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师范大学的一流学科(南京师范大学这一专业进入全球工程教育)

近日,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发布“关于公布422个专业认证结论的通知”(工认协〔2022〕21号),南京师范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顺利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这是学校第一个通过工程教育认证的专业,标志着南师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实现了国际实质等效,进入了全球工程教育的“第一方阵”。

南京师范大学的一流学科(南京师范大学这一专业进入全球工程教育)(1)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简称工程认证)是国际通行的工程教育质量保证制度,也是实现工程教育国际互认和工程师资格国际互认的重要基础。

南京师范大学南瑞电气与自动化学院溯源于1954年南京动力专科学校电气装备科,2000年与南京师范大学合并成立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2004年11月与控制科学与工程系、工程训练中心等合并成立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2017年3月与南瑞集团共建成立南瑞电气与自动化学院。学院秉承“建设产教融合型新工科学院”的办学理念,重点在电力系统及新能源发电、电工理论与新技术、增材制造与智能装备等方向集中资源协同攻关。

南京师范大学的一流学科(南京师范大学这一专业进入全球工程教育)(2)

南瑞电气与自动化学院揭牌成立仪式

发展至今,学院是国家首批现代产业学院省级重点产业学院、教育部电气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单位、江苏省三维打印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事长单位、江苏省电工技术学会理事长单位等,取得了显著的办学成绩。

南京师范大学的一流学科(南京师范大学这一专业进入全球工程教育)(3)

获批国家首批现代产业学院

目前,南瑞电气与自动化学院拥有电气工程一级学科“十四五”省重点学科、电气工程学术学位硕士点、电气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点、电子信息类专业学位硕士点。在ESI全球学科排名中,学院工程学进入前3‰,实力强劲。

在“人才兴院”战略的实施下,南瑞电气与自动化学院形成了一支实力雄厚的师资队伍,教育部高等学校电气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基金获得者、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创新团队等一大批优质师资汇聚于此,为学院发展注入不竭动力。近5年来,南瑞电气与自动化学院科研成果丰硕,发表SCI论文170余篇、获得授权发明专利70余件、获得省部级奖励9项……学院影响力持续扩大。

南京师范大学的一流学科(南京师范大学这一专业进入全球工程教育)(4)

近年来,在全体师生的不懈努力下,南瑞电气与自动化学院建设了优质本科教育教学资源。2019年“智能变电站故障处理虚拟仿真实验”获批为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2021年,“新工科电气类专业协同育人共同体的探索与实践”项目获江苏省教学成果一等奖;2022年,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虚拟教研室获批教育部首批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

南京师范大学的一流学科(南京师范大学这一专业进入全球工程教育)(5)

同时,南瑞电气与自动化学院开设有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中英合作)、自动化等专业。此次通过工程教育认证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为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江苏省产教融合型品牌专业,培养具有电气工程专业知识与技能的高素质、国际化的复合型专业人才。此外,自动化专业为江苏省特色专业、江苏省重点专业、江苏省一流专业建设点,培养从事控制工程、信息工程等多领域的科学研究与工程应用复合型专业人才。

南京师范大学的一流学科(南京师范大学这一专业进入全球工程教育)(6)

扎根南瑞电气与自动化学院这片育人沃土,南师学子锐意进取,让青春尽情绽放。

在第十七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黑科技”专项赛、大学生智能车竞赛、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电气与自动化大赛等竞赛中,学院本科生屡获国家级奖项,充分体现了学院的育人成效。

南京师范大学的一流学科(南京师范大学这一专业进入全球工程教育)(7)

南京师范大学的一流学科(南京师范大学这一专业进入全球工程教育)(8)

2021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一等奖获奖队伍指导老师合影

学院本科毕业生中,每年有45%左右选择出国或升学。他们或是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顶尖国内学府深造,或是留学剑桥大学、帝国理工学院、麻省理工学院等世界知名高校。此外,还有不少人入职国家电网、南方电网、国电南瑞、华能集团、中国能源集团等。

期待广大青年学子加入南京师范大学,遨游科学的灿烂星海,赴一场时代之约,为国家和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关注"南京师范大学本科招生"头条号,获取更多关于"211工程"、"双一流"建设高校——南京师范大学最新精彩资讯!

部分素材来源:南师招生、NNU南瑞电气与自动化学院、软科、学校共青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