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户制钢现状(钢铁也能随手撕)

“薄一点,再薄一点!”

这是自中国研究“手撕钢”以来的肺腑心声。

也是无数研究人员的毕生梦想。

“手撕钢”的命名来源于它随时可以用手撕开的特点,也是精密不锈钢的一种。

别看手撕钢看起来像一张纸那么轻薄,但就是这一张厚度仅有A4纸的四分之一的钢片,让中国曾经为之一度愁困不已。

“薄如蝉翼”的手撕钢在航空、精密仪器、国防等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运用,然而手撕钢却是摆在中国发展面前的一块大石头。

神户制钢现状(钢铁也能随手撕)(1)

由于生产工艺难以控制、产品质量要求过高、研究起步较晚等各种原因,中国迟迟未能掌握手撕钢生产技术。

作为一个制造大国,中国对手撕钢的需求量占据全球总需求量的80%,但是曾几何时,我国的手撕钢几乎全部依靠从日本等国家进口。

经历过苦难的中国人清楚,手撕钢直接关乎中国制造业发展,这项关键技术想要靠买是买不来的。

如果一直无法打破西方发达国家在手撕钢领域的垄断地位,那么中国随时有可能会被西方国家利用手撕钢卡脖子。既然这样,那么一切只能靠自己。

为了能够独立掌握手撕钢核心技术,山西太钢集团率先打了头阵。

说到这个集团,想必很多人都不陌生,该集团是全球产能最大、工艺技术最先进的不锈钢企业。

2008年,太钢集团从海外引进了一大批设备,准备打造精带生产线,这也意味着中国在手撕钢领域寻求突破实现独立自主从此拉开序幕。

2012年,该条生产线正式投入生产,但是当时只能够生产厚度达到0.1至0.5毫米的厚板,导致太钢集团前期投入迟迟未能获得回报,甚至可以说是直接“打水漂”。

神户制钢现状(钢铁也能随手撕)(2)

太钢集团也清楚,只有生产出高精尖的产品,才能够占据更多市场,以及提高产品附加值,这不单单直接关系到一个企业的命运,还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兴衰。

但是,为何引进世界最顶尖的设备之后,仍然没有办法像西方国家一样生产世界最先进的产品呢?这是摆在太钢集团面前的一大问题。

经过分析之后,太钢集团意识到,原料稍逊一筹,设备还差一点,技术有些欠缺……种种不足导致研发进程停滞不前。

总结问题所在之后,太钢集团决定对症下药,任命优秀的工程师带领团队进行研发,争取将难关各个击破。

有一天,负责研发的高级工程师王天翔亲自进入机器清理污垢,发现机器使用的轧制油常年没有进行更换,这会对产品质量产生一些细微的影响。即使更换一次要耗费120万元,王天翔仍然毫不犹豫地决定将这油换掉。

他一开始在决定接下该项目之后,便下定决心要研制厚度仅为0.02毫米的不锈钢。

从数字方面来看,从0.1毫米减至0.02毫米只需要减掉0.08毫米,然而就是这0.08毫米,让这支研究团队历经了700多次试验,当时也没有人相信他们真的能够把0.02毫米的手撕钢研制出来。

神户制钢现状(钢铁也能随手撕)(3)

想要生产厚度仅为0.02毫米的手撕钢,必须要先将一卷钢带放进轧机,然后轧机不断向擀面杖一样将钢带擀薄。这么听起来好像有手就行,毕竟擀饺子皮大部分人都会,但其实事情没有这么简单。

其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一个问题是抽带断带,手撕钢在生产的过程中需要经过加热,加热后还需要对其进行降温,所以必须要过光亮退火线,然而在这过程中需要经过一条上百米的带钢通道。

当出现抽带断带问题时,有时候研究团队甚至要耗费10个多小时进行修理。如果不解决这个问题,别说耗时跟成本都无法降下来,连稳定的生产都没有保障。

除此之外,生产手撕钢需要用到20个轧辊,加上在生产过程中还需要考虑温度等各种变量,综合下来会生成数万种生产配方。

神户制钢现状(钢铁也能随手撕)(4)

