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的制造业发达吗?常州大国之材

来源:【常州日报-常州网】

6月27日,走进中简科技生产车间,一束束白色原丝经过氧化、高温碳化,最终收绕成一轴轴高性能黑色碳纤维……紧盯国家重大战略和重大工程任务,中简科技自主开发出ZT9(T1000/T1100级)碳纤维,解决了国家“卡脖子”的关键材料问题。

从一个元素到一个产业,从一根碳纤维到一个上市公司,中简科技的故事,向世人展示了新材料领域里厚积薄发的常州。

常州的制造业发达吗?常州大国之材(1)

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新材料是基础要素之一。新型碳材料更是新材料领域皇冠上的明珠。常州国家高新区是国内最早布局碳纤维及复合材料的产业园区之一。近年来,该区聚焦“两特三新一智能”产业集群打造,大力引育、聚力创新,碳纤维及复合材料产业朝着规模化、集群化、国际化方向发展,形成了碳纤维原丝、碳纤维、织物、树脂、预浸料、复合材料制品、关键装备以及检验检测的全产业链生态,全力打造“东方碳谷”产业地标。

龙头引领

构建 “3 1 X”产业发展格局

从“小桌子上唱大戏”到“工业明星城市”,再到“532”发展战略的常州实践,近年来,常州大力发展先进碳材料产业,形成了“南有石墨烯、北有碳纤维”的产业发展格局。

截至2021年底,全市共拥有碳纤维及复合材料产业链骨干企业36家,主要分布在常州高新区,2021年碳纤维及复合材料产业链内企业销售收入达150亿元,占全省碳纤维及复合材料产业链的30%以上。

2020年底,常州新型碳材料产业集群被列入国家工信部先进制造业集群。

常州的制造业发达吗?常州大国之材(2)

产业链龙头企业中简科技是江苏省百强创新型企业,目前为国内航空航天领域ZT7系列碳纤维产品的批量稳定供应商。2021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12亿元。

“以航空航天用高性能碳纤维国产工程化制备为己任,坚持自主创新不动摇,着力打造技术制高点。”董事长杨永岗介绍,中简科技自成立以来,成功自主设计了国内首条百吨级、千吨级T700级碳纤维氧化碳化生产线项目,实现全线98%以上设备的自主设计和国产化成果应用,在国内率先突破T700级、T800级碳纤维的国产工程化稳定制备,解决了国家多个“卡脖子”难题。

常州的制造业发达吗?常州大国之材(3)

以中简科技为龙头,常州高新区构建“3 1 X”产业发展格局,形成产业链条完整、规模效应明显、服务功能完善、配套设施齐全的碳纤维及复合材料产业创新高地。

“3”:龙头企业牵引(中简科技、新创碳谷、安泰复材)

“1”:重大创新平台支撑

“X”:众多潜力企业/要素集聚

做强载体

“六大功能区”激活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常州高新区作为全市碳纤维及复合材料产业发展的主阵地,承担着高质量发展、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使命。

常州的制造业发达吗?常州大国之材(4)

据了解,以常州碳纤维及复合材料产业园为主要载体,常州市、区两级将规划建设“六大功能区域”——

产业核心区:以中简科技、新创碳谷等行业领军企业为核心,形成具有影响力和示范效应的龙头企业集群;

产业孵化区:碳纤维及复合材料科创港一期目前已建成,总建筑面积约20万平方米,用于碳纤维及复合材料研发、测试、孵化和中试;

产业加速区:承载碳纤维复合材料中间制品、零部件及下游应用等产业化项目,2023年启动标准厂房建设;

产业国际合作区:以中瑞(常州)国际产业创新园为载体,总建筑面积约28万平方米,包含16栋单层厂房及五栋多层厂房,目前所有单层厂房已全面竣工;

产业协同区:依托滨江经济开发区新材料产业园重点布局上游产业协同项目;

综合物流港务区:依托长江常州港一类开放口岸优势为产业发展提供集物料、仓储、物流、保税、通关、展示于一体的综合供应链保障体系。

常州的制造业发达吗?常州大国之材(5)

同时,借力资本和政策的双向助力,常州高新区设立碳纤维及复合材料专项产业基金,一期投入3亿元人民币,定位于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行业的国内创新孵化、行业整合以及国际并购,尤其是重点关注相关领域的“卡脖子”环节、进口替代和产业升级,以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创新成果,推动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研发成果中试孵化、成果转化和高端应用。

设立规模1亿元科创港人才专项资金,重点对引进的产业链高端人才及项目进行补贴;成立规模1亿元滨创一号基金,重点扶持区内科技成长型企业发展。政策支持方面,密集出台一批特色产业创新驱动专项政策,在产业生态建设、人才引进、平台搭建、投融资以及企业发展等方面给予精准化、差异化的政策支持。

创新驱动

引贤聚智产才融合

“0”到“1”的创新变速中,蕴藏着占据全球制高点未来产业的第一生产力。这是推动产业强劲“起跳”的关键,也是成气候、扬优势的密码。

截至2021年底,全市碳纤维企业获得有效授权专利1643件,其中有效授权发明专利375件,主持或参与制定标准96个,获得江苏省江苏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

常州的制造业发达吗?常州大国之材(6)

常州国家高新区主动融入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体系——

❖ 与江苏省产研院共建江苏省集萃碳纤维及复合材料应用技术研究院、江苏省碳纤维及复合材料产业创新中心、JITRI—碳纤维复合材料联合创新中心;

❖ 与长三角先进材料研究院共建碳纤维及复合材料协同创新中心;

❖ 积极建设碳纤维及复合材料国家级检测评价认证标准联合实验室,开展碳纤维及复合材料材料检测服务、评价测试、工艺装备操作的标准及认证体系等业务。

持续引进国内外碳纤维及复合材料行业顶尖人才,建成了以院士、专家领衔的专家梯队,建有“申长雨院士工作站”、引进国家级人才计划人才3名、省级人才计划人才12名、设立外国专家工作室。

建有一批省级工程中心、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级重点实验室、省级企业技术中心、企业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等技术创新载体平台。

与南京航天航空大学共建研究生委培计划,与哈尔滨工业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共建人才培养基地,与常工院共建碳纤维新材料产业学院,构建了碳纤维及复合材料产业急需的人才培养平台。

常州的制造业发达吗?常州大国之材(7)

“锻造大国之‘材’,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没有核心技术就是在别人的地基上盖房子,再大也不堪一击。”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新材料产业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干勇到访常州时言之切切。

在实施“532”发展战略的关键时期,常州高新区坚持创新链与人才链双向融合,产业链与资本链双轮驱动,搭建更多的高端科创平台,加快提升创新策源能力,补齐人才短板,有效推动产业迈向价值链中高端。

下一步,常州高新区将以碳纤维及复合材料产业园为主要载体,加快培育一批“单打冠军”企业、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和上市企业,力争到2025年,碳纤维及复合材料产业链企业销售收入突破500亿元、集聚企业超过80家,培育1家超100亿企业,5家超10亿元企业,成为国内领先的碳纤维及复合材料产业高地。

来源:常报新媒体

全媒体记者:吴燕翎

通讯员:陈喆 张兴民 施俭娣

摄影:朱臻 部分照片由新北区提供

本文来自【常州日报-常州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