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席菜梅菜扣肉 无扣不成席扣肉

北方人才会大块吃肉?

不,广西人更爱“大块吃肉”!

大席菜梅菜扣肉 无扣不成席扣肉(1)

无扣肉不成席

如果,你没有在广西吃过酒席,那一定要找机会吃一次;如果,你在广西吃酒席没有扣肉这道菜,那你吃的一定是“假酒席”。

在广西吃酒席,无论红事白事,只要摆酒设宴,主人家都会安排一碗扣肉,以此表示对客人的尊敬。虽然酒席也有“无鸡不成宴”的说法,但扣肉才是最有“话题”的一道菜!

大席菜梅菜扣肉 无扣不成席扣肉(2)

吃酒席时,只要扣肉一上,坐席的客人就开始“骚动”,还没有摆好在桌上,眼睛就紧紧盯着传菜人的手,看扣肉准备落在哪个位置,并且嘴里开始振振有词。

“这碗扣肉码得够圆,好看!”

“扣肉皮都起花了,可以哦!”

“哎哟,这碗扣肉够大块!”

虽然有很多赞美之词,但是没有人敢着急动筷子,大家都略显“矜持”,怕自己失礼。不过,每桌总有那么一两个“牵头人”边伸出筷子边说:“来,开始了哦!”

大席菜梅菜扣肉 无扣不成席扣肉(3)

上桌的扣肉都是皮向上码放,看不到肉到底有多肥,所以第一个夹扣肉的人就像抽奖。因为不是每一块扣肉都是标准的五花肉,挑中一块扣肉,把筷子插在两边的缝夹起一看才知肥瘦。夹到肥肉多的那块,同席的人们就会有点“幸灾乐祸”地哄笑;夹到瘦肉多或者肥瘦相间的那块,同席的人们也会一同高兴。

其实,大多客人都挺爱吃扣肉,没有作为“牵头人”先夹,这是一个“策略”:扣肉被夹掉后,就会空出一条缝隙,可以从缝隙看到相邻的扣肉肥瘦程度,从而决定自己是否要夹。

大席菜梅菜扣肉 无扣不成席扣肉(4)

吃着扣肉的客人会极力给不爱吃扣肉的客人“推荐”:“来一块,很好吃的,肥而不腻”、“不要怕肥,扣肉不肥不好吃”、“不吃块扣肉,等于没有来吃酒席”……有的被推荐成功,鼓起勇气夹一块,体验一把“真正的”吃酒席;有的始终坚持己见,看别人吃得欢腾。

其实,酒席上的扣肉原封不动,说明这碗扣肉做得不好,挑不起客人的食欲,表示主人家招呼不周,会没有面子。所以懂得礼数的客人即使不爱吃扣肉,通常也会夹一块,讨个好彩头。

当然,酒席没有扣肉,即使上的是山珍海味,也显示不出主人家的热情大方,客人也会窃窃私语议论主人家没有招待好客人。

大席菜梅菜扣肉 无扣不成席扣肉(5)

无处不在的扣肉

扣肉,不仅是广西酒席的必备菜式,广西人的日常饮食也总有扣肉的飘香。

大席菜梅菜扣肉 无扣不成席扣肉(6)

有时候在家里宴请亲朋好友,如果准备时间充足,父辈们会买五花肉回家花上一整天的时间自己做扣肉。在他们看来,扣肉才能突显隆重,客人来到家里看到饭桌上的扣肉也会感觉受到重视。不过,随着生活的改变,现在自家做扣肉的家庭越来越少,幸好在菜市场都能买到炸好的扣肉,甚至是已经蒸好的散扣。

大席菜梅菜扣肉 无扣不成席扣肉(7)

记得有次远嫁外乡的姑婆来柳州探亲,父亲特地在菜市场买炸好的扣肉回来蒸,姑姑边吃着扣肉,眼眶泛着泪花边说道:“小时候家里穷,平日连米饭都吃不饱,只有过年过节才能吃到这扣肉!”

是呀,我们的父辈小时候所处的年代很苦,扣肉除了吃酒席时能吃到,也就逢年过节能尝到。据父亲说,过年过节有扣肉吃的家庭都还算好的。

大席菜梅菜扣肉 无扣不成席扣肉(8)

正是因为经历过艰苦岁月而对扣肉有深厚的情感,即便生活改善后,父辈们在春节时张罗的的团圆饭总少不了一碗扣肉。可小一辈的儿女没法理解,会抱怨为什么春节总有吃不完的扣肉,以致看到扣肉就“害怕”……

我个人觉得,小一辈的“害怕”是源于春节大鱼大肉吃多了,毕竟平日里很多年轻一辈也抵挡不住扣肉香,时不时吃上一块,以此怀念记忆深处的味道。

大席菜梅菜扣肉 无扣不成席扣肉(9)

