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马奖为什么取消(暂停参加金马奖的背后)

中国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旗下机关报《中国电影报》8月7日引述中国国家电影局消息表示,中国方面将暂停中国大陆影片和人员参加2019年第56届台北金马影展值得注意的是,第28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将于11月19日至23日在厦门举办——刚好与金马奖“撞期”,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金马奖为什么取消?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金马奖为什么取消(暂停参加金马奖的背后)

金马奖为什么取消

中国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旗下机关报《中国电影报》8月7日引述中国国家电影局消息表示,中国方面将暂停中国大陆影片和人员参加2019年第56届台北金马影展。值得注意的是,第28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将于11月19日至23日在厦门举办——刚好与金马奖“撞期”。

暂停中国大陆影片和人员参加今年金马奖,对于许多人来说可能并不意外。2018年金马奖颁奖期间,一名获奖台湾导演的发言,引发“统独”风波,为今日的结局埋下了伏笔。

当时这一风波出现后,金马奖执委会主席李安在事后对媒体表示,希望就艺术论艺术,不希望有任何的政治事件或其他的东西来干扰,请大家给电影人一点尊重。但就现实而言,台湾岛内当前的生态环境,恐怕很难避免类似事件的发生,甚至可能引发更多问题。

过去两岸的交流从文化层面逐步拓展、打开局面,化解两岸多年的心结。然而此时此景,却不得不让人感慨两岸关系竟然已经波及文化层面的交流。个中的原因,很大程度上与蔡英文及民进党自2016年开始治理台湾所采取的措施有关,蔡当局不断恶化两岸关系,丑化中国大陆,用过度的政治动员与泛政治化斗争处处针对大陆,逐步消解两岸共同的身份、文化认同,让两岸在认同层面出现断裂。过去维持两岸关系的“一中”、“中国文化”等因素的基础被破坏,两岸关系自然也难以继续维持和平发展、持续交流的可能。

这种认同上的断裂,夹杂着中美复杂的关系,将使两岸的未来更加凶险。自1949年以来的两岸关系,即使是在冷战背景下并无往来,但基于共通的认同,两岸并不存在彻底断绝关系的危险,并且维持海峡两岸相对较为长久的和平。

如今,随着民进党利用多次治理台湾的机会,不断操作“去中国化”,改变台湾民众对身份、文化的认知;同时,这种泛政治化的操作,已经渗透到台湾的许多方面,包括非政治化的文化、艺术、日常生活之中,扭曲台湾一般民众对大陆的认识。如此,才会有去年金马奖的“发言风波”,也才有今日的大陆电影人不参加金马奖的结果。包括不久前大陆停止47个城市赴台自由行的举措,同样也与此有关。

事实上,蔡英文当局蓄意制造两岸认同断裂,不仅危害两岸关系,同样也是在分裂台湾内部持不同立场的民众。对中国文化持续认同的台湾民众与过度强调台湾身份的民众,在长期过度的政治动员与泛政治化的社会风气刺激之下,只会越来越走向激进、不相容的道路。这于台湾本身而言,同样会带来巨大的伤害,甚至转变成为政治上的对立,彼此间的怨恨。

多年来,大陆一直没有改变推进两岸文化交流政策。是蔡英文当局在两岸关系上的倒行逆施,才造成了今日的局面。看到两岸之间的文化交流、人员往来出现中断的可能,不得不说这是极为不好的信号。希望两岸早日回到和平发展正确轨道上来,这也是两岸同胞共同的期望。(特约评论员 魏林彬)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