烈的东西,往往不能持久。

弱者如何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懂得弱者道之用)(2)

老子说,“夫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道德经》第78章)大自然中,水是最柔弱,但是,水却无坚不克,柔弱的水滴可以穿透坚硬的石头。

小草很软弱,但是狂风吹过之后,许多高大树木枝干折断,而小草则安然无恙。

关于“柔弱胜刚强”,最精彩的故事莫过于殷商时期商容临死前与学生的对话。他最得意的一个门生问他最后还有什么要教诲弟子的。

商容张开嘴让学生看,然后问他的舌头还在吗?门生不解地说还在。他又问他的牙齿还在吗?学生说全部掉光了。

老师注视着门生,能明白这是什么原因吗?门生沉思了一会儿说,这可能是刚强的容易过早衰亡,而柔弱的却长存不坏的缘故吧,俗话不是说“柔舌在口,齿刚易落”吗?商容满意地闭上了眼睛。

《老子》第76章:“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他从大量的自然和社会现象中发现,“坚强”的东西属于死亡一类,“柔弱”的东西属于生存一类。

弱者如何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懂得弱者道之用)(3)

柔弱是内敛的另一种表现,不出风头,不会成为众矢之;柔弱往往富于韧性,不容易损伤,生命力旺盛;柔弱谦虚自处,发展的余地极大。

“柔者道之用”告诉我们,凡事要随顺自然,按照事物本身的规律法则去做,不可强势而为,不急躁,不冒进。否则,违背规律就要受到处罚。

“柔者道之用”告诉我们,与人相处时不要一味地争雄逞强,而要守柔用弱,即使自己很强也要懂得适当地示弱,这样,人们会忽略你的威胁,从而拉近与人的关系。

“柔者道之用”告诉我们,做人做事适可而止,不要过度。如果用力过猛,反而适得其反,要把握好一个度。

唯有如此,才能够积蓄力量,才能够存在得更长久。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立删)

读书感悟人生,写文传承文化。欢迎关注@丁小悟典,与你一起领悟传统文化之真谛。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