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智的人不会让历史重蹈覆辙(读史明智----一个人的喜好就是他的软肋)

历史使人明智历史总给人以启迪,在历史故事中汲取经验教训,总结得失,明辨是非,内化处世哲学,可以提升识人断事能力今天给大家带来一个话题------一个人的喜好就是他的软肋,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明智的人不会让历史重蹈覆辙?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明智的人不会让历史重蹈覆辙(读史明智----一个人的喜好就是他的软肋)

明智的人不会让历史重蹈覆辙

历史使人明智。历史总给人以启迪,在历史故事中汲取经验教训,总结得失,明辨是非,内化处世哲学,可以提升识人断事能力。今天给大家带来一个话题------一个人的喜好就是他的软肋。

话题的主要历史人物是齐恒公(姜小白,非美酒江小白)。齐恒公是春秋五霸之首,姜太公的第十二代孙,在位前期选贤任能、改革齐政,国富民强,在政治上、军事上、经济上成就非凡,尊王攘夷,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但其晚年丧智,任用易牙、开方、竖刁等小人,结果小人政变,终被禁宫不食、身死不葬、蟲流而出(活活饿死67天才被发现,腐烂的尸身上的蛆虫流出屋子了而未下葬)。

公元前643年,齐恒公命运翻车,如此巨大反差,令人唏嘘不已!一代雄主为何凄惨收场,原因固然很多,在识人用人上面前后有着明显对比。在前期他尚能识贤、用贤,重用匡世济时的良才--管仲。管仲之后有隰朋、鲍叔牙辅助。这些人离世后,没了贤臣忠臣的监督,齐恒公那潜藏在心底里的喜好就彻底释放,小人趋之若鹜,投其所好,齐恒公被迷得神魂颠倒,重用小人,专权乱政,终致霸业衰落。

表面上看是齐恒公用人识人出现重大失误,其实根本上讲是他那些不受控制的喜好蒙蔽了心窍,被人利用,结果失败。

齐恒公都有哪些喜好呢?他曾经对管仲说:我有三大爱好。第一是爱游猎,哪儿动物多,哪儿发现新物种,我就爱去哪里打;第二是爱吃喝,甚至爱贪杯;第三是爱美女,不管何时何地,见了漂亮女孩子,就拔不动腿。换个说法来显示他的喜好达到了什么程度,即“没有女人,他不能活;一日无美食,他便摔碗发脾气;三天不打猎,他便寝食难安。”

上有所好,下必趋之!一些小人得知齐恒公的爱好后,闻风而动,为讨好齐恒公无所不用其极。管仲一帮贤能忠良在世时尚能遏制住那些别有用心小人,他们死后,合他胃口的小人们迅速上位,把持了朝政。不是所有小人都能得宠的,终究要有些本事,所以这世界每个人要想出人头地,无论什么技艺都要精学精练。这些小人当中著名的有仨,都是百年不遇的奇葩,他们的名字是:易牙、开方、竖刁。

好美食,必需良厨。就这样鲁菜的开山鼻祖,烹饪界的祖师爷登上了历史舞台。

易牙,即雍巫,厨艺高超,传说他就是鲁菜的创始人。他的招牌菜就是“鱼腹裹羊”,取一斤重的活鲤鱼,去鳞去内脏洗干净,乳羊肉半斤洗干净,塞进鱼腹之内,再加上调料和易牙十三香,互相搭配,成菜色泽光润,外酥里嫩,鲜美异常。据说“鲜”(鱼 羊=鲜)字就是这个菜创造出来的。

民间有些地方将吃顿好的叫“打牙祭”,传说也跟这个易牙有莫大关系。每年易牙诞辰日,天下的厨师都要做自己最拿手的菜肴来祭祀易牙祖师爷,乞丐们这一天,就可以讨到祭祀的美味佳肴,老乞丐就笑称这是打牙祭,‘牙’是指易牙,‘祭’就是指祭品。

为满足齐恒公喜美食这一爱好,竖刁举荐易牙,将一道叫“鳖鳝羹”的菜肴献给齐桓公,齐桓公尝了后赞不绝口,立刻封他为下大夫,掌管宫中膳食。易牙得了官职后,开始体会到权力带来的好处,他的一干亲戚也借他的势威风起来。

