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村赏红梅(长恨春归无觅处)

梅花村赏红梅(长恨春归无觅处)(1)

龙阳沟千亩红梅基地位于周至县竹峪镇张龙村,距离西安市100多公里,是龙阳沟精品苗木基地的主产区。该基地通过杏嫁接红梅杏梅、红叶李嫁接红梅、新栽种红梅等方式扩大种植面积,合计面积930余亩,是西北地区最大的红梅基地。自2018年红梅基地创建以来,每年冬春都会吸引西安及周边上万名游客前来赏梅。

梅花村赏红梅(长恨春归无觅处)(2)

红梅作为观赏性苗木,既可以作为苗木出售,又可以作为旅游观光点带动乡村游。在追求生态效益的同时,竹峪镇依托张龙村天然毛竹林的优势,充分挖掘资源效益,以红梅花艺与竹器为消费点,变竹子为花器,花与器结合,以花艺为切入口,由游客挑选自己喜欢的竹器,自采梅花进行插花创作,创新红梅文旅亮点,创造文艺消费效益。

梅花村赏红梅(长恨春归无觅处)(3)

梅花村赏红梅(长恨春归无觅处)(4)

梅花村赏红梅(长恨春归无觅处)(5)

“雪虐风饕愈凛然,花中气节最高坚。”“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梅有着坚韧、高洁、谦虚的品格,在严寒中,不畏风雪开百花之先、不争世俗独天下而春。而红梅更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红梅的品格与气节几乎写意了中国人的精神面貌,象征着坚韧不拔、不屈不挠、勇敢无畏、自强不息的精神品质。几千年来,无数文人墨客对红梅深爱有加!在龙阳沟红梅基地,每年花期,总会引得不少书画大家、摄影大咖前来写生创作。

梅花村赏红梅(长恨春归无觅处)(6)

梅花村赏红梅(长恨春归无觅处)(7)

梅花村赏红梅(长恨春归无觅处)(8)

“一树红梅映日辉,漫天白雪伴春归,凌寒傲骨迎风笑,不惧严冬冷气吹。”

梅花村赏红梅(长恨春归无觅处)(9)

梅花村赏红梅(长恨春归无觅处)(10)

按照乡村振兴战略的总目标,竹峪镇立足秦岭生态保护,建成西北地区最大的红梅基地,同步打造樱花谷、红枫岸、桂花坡、玉兰园等花卉区块,确保四季有花,以苗木产业助推旅游发展,以旅游开发带动苗木产业,变绿水青山为金山银山。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