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庆阳婚礼习俗(陇东地区婚俗探秘)

陇东地区婚俗探秘,别以为你都懂

婚姻是人生大事,所以婚俗也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一个地区的文化渊源。

陇东地区的平凉、庆阳两市,在风俗习惯上非常接近,现将曾经长时间流传于陇东地区的婚嫁风俗整理出来,让朋友们感受一下传统民俗的魅力。

传统婚嫁风俗的基本流程是:纳采(男方携带礼物登女方门求婚),问名(询问女方名字和生辰八字),纳吉(送礼订婚),纳征(送聘礼,也就是彩礼),请期(议定结婚日期),亲迎(接新娘,办婚礼)。现在的男女青年多半自由恋爱,所以问名字的事情早已在搭讪相识的时候就进行了,所以“问名”一项现在已经基本消失,至于问生辰八字这个程序更已被受现代教育的青年所摒弃。但是,其余的程序依然流传至今,奉行不已。

甘肃庆阳婚礼习俗(陇东地区婚俗探秘)(1)

“六礼”看似简单,其实里面的学问还是挺大的。当男方欲给子弟求婚的时候,现请媒人(又称红爷、猴下山)到女方家说亲,女方了解大概基本同意后,就议定日期,由媒人领着男方当事人到女方家中相亲,顺便女方会招待男方吃一顿饭,借此男方看女方的长相、厨艺,女方看男方的长相、谈吐、品性。互相“确认过眼神”,就送个手帕、鞋垫、围巾、手套等之类小礼品,风俗上称为“交衷心”。

“压酒”之后必须经过七天时间,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间段。这七天里,要是女方家里稍有不顺,例如死了狗猫鸡猪,打碎了碟碗锅盆,走路崴了脚、闪了腰,院墙垮了一块土……等等事端,女方就会认为这是上天在暗示这桩婚姻不符合天意,就会在此时通过媒人退回酒并撤销婚姻约定。当然从现代的观点看这是迷信,但从现实来看,婚姻毕竟是终身大事,必须从长计议,更需要有一定的缓冲期让双方确认,所以古人留下来的这个风俗也有它的实质性价值。

七天之后,如果女方家没有任何不祥之兆,就会通知媒人约定“喝酒”的日期。“喝酒”不单单是喝酒,还称为“敬酒”或者“言礼”,是婚礼之前一项非常重要的环节。“喝酒”的时候,男女双方都会出动重量级的亲朋好友,特别是那些有威望、口才好的人。女方家酒席摆好后,男女双方的至亲就开始商议彩礼多少、嫁妆如何置办(买多少身衣服,要什么金银首饰,给双方父母购买什么东西等等)。“看家的时候夸富,言礼的时候抖穷”,这时候双方的辩才无碍之士就会大展口舌之能,在彩礼高低、嫁妆多寡等方面唇枪舌剑一番。如果双方就以上“硬件”事宜达成一致,男主角和女主角才会闪亮登场,给双方的至亲敬酒,一是亮相,二来是正式确立恋人或者准夫妻关系。

甘肃庆阳婚礼习俗(陇东地区婚俗探秘)(2)

“喝酒”时,双方在宴席上一定要将男方“压酒”时带来的酒喝完,因为男方回去的时候要将空了的酒瓶子带回去,并在酒瓶子里放置几粒小麦或者其他粮食种子。如果种子发芽,就预示未来的这个媳妇是个旺夫命,一定能让男方家发家致富过好日子。

“喝酒”之后随即就是“订婚”,在陇东地区,这个程序又称“占媳妇”。男方这次在去女方家的时候,除过寻常的“四色礼”之外,还要携带数目为偶数的“大馍馍”。蒸大馍馍是一项手艺活,直径七八寸的一个大蒸馍,既要在表皮上蒸出裂纹(寓意为咧嘴笑了),又要保证大馍馍里面是生的(寓意未来的媳妇很能生育,家庭人丁兴旺)。“订婚”之后,双方已经在民俗意义上确立了夫妻关系,至于领结婚证则是法律程序,办婚礼则是公开范围宣示夫妻名义。经历了“订婚”又解除婚约关系的,在民俗传统氛围浓厚的乡村会被人认为是类似陈世美的失德行为,非常为人不齿。

甘肃庆阳婚礼习俗(陇东地区婚俗探秘)(3)

订婚之后,男女双方就开始投入到紧张的婚礼筹备之中了。男方需要筹备彩礼,给女方购买化妆品、衣服、首饰;女方则要准备各类嫁妆和针线活,诸如给男方父母长辈的鞋子等。等到双方筹备妥当,就会通过媒人议定日期“追节”。这项程序又叫“催妆”、“了礼”、“送绢陈”,这个时候男方需要将彩礼及其他衣物送到女方家中,同时双方也会商议确定婚礼日期、车马、酒席等事宜。婚礼的日子一般要先请阴阳先生选择,俗称择吉。

婚礼前一天,男方就会根据阴阳先生判的“婚书”,根据属相等确定娶亲人员,前往女方家迎娶新媳妇。女方这一天会大摆宴席,向亲朋好友宣告嫁女。娶亲人员在女方家吃喝完毕后,就会用花轿(毛驴、拖拉机、轿车)将新媳妇接到男方家中。新媳妇出娘家门的时候,一定要将事先准备好的筷子朝娘家里屋的方向丢回去,寓意“不吃娘家饭,不带娘家财”。新媳妇一到男方家,男方家要立即请前来帮忙的街坊邻居以及娶亲人员吃长面,俗称“下马面”,寓意婚姻绵长、福运长久。

甘肃庆阳婚礼习俗(陇东地区婚俗探秘)(4)

新媳妇到达男方后,一定不能说话。这个“闭口礼”一定要维持到双方拜天地之后。到了阴阳先生预先选择的时辰,就会在媒人、主婚人、证婚人(又称“贵人”)主持和见证下,祭拜天地、祭拜父母高堂、夫妻对拜,向天地万物、列祖列宗宣告夫妻关系的确立。等到第二天黎明,一对新人要做的事情就是招待前来庆贺的亲朋好友吃好喝好,向客人一一敬酒致谢。娘舅家会给一对新人披红挂彩,以示祝福。然后,晚上就是闹洞房。

至此,陇东民间风俗中的婚嫁习俗就全部完成。至于今天那些婚礼上的议程、章法,多半是奉行了“拿来主义”,从西方基督教婚礼上照抄过来的,和传统文化关系不大。还有那些“耍公公”、“耍婆婆”等习俗,则是近几年才兴起的,完全是自创或者创新项目。

(原创作品,图片来自网络,感谢网友)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