一次桓公对易牙说:"寡人尝遍天下美味,唯独未食人肉,倒为憾事。"桓公此言本是无心的戏言,而易牙却把这话牢记在心,一心想着卖弄好自己的本事,好博得桓公的欢心。国君何等尊贵,绝不能食用死囚、平民之肉。后来他看见自己4岁的儿子,选了用自己儿子的肉。桓公在一次午膳上,喝到一小金鼎鲜嫩无比,从未尝过的肉汤,便询问易牙:"此系何肉?"易牙哭着说是自己儿子的肉,为祈国君身体安泰无虞,杀子以献主公。当桓公得知这是易牙儿子的肉时,内心很是不舒服,却被易牙杀子为自己食的行为所感动,认为易牙爱他胜过亲骨肉,从此桓公宠信易牙。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易牙烹子”的故事。

齐恒公好色,恨不得将天下美女全都搂在怀里。天下太大,小白总不能亲自出马,四处张罗吧,得有人替他搜寻和管理后宫。于是,太监第一人——竖刁出场了。他善于揣摸人的心理,极尽阿谀迎之能事,深得齐桓公的宠爱。

竖刁为了讨好齐桓公,使出浑身解数,搜罗了无数美女,每次齐桓公都很开心,赏赐他很多财物,可就是不给封官。竖刁有点泄气,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

竖刁私下找到开方表妹长卫姬,送上厚礼,让她帮忙说情。长卫姬却笑着说:“竖刁大夫可是男人?后宫都是主公的女人,不管有没有临幸,全都是他一个人的,主公怎么可能会让血气方刚的男人当后宫总管?”

竖刁顿时醍醐灌顶,他不由得懊恼自己怎么就不是女儿身?怎么才能让主公放心呢?于是想出了一个办法——自宫!知道竖刁为了更好侍奉他而‘去根’时,大为感动,封他为内宫大总管。

竖刁的‘牺牲’果然得偿所愿,他从此变得不男不女、不阴不阳,也就是后世的太监,一不小心他开创了一个职业,竖刁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太监,太监的祖师爷。

竖刁进入宫廷后,利用他侍候桓公的机会,观察桓公的内心活动,熟悉桓公的生活习惯,留心桓公的各种嗜好。然后就投其所好,处处小心谨慎,使桓公感到得心应手,逐渐成为了桓公的近臣,受到了桓公的宠信。

齐恒公好游猎,喜欢玩,总需要人陪在身边解闷逗趣。开方本是卫国的长公子,却放弃卫国储君不做,而到齐国侍奉齐桓公15年,终日陪着恒公打猎游玩,讨恒公开心。为进一步取得恒公信任,他甚至将两个妹妹献给了齐恒公。他对齐桓公表面上忠心追随,即使是亲生父母去世之时,也不回国奔丧。齐桓公见他自愿抛弃父母亲人来到齐国,甘愿为齐桓公执鞭坠镫,认为开方也爱自己,便也非常宠信。

一个是敢于“煮子”的厨师,一个是敢于“自残”的太监,一个是抛弃父母的贵族,一个比一个狠心,一个比一个凶残,这种人良心丧尽、天理丧尽、人性丧尽,他们不仅仅是个流氓,更是一种小人!

管仲病榻论相(见前篇),明确指出三人不可用,并要求驱逐。离世后,鲍叔牙以桓公罢斥易开、竖刁、开方三人为条件拜相。

然而齐桓公离开三人之后,是食不甘味,夜不酣寝,口无谑语,面无笑容。没易牙的精湛厨艺,他的饮食索然无味;没有竖刁的陪睡,他只拿宫女发泄;没了开方的陪玩,他的生活没有了乐趣。什么称霸诸侯?什么威慑四方?一切都不能激起他的热望。长卫姬便以“齐国是国君的齐国”劝他召回三人。遂不听鲍叔牙之言,将易牙、开方、竖刁一起召回,官复原职。鲍叔牙愤郁发病而死。从此,三人更加肆无忌惮,欺桓公老髦无能,专权用事,在朝廷大演顺我者昌,逆无者亡的故事。

他们冲着齐恒公的爱好,极力讨好,却掩藏着巨大的野心,终于在恒公病倒时图谋不轨,发动政变,置恒公于死地。

【总结语】一个人的喜好就是他的软肋

齐桓公,一个文治武功了得的人,不可谓不明智,可最终却倒在自己的喜好上面呢?他不明白,自己的喜好成为了他的软肋,别有用心之人乘虚而入,投其所好,让他放下戒备心理,放松警惕。原以为一切都可以掌控,等发现异常时,已经为时已晚,无力回天。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喜好,这样生活才会有乐趣,世界变得多姿多彩。如果自己的喜好不受限制,欲海无边,物极必反,转而变成自己的弱点,成为软肋,小心被人利用!

读史明智,知古鉴近,阅人思己,明哲保身!#我们一起上#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