广西人出名爱吃粉,而粉店里少不了一碗“扣肉粉”,不管是切粉或圆粉,还是桂林米粉或生榨米粉,都能加一块扣肉,让这碗粉得到升华,让胃口得到满足,让情感得到释放。

大席菜梅菜扣肉 无扣不成席扣肉(10)

广西街边的糯米饭经常有人排长队在买,几块钱一份就能饱腹,重点是好吃且香。不要以为腊肠糯米饭才经典,其实扣肉糯米饭一点也不输,糯米饭里加点绿豆泥,扣肉铺在糯米饭上,汁水渗入糯米饭中,饭和肉一起吃有点米粽的感觉,且更甘甜。

不用担心扣肉糯米粉过于油腻吃不下,因为还会配一些酸菜一起吃,可以把扣肉的肥腻感弱化。

大席菜梅菜扣肉 无扣不成席扣肉(11)

扣肉到底与谁更配?

是的,酸菜扣肉是广西扣肉做法之一,酸菜酸爽脆口,吸收扣肉汁后甚是美味,吃了扣肉后来上一碗白粥就着酸菜吃,山珍海味都不换。所以,扣肉的配菜其实并非“配角”,对于怕肥腻的人来说,比扣肉更受欢迎!

大席菜梅菜扣肉 无扣不成席扣肉(12)

广西的饮食文化很具包容性,不同地市的扣肉做法都不同,有需要蒸过的,也有炸好直接切片吃的脆皮扣,口味有咸口、甜酸味,配菜也更是花样百出,那扣肉到底与谁更配?

据说广东是扣肉的发源地,一道梅菜扣肉更是闻名全国。广西桂东南与广东临近,饮食文化相近,所以梅菜扣肉在广西也很常见。

大席菜梅菜扣肉 无扣不成席扣肉(13)

梅菜,不是储藏发酵到长霉的“霉菜”,而是因源产地在梅州以及是梅仙姑送的菜种而得名。梅菜色泽金黄、香气扑鼻、清甜爽口,蒸时铺在扣肉上方,蒸好后倒扣与盘中垫底,吸收了扣肉的油和汁,味道很丰富。梅菜、扣肉彼此相互配合,吃起来咸中带甜、肥而不腻,是客家三件宝之一(另两件宝:盐焗鸡、酿豆腐)。

大席菜梅菜扣肉 无扣不成席扣肉(14)

两广人办酒席喜欢“好意头”的菜式,一味色黑而细长,如人的头发的食材“发菜”深得两广人的心,寓意“发财”。酒席上常用来做发菜猪手,意为“发财就手”,但猪手不像扣肉一样是酒席的必备菜式,所以人们就把发菜与扣肉配,跟酸菜、梅菜一样在出台前扣在底下。

不过发菜的价格高,采挖人受利益驱动,大肆挖发菜对草原生态构成严重威胁,国家已禁止采集和销售发菜。所以,发菜扣肉的味道只能停留在小时候的记忆里。

大席菜梅菜扣肉 无扣不成席扣肉(15)

扣肉的配菜真的很多种,主要是因为扣肉汁浓郁、肥美,广西人利用各种可以吸收扣肉汁的素菜搭配,不仅解腻,素菜也非常美味。除了刚才讲的酸菜、梅菜、发菜,我还吃过用笋干、冬菇垫底的扣肉,以及夹芋头的扣肉。

大席菜梅菜扣肉 无扣不成席扣肉(16)

说到夹芋头,广西桂北地区的传统名菜“荔浦芋扣肉”可为一绝,成为广西的十大经典名菜之一,知名度已经遍及全国,上过《舌尖上的中国》。荔浦芋头堪称芋中之王,也称“槟榔芋”,产于桂林的荔浦市,在清代时已成为广西著名的特产。用荔浦芋切片后油炸,与同是油炸过切片的扣肉一起装碗,一片竽头一块扣肉码在海碗上锅蒸。

大席菜梅菜扣肉 无扣不成席扣肉(17)

荔浦芋扣肉的地道吃法是:一片芋头一片扣肉一起夹入口,扣肉酥而不烂、肥而不腻,芋头香甜粉糯,冲淡了扣肉的油腻味,肉中有芋味,芋中有肉味,相得益彰。

不过,通常很多人还是怕肥腻,但又抵挡不住芋头的美味诱惑,于是只夹芋头吃;所以经常会在酒席上看到芋头一片不剩,扣肉剩余大半。

扣肉的配菜很多种,还可能不断有创新,你觉得扣肉和什么更配呢?

大席菜梅菜扣肉 无扣不成席扣肉(18)

过年过节、婚丧嫁娶、日常生活,广西人的饮食中都少不了一块扣肉,既是仪式,也是美味。

正值春节,虽然很多广西人在“吐槽”年夜饭的那碗扣肉还没有吃完,但我认为这是一种“炫耀”,毕竟只有一家老小团圆的年夜饭才会有一碗扣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