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几万元一辆的自行车吗(万元难求的自行车)

#10月财经新势力#

国庆假期,大家是否有出游打算?

三林周围不少朋友都打算利用长假好好休息。带上心爱的运动装备,去其他城市参加户外运动,成为部分朋友心仪的选择,包括骑行、徒步、露营等等。

说起来,骑行俨然是今年一项潮流户外运动。在小红书,关于骑行的帖子已达上万,仅骑行路线的笔记发布量,在今年9月超过4万篇。此外,运动装备的分享、车子的选购、户外拍照的技巧和地点等等,都成为大家关注的话题。

骑行的火热,自然而言也带火了自行车这门生意。

有几万元一辆的自行车吗(万元难求的自行车)(1)

一项全家皆宜的运动

数据显示,2022年前8个月,小红书上搜索骑行相关的用户频次同比增长了253%(剔除了摩托车的骑行数据)。北京、上海等城市的搜索量增长更为显著,而新一线城市搜索增速最快。

骑行的火热带动了自行车和装备销量需求的激增,“抢货”风潮堪比摩托车,缺货也称为店铺常态。(三林曾在之前的专栏介绍摩托车这项户外运动,戳标题可阅读《今年夏天迷上“速度与激情”》)

疫情好转后,年轻人买公路自行车就像抢奢侈品,不但需要排队预订,而且大量缺货。不过,火热的销售场面似乎也没能让品牌方多赚多少,因为虽然自行车的单品价格增加了,但囿于供货量不足,销售数量也随之减少,价格在1-2万左右的车型更是紧缺,市场缺口大。

但自行车的热度,却是实实在在起来了。

自行车的细分种类很多,包括折叠车、山地车、公路车、死飞车、小轮车。这次火起来的自行车,多以折叠车、公路车、山地车等中高端自行车产品为主,需求旺盛。品牌上,则主要以进口品牌为主,像是FRW福伦王、marmot土拨鼠、colnago梅花、Brompton(小布)、大行等等。环法自行车比赛中的常用车——TREK(崔克)和SPECIALIZED(闪电),同样也是骑行圈认可度非常高的高端品牌。

但囿于进口自行车的火热,叠加之前的疫情影响,很多进口品牌下单后可能需要等待两三个月才能到手,足见骑行这项运动在今年夏天有多火。

根据美骑网《2021年中国运动自行车调查报告》,山地车骑行用户占比从2017年的65%跌至2021年的48%,取而代之的是公路车用户比重,从2017年仅次于山地用户比例,一路攀升至2021年的74%,稳居榜首,是排名第三的折叠车用户和第四位的城市通勤车用户总和的三倍多。

山地车用户逐渐下降、公路车用户一路攀升。足见骑行火热的背后,是骑行这项运动正在从专业走向大众。

根据艾媒咨询的数据,中国骑行市场的规模在2021年就已经达到1940亿元人民币左右,这个数字在今年将进一步扩大。

《2021年中国运动自行车调查报告》显示,自行车运动的参与者中,29.8%的用户拥有1辆自行车,56.91%的用户拥有2辆至3辆自行车。

此外,数据还显示,骑行频次越高,用户换车意愿也越高,每天骑车运动的用户有47.35%会在3年以内换车,而每月骑行的用户在3年内换车的比例为40.49%。另外,骑行人群中近70%的用户拥有至少2辆自行车。

骑行风潮风靡国内外,这波生意本该是厂家和品牌方共同的盛典。

但从结果来看,这波热潮中的最大赢家可能还是进口自行车。

万元难求的自行车都是谁在买?

随着骑行风潮的兴起,自行车的需求偏好正在肉眼可见的发生转变。

不同于功能性骑车(通常以代步和通勤为主要目的),也不同于其他大众的户外运动,骑行这项偏小众的运动,在装备上存在分层。

刚入门的小白骑手和资深爱好者,在装备的选择上也会有所区别,对于自行车的要求会随着专业度而随之提升。

《2021年中国运动自行车调查报告》显示,2021年,购车预算在8001~15000元这一价格区间的消费者占比最多,达到27.88%。与疫情暴发前相比,购车预算1.5万元以上人群有明显增加。购车预算在1.5~3万元的骑行爱好者占比超过1/4,仅次于预算0.8~1.5万元的人群比例。

随着骑行用户越来越多,自行车的消费需求和偏好也在发展转变,高端化趋势明显。

与此同时,传统自行车复购率低的问题,在自行车从实用转变为爱好后,同样迎刃而解,换新和自行车维护成为骑行爱好者的“日常”。

但在高端化消费偏好的转变中,国产品牌并未沾到太多光。

公开数据显示,每年中国自行车产量占全球近7成,但核心零部件变速器长期依赖进口。

中信证券研究指出,国内自行车装配OEM/ODM厂商产量占全球60%以上,但利润微薄,毛利率不足15%;传统自行车品牌商平均毛利率接近30%,但产能集中在中低端。8月底,上海凤凰公布2022年半年报,其上半年营收约1.55亿元,净利润仅为9.63万元。再看另一个国产品牌永久,去年营收仅为7.2亿元。

无论是自研能力还是盈利能力,国产品牌仍然存在很大缺口。高端产线不足,关键技术依赖进口,这些都是国产品牌的切肤之痛。

作为国内老牌国产自行车品牌的凤凰、永久等大众品牌,业绩久未见起色。相较大陆的品牌而言,中国台湾的捷安特和美利达,市场认知倒是更高。

捷安特和美利达这两个品牌,同样是骑行热潮的受益者,旗下的公路车和山地车更是深耕内地市场多年,优势明显,即便面对进口中高端品牌的竞争,也有一战之力。

2021年,捷安特的母公司巨大集团营收达818亿新台币(约合人民币184亿元),同比增长17%;美利达营收达293亿新台币(约合人民币66亿元),创下新高。

有几万元一辆的自行车吗(万元难求的自行车)(2)

捷安特官网

据中国自行车协会公布的数据,2021年上半年,在轻工业的全部19个大行业中,自行车是为数不多的增加值增速超过30%的行业,高于全国工业增速 18.4个百分点。

但跟国产摩托车较高的市场接受度相比,国产的自行车在这波热潮中,并未享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

有几万元一辆的自行车吗(万元难求的自行车)(3)

市场在变化

艾瑞咨询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自行车市场规模为1940.7亿元,预计2022年自行车市场规模将突破两千亿元。机会就在眼前。

国内的自行车品牌,曾一度经营惨淡、业绩不佳,现在机会来了,但国产自行车看起来并未准备好。

行业在发展过程中也许会遇到挫折,但如果只是一蹶不振停滞不前,即便风来,恐怕也无力乘风飞翔。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