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门上还挂过这些人的画像(天安门上还挂过这些人的画像)

天安门不只是首都北京的一处著名景点,更是代表着我国过去与未来的历史符号,甚至是中国的象征。

天安门的形象已经出现在我国的特种邮票、甚至是现代的各类文创产品上,向全世界宣传中国的代表符号之一天安门,历史上的天安门经历了多少起伏变迁?天安门上究竟出现过谁的画像?为什么还有一位外国人的画像曾经登上了天安门城楼呢?

天安门上还挂过这些人的画像(天安门上还挂过这些人的画像)(1)

天安门

风雨天安门,历史与现代交融

天安门不只是现代共和国的象征,更不仅仅是一座城楼,在天安门上,数百年旧中国的历史与尘埃废墟中崛起的共和国形象重叠交融,谱写了浩浩荡荡的中华上下五千年史诗。

天安门上最早没有悬挂任何人的画像,而是悬挂着象征旧社会皇帝权威的牌匾,明朝永乐年间,永乐大帝朱棣开始了大规模重修北京城的历程,江苏来的蒯祥开始设计建造后来绵延了两代王朝的承天门,也就是天安门的雏形。

承天门完工后,当时还不流行悬挂画像,中国人更没有先进的绘画经验,承天门正中央悬挂了一块“承天之门”的牌匾预示着它将在中国历史上发挥重要的作用。

清朝顺治年间,北方女真族入关,正式入主中原,顺治皇帝改承天门为天安门,取“受命于天,安邦定国”好意头。然而这样的美好愿景并没有持续多久,晚清时期旧中国在列强的炮火之下国门洞开,八国联军闯入北京城,对天安门进行了无情的劫掠和炮轰。

天安门上还挂过这些人的画像(天安门上还挂过这些人的画像)(2)

承天门

直到共和国即将诞生的新时代,天安门才总算是跟着社会变迁迎来了新生。1949年开国大典前夕,第一届北平市各界代表会议通过了修整天安门及天安门广场的决议。

等到十月一日开国大典时,旧天安门彻底一洗封建社会留下的尘埃,迎来了共和国的新一代领导人,以往旧社会的象征随着毛主席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洪亮嗓音,彻底改头换面为新中国历史符号化的印象。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几经修缮的天安门城楼开始正式对民众开放游览,才有了我们今天熟悉的天安门。此后天安门又在现代社会经历了一系列改造,以往的旧匾额早已被替换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世界人民大团结”的巨幅标语,正中央悬挂毛主席画像。

天安门上还挂过这些人的画像(天安门上还挂过这些人的画像)(3)

孙中山画像

天安门悬挂毛主席画像的规矩也不是一成不变的,1956年开始,曾经有过五一国际劳动节悬挂毛主席画像,且在天安门广场东部增设马克思、恩格斯等革命先驱者的画像,在西侧摆放“苏联老大哥”领导者列宁、斯大林画像的例子。

十月一日新中国国庆节期间,不仅保持五一劳动节的画像设置规矩,还在英雄纪念碑北侧竖起民主革命家孙中山先生的画像,与天安门城楼上的主席像遥遥相对,仿佛象征着中国新旧两个阶段的民主革命。

直到八十年代,我国才改变了原有的做法,不再经常摆放马克思、恩格斯,以及列宁、斯大林等人的画像,基本上只保留毛主席画像和五一、十一立起孙中山先生画像以作纪念的礼仪规矩。天安门城楼上的画像,默默无声地见证着时代的发展沿革。

天安门上还挂过这些人的画像(天安门上还挂过这些人的画像)(4)

天安门

天安门画像变迁史,共和国的象征

事实上,天安门城楼悬挂画像这个习惯并不是新中国成立后才有的,民国旧军阀袁世凯开启了在天安门城楼上悬挂领导人画像的先河。

从中华民国成立,到“东北王”张作霖真正意义上“奉还巢”离开北京城,再到开历史倒车妄图恢复帝制的袁世凯正式被赶下台之前,天安门城楼上一直悬挂着袁世凯的画像,封建军阀的画像高高挂在城楼上,与如今城楼上挂着人民初代解放者的画像形成了鲜明的历史对比。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首领蒋介石的画像也一度悬挂在天安门城楼之上。当时的国民党政府不仅在抗击日寇的正面战场上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也是当时真正意义上的执政者,天安门城楼上悬挂国民党领导者的画像也算是可以理解。

1925年,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者孙中山先生在北京病逝,年仅五十九岁。当时的政府决定为孙中山先生举行国葬,四年后著名的南京中山陵修造完毕,孙中山先生移灵南京期间,天安门城楼上就悬挂着孙中山先生的画像,对一代民主革命家表达怀念和哀思。

天安门上还挂过这些人的画像(天安门上还挂过这些人的画像)(5)

天安门城楼悬挂蒋介石的画像

天安门城楼上的毛主席画像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截止到1967年国庆节前,天安门城楼上的毛主席画像经历了多次更换,最著名的是其中的八幅。