想要实现最优生产,那么必须要从各种标准不同的方案中寻找最佳的配比结果,所以研究团队只能够不断进行对比,综合考虑之后,再确定最优方案。

经过717次试验之后,研究团队实现将手撕钢的厚度从0.1毫米降至0.03毫米。尽管只是毫厘之差,但是对研究团队乃至整个中国来讲,都是一次又一次的突破。

直到2018年年初,研究团队才成功研制出了厚度仅为0.02毫米的手撕钢,这一突破可谓是经过千锤百炼。

大家都知道,中国大部分产品普遍具备物美价廉的优点,手撕钢自然也不例外。

同时具备质量和价格优势之后,中国手撕钢很快便受到了海外买家的青睐。

对于太钢集团来讲,产品是企业安身立命之本,产品的优越直接关乎到企业的未来,所以在成功研制出0.02毫米手撕钢之后,研究团队又再次向0.015毫米手撕钢进发,争取能够在这方面再攀新峰。

神户制钢现状(钢铁也能随手撕)(5)

去年,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给全球钢铁行业带来重大打击。 疫情不仅影响全球货物流通,还使得部分地区的生产陷入停滞,这也使得太钢公司的库存直线飙升。

去年2月份,该公司钢铁产量达到1902吨,然而销售量仅为1311吨,也就是说,本月还剩下600吨钢卖不出去,这给该公司带来了极大的压力。

面对困境只有选择突破口,继续逆流而上,才有可能抓住时机成为“领先者”,于是太钢公司开始率领人员寻找新的市场。

去年3月份,一次普通商务谈判中,有一位海外客户想要从太钢集团订购一款特殊的手撕钢,这款手撕钢将会被用于生产高端建材。

除了对薄度等各种基础标准有要求之外,该客户还在韧性等各个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这对太钢集团来讲是个不可多得的机遇,因为该客户的订单量达到了12吨,这也是该集团建立以来收获到的最大一笔订单。

原本是为客户准备从欧美企业订购手撕单,但是受疫情等多方面影响,这些企业无法按时向该位客户交货,这也使得该笔订单到了太钢集团手上时,太钢集团从生产到交货的时间仅有短短的半个月。

凭借此前长时间研发得出的经验,太钢集团马不停蹄地开展产品研发。令外界感到震惊的是,太钢集团的研究团队仅花费了三天的时间,便解决了这笔订单存在的所有难题,紧接着迅速进入到量产阶段。

神户制钢现状(钢铁也能随手撕)(6)

该笔订单能够完成也验证了太钢集团长达十多年的科技研发取得了不凡的成就,这完美地诠释了何为“厚积薄发”。

今年8月份,太钢集团又传来了好消息。该公司研究团队又实现了一个重大突破,成功研制出厚度仅为0.015毫米的手撕钢,这再一次创造了中国制造历史上的技术攻关神话。

那么这样一款至关重要的产品,到底有什么实际运用呢?

在航空领域,凭借高耐热等各种特点,手撕钢可以用于生产战机隔热片。为了避免环境温度过高给发动机工作带来影响,手撕钢也可以被用于生产压力传感器膜片。

在军工领域,手撕钢凭借隐蔽性能好的特点,可以被用于屏蔽信号干扰。

在能源领域,手撕钢也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凭借其耐腐蚀、耐热等各种显著特点,手撕钢可以被用于生产锂电池等各种产品,这对中国新能源行业发展至关重要。

在电子产品领域,手撕钢也拥有广泛的发展前景。比如,手撕钢具备强大的韧性,可以用于生产折叠手机屏幕。

神户制钢现状(钢铁也能随手撕)(7)

