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门孔位设计(车身常见孔设计浅谈)

车身常见孔设计浅谈一.术语:,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车门孔位设计?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车门孔位设计(车身常见孔设计浅谈)

车门孔位设计

车身常见孔设计浅谈

一.术语:

1 装焊定位孔 白车身钣金件上用于在装焊过程中与装焊夹具定位销配合的孔。

2 冲压定位孔 白车身钣金件在冲压成型的不同工序中,用于自身在冲压模具中定位的孔。

3 漏液孔 白车身总成在涂装时,专门用于涂装槽液进出于车身内部空腔的过孔。

二.设计功能要求

1 冲压定位孔的要求

每一个零件的两个冲压定位孔,一般分布在钣金件的斜对角方向,要有一定的距离,这样有利 于钣金件在冲压模具中的定位;两个定位孔最好分布在零件比较平坦的区域,所在平面要平行;由于冲压变形的原因定位孔不要太靠近钣金件的边缘。冲压定位孔大小不一,一般根据零件的大小来确定,零件大的相对来说定位孔也大一些,范围 大致是Φ8~Φ20 之间;可优先选择本公司现有模具定位零件对应的定位孔尺寸;相同零件上的定位孔大小最好一致,这样方便冲压的模具零件的加工制作;冲压定位孔对冲压精度起到很重要的作用,所以对精度要求很高,要求公差范围在±0.2mm 以内。

4.1 定位孔的位置选择定位孔应设置在刚性好的部位,不能设计在翻边等质量不稳定的部位,见上图。上图定位孔应设计在刚性好的部位在重要的安装孔附近设置定位孔。定位孔的位置坐标应尽量取整,且便于加工装配和检测。主定位孔为圆孔,辅助定位孔优先设计为长圆孔,当长圆孔无法布置,或有其他原因时,也可设计为圆孔,主定位孔的直径与辅助定位孔的短径(或直径)相同;长圆孔长轴与两孔孔心连线的夹角不宜 超过30 度,优先选择同轴。当主定位孔有且仅有一个,对于小件或长形件,辅助定位孔也只有一个,而对于大件,刚度较小 的可以有两到三个辅助定位孔(如侧围两个,前地板三个)。各定位孔的轴线应尽量保证相互平行,并 且与坐标轴尽量保持平行。选择位于平面上的孔作为定位孔,以便于定位面的布置和工件的夹紧。 对于左舵车,主定位孔一般靠前靠左;对于右舵车,主定位孔应靠前靠右。

4.2 定位孔特征的设计

定位孔的孔径一般为Φ8~Φ 30;地板上的定位孔一般为Φ20 以上。对于刚性较差的板件应做在定位孔出设计凸凹台结构,增加局部刚度。定位孔一般应独立设计,不与其他功能孔共用;如需共用,一般选择精度高的孔,例如,零件上用于安装销的孔,可以用作定位孔;特殊情况下,也可使用螺母孔作为定位孔,但是尽量避免,定位孔一般应独立设计,不与其他功能孔共用;如需共用,一般选择精度高的孔,例如,零件上用于安装销的孔,可以用作定位孔;无特别要求的零件安装支架,可使用螺母孔作为定位孔。

4.3 漏液孔的设计

4.3.1 漏液孔的位置选择 车身漏液孔主要分布在车身容易形成积液空腔的位置或低处、凹处,如地板下纵梁、地板横梁、四门两盖内板、顶盖横梁、后地板备胎槽、前/后地板、侧围外板与后轮罩内板之间。地板上常见漏液孔 设置位置示意图。位置的定义需考虑电泳液体的流动特性,使得电泳过程可以达到设定要求。

4.3.2 漏液孔的结构形式 车身漏液孔主要有三种形式: a) 外板型腔漏液孔为圆孔形式;b) 内部结构件型腔漏液孔为缺口形式;c) 包边类结构件为方孔形式或导水槽形式。

4.3.3 漏液孔的特征设计 漏液孔的大小和结构特征没有统一的规定,一般不宜过小,需满足进漏液的要求。漏液圆孔在Φ15 mm~25mm,尺寸的定义在满足漏液速度的要求下,优先采用标准工具和标准堵盖尺寸;孔间距150 mm~200mm。结构的边界的排液应考 虑电泳液的特性,孔的最小间隙尺寸应在3mm以上。 漏液圆孔在涂装中后期需用堵盖或贴片密封,故开孔设计和规格需优先满足现有标准堵盖或贴 片的技术要求。漏液孔对精度要求不高,冲压自由公差就可满足使用要求;内板开孔距离要小于外板开孔距离,内板开孔直径要大于外板开孔直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