第一副主席画像就是在1949年初,庆祝北平解放大会上,董希文主笔的毛主席画像才开始被悬挂于天安门城楼上,标志着我们真正推翻了封建皇帝、大资产阶级的压迫,人民当家做主的新时代来了。

几万北平群众齐聚天安门广场,欢庆工农学兵商各民主阶级迎来了伟大的历史性解放,中国的老百姓从此站起来了。

当时与伟人画像一同登上天安门的还有朱德、聂荣臻、林彪、叶剑英等人的画像,一次悬挂如此之多的画像,在天安门历史上还是头一遭,然而当时的北平城沉浸在喜悦的气氛中,也就顾不得什么旧社会的讲究,只顾着热热闹闹欢庆民族解放、国家即将迎来希望的曙光。

天安门上还挂过这些人的画像(天安门上还挂过这些人的画像)(6)

北平解放时天安门城楼悬挂的毛泽东画像

五个月后的7月7日,正好是七七抗战爆发十二周年的纪念日,中华民族需要铭记这段被侵略、落后挨打的耻辱历史,但也要庆祝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毛主席的第二张画像和朱德元帅画像被并排悬挂在天安门城楼上,成为了纪念“七七”抗战十二周年大会的重头戏。

这是天安门历史上难得的双星并列,也是由董希文主笔的第二幅作品。

第三幅画像无论形制还是意义上都是重头戏,它专用于1949年10月1日的开国大典,出自北平国立艺专实用美术系的周令钊之手。

这张巨幅伟人像高达6米,重量更是达到了1.5吨,画中的伟人形象采用了后来我们常见的笑容和蔼、头戴八角帽的模样,成为了不朽的时代经典。

天安门上还挂过这些人的画像(天安门上还挂过这些人的画像)(7)

纪念七七抗战12周年之际天安门城楼悬挂毛泽东与朱德画像

第四幅主席画像则是为了庆祝1950年的劳动节,这是一个属于国际工人的节日。天安门城楼上的伟人像自然也要有一个新气象,人民美术工作室的辛莽独挑大梁担任主笔,多人从旁协助才完成了这副新画像。

第五幅画像是为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岁生日,依旧由之前绘制了天安门主席像的辛莽主笔,这幅画像从1950年的国庆节开始挂上天安门,直到1952年的五一劳动节才换新。

第六幅画像的主笔则是张振仕,这幅画像与前作规矩相同,依旧是从1952年国庆节开始悬挂,只不过这张画像的悬挂时间更长,这张伟人画像陪伴着天安门走到了1963年的五一,天安门上的画像史才又一次开启新篇。

天安门上还挂过这些人的画像(天安门上还挂过这些人的画像)(8)

1949年开国大典时天安门城楼悬挂的毛泽东画像

第七幅画像依然由张振仕主笔,从1967年十一国庆节开始悬挂,直到四年后1967年的9月30日国庆节前夕,这幅画像神态自然,符合毛主席“如果天安门一定要悬挂我的像,最好从那些随随便便拍下的照片中选一张”的愿望,如同摄影留下的照片一般。

第八幅画像则是由王国栋主笔的,于1967年10月1日国庆节开始悬挂于天安门城楼上。这副画像中的伟人也随着时光的变迁染上了岁月痕迹,笔触真实,细腻而自然,包含着人民群众对伟大领袖的爱戴之情。

天安门上的每一幅画像都见证着中华民族历史变迁的脚步,伟人画像稳居天安门上,对中国人民而言不只是一种习惯,更是一种象征,象征着过去被压迫、被奴役的历史已经过去,而今的天安门是革命之象征,是人民心之所向。

天安门上还挂过这些人的画像(天安门上还挂过这些人的画像)(9)

1967年至今天安门城楼悬挂的毛泽东画像

外国人画像,缘何能够登上天安门?

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天安门城楼上还曾经悬挂过一名外国人的画像,他的画像不是像以往的纪念活动中那样被摆放在天安门广场上,而是真真正正登上了天安门城楼。

这名外国人就是继承了列宁革命事业,引领前苏联在近代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历史成就的前苏共中央、苏联杰出的政治家和苏联执政时间最长的领导人:斯大林。

1953年斯大林逝世,毛主席不忘旧情,为斯大林举办了盛大的哀悼活动,感谢前苏联在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的严苛封锁之下对新中国给予的支持,并在天安门为斯大林举行了规模宏大的哀悼活动。

天安门上还挂过这些人的画像(天安门上还挂过这些人的画像)(10)

斯大林逝世时天安门城楼悬挂的斯大林画像

在这场哀悼活动中,斯大林的画像被悬挂在了异国他乡的天安门城楼上,象征着中国与苏联坚实的历史情谊。

斯大林作为外国人,画像却登上过天安门城楼,这不仅象征着他个人在国际社会主义阵营中功勋卓著,更体现了两国亲切深厚的友谊,更是我国对前苏联诚挚谢意的实际证明。

天安门不只是有关于共和国的象征,更是新生的共和国窥探国际社会的一扇窗,承载着中国从古到今的历史烟云,看到中国发展的未来蓝图。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