折叠手机绝对是未来智能手机发展的重要方向,这将大大提高人们使用手机的舒适感。

在开展看电视等各种活动时,可以将手机屏幕展开,这样一来手机就相当于是一个平板电脑。如果不需要使用,可以将屏幕折叠起来,这将极大程度地节省了存放手机的空间。

使用手撕钢生产屏幕,可以尽最大可能地实现屏幕折叠,手撕钢还可以用于生产各种智能家具。

在医疗领域,手撕钢可以被用于生产防护服,减少放射环境给人们身体造成的伤害。

除此之外,手撕钢在石油化工等诸多领域也有广泛的运用空间。随着手撕钢的研发,手撕钢具备的优点会进一步得到凸显,不仅会推动材料学的发展,才能够支撑着制造业继续向前发展。

中国是一个制造业大国,在全球供应链中占据至关重要的地位,但是想要巩固这一地位,必须要确保中国制造业一直在向前发展,而手撕钢作为核心技术之一是中国不可或缺的,所以这就是为何中国无数科研人会为了一片薄薄的不锈钢而奋斗终身。

如今中国在手撕钢领域具备极大的优势,水平已经达到世界级,一张A4纸大小的手撕钢价格高达400元,即使是美国想要,也需要排队从中国购买手撕钢。

但是,想要成为某个行业的领头羊,除了要掌握更加先进的技术之外,还必须要在行业里说得上话。

也就是说,同时还要掌握行业的话语权,而话语权很多时候体现在行业标准的制定上。

此前,由太钢集团等多家单位联合制定的《不锈钢精密箔材》国家标准已经正式通过审核,国家标准在手撕钢等不锈钢领域的空白将不复存在。

中国研发手撕钢等各种精密不锈钢材料的时间并不长,但是随着中国制造业的发展,中国国内对精密不锈钢的需求高居不下,但是无论是中国国内还是海外对这种较薄的不锈钢产品一直没有统一的标准。

神户制钢现状(钢铁也能随手撕)(8)

太钢集团凭借成功研制0.02毫米的手撕钢声名大噪,也使得中国生产不锈钢箔材的制造工艺上升至世界级水平,而太钢集团也拥有了一定的话语权,所以太钢集团开始组织国内专家制定此类产品的标准,也使得中国不锈钢体系变得更加完善。

这也引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在诸多钢铁企业中,太钢集团能够不断实现突破研发,推出具备高附加值的新产品呢?其实这一切都取决于“创新”二字。

不可否认的是手撕钢是关乎到中国制造业发展的一项关键技术,而这些关键技术属于国之重器,必须要由中国人自己掌握。

尤其是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百年之未有的大变局,谁能够牢牢掌握科技创新,那么就有可能在科技领域拔得头筹。

从太钢集团成功研制出0.02毫米手撕钢,再到研制出0.015毫米的手撕钢,充分凸显了科技创新对于中华伟大复兴具备重大意义。

神户制钢现状(钢铁也能随手撕)(9)

其实回望中国几十年来的科技发展历程可以看出,从两弹一星、5G技术到北斗组网、中国空间站……每一项成就的背后是中国人一段段自主创新的艰难攻关过程。

实践再一次证明,只有牢牢掌握关乎国家发展的核心技术,才能够避免被其他国家卡脖子。

如今全球局势正在快速发生变化,中国内外环境变得更加复杂,国际力量正在深刻进行调整,单边主义、霸权主义不断抬头,这也让中国意识到实现科技创新的紧迫性。

尽管近些年来,凭借中国人脚踏实地的努力,中国在一些领域已经实现的突破,甚至在部分领域占据领先地位,但是在一些关键领域,中国仍然有一些关键技术未能独立掌握,尤其是在芯片领域。

这就需要我们继续在时代浪潮中坚持创新,不断攻克难关,争取掌握更多技术,让这些技术成为推动中国崛起的动力。

如今时代新征程的号角已经吹响,我们都是这条路上的赶路者,也期待在我们的努力下,科技创新在伟大复兴的道路上能够经久不息,中国的发展之路能够充满更多星光。

免责声明:本文由《时光科普馆》原创创作,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