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琊榜之风起长林萧平章请战(琅琊榜之风起长林)

萧平章和萧平旌兄弟二人是金陵城里公认的兄弟感情最好的。

琅琊榜之风起长林萧平章请战(琅琊榜之风起长林)(1)

他们出自长林王府,背后有老王爷萧庭生亲自教导。

大哥萧平章作为长林王府的世子,总管长林王府在京的一切外事活动。他就是长林王府的眼睛,时时刻刻关注着长林王府的安全。

而萧平旌呢?因为有父兄的呵护,一心一意快意江湖,一年有大半年的时间浪迹琅琊阁,逍遥在外,过着神仙一样的日子。

萧平旌被萧平章认为是聪明的,因为他总会提出让人意想不到的作战方案,也会收到意外的胜利果实。

萧平旌认为大哥萧平章是聪明的,因为在他的心目中,大哥是永远的常胜将军,因为他行军打仗从无败绩。

那么问题来了,萧平章和萧平旌谁更聪明一点呢?

大家可能给出的答案是萧平旌更聪明,排除了他是长林王府的亲少爷,这个固有的思维理念,萧平旌更洒脱,更可爱,自然得到的评价就更高。

而萧平章呢?因为他虽然出自长林王府,但是他自己也知道,他不是长林王府的亲生子,他是被老王爷领养的孩子。更重要的是,他成熟,稳重,一言一行都刻意保持自己该有的庄重,严肃,自然而然地就少了好多的有趣,多了些许的无味。

抛开这些常规的眼光看问题,我个人觉得,萧平章应该更聪明一些,具体的事例下面让我一一道来:

琅琊榜之风起长林萧平章请战(琅琊榜之风起长林)(2)

萧平章的聪明实证

例一:审时度势,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萧平章是长林王府在金陵城里的眼睛,这是皇帝萧歆给予的评价。

因为梁帝说过:皇兄不善于处理与朝中重臣的关系,有平章在,皇兄就可以省心多了。

因为萧平章是长林王府的眼睛,所以他敏锐地察觉到了京城局势的变化。

1.皇帝年龄越来越大,还贵体多病,一年到头,卧床的日子越来越多。

2.后宫的态度,东宫太子依然年幼,但是皇后娘娘对长林王府的厌恶,却是不再掩饰。赤裸裸的敌视让萧平章的周身充满了胆寒之气。

3.荀氏兄妹的联手,荀氏外戚已经一家独大。

长林王府虽然得到了两代帝王的信任,但是“花无百日红,人无长久盛”,长久的荣宠背后是长林儿郎沙场点兵,付出了巨大的生命代价换来的。

但是现在,边境烽火已息,国泰民安,荀氏外戚一统朝局,他们又恰恰是重文厌武的新势力的代表。

萧平章通过金陵城里文武势力此消彼长,深深地意识到了长林王府的危机。

琅琊榜之风起长林萧平章请战(琅琊榜之风起长林)(3)

例二:居安思危,为防意外,早做打算

甘州一战前三个月,萧平章派人到琅琊阁,报价解惑自己心中一直隐藏的问题,他的亲生父亲是谁?

虽然他也迷茫,但是既然危机四伏,那么活得明明白白,也许就是最正确的选择。

所以他报价琅琊阁,以天下人的身份,求取自己身世之谜。

正如他之所料,甘州一战战况惨烈,补给断绝长达一月,最终以大同府沉船案震惊朝野。

虽然父王萧庭生审时度势,及早预判局势安危,利用自己老王爷的身世地位,获得了皇帝的信任,给予了兵符,出手援引甘州。

但是却依然没有阻止萧平章的重伤,命悬一线,幸得济风堂少堂主林奚出手救助,保住了性命。

但是当他从老王爷的嘴中知道了亲生父亲的故事,他选择了彻底的释然。

因为他知道,选择一条什么样的人生之路,关键在于自己。

虽然他的亲生父亲有着曾经的辉煌,却依然不能掩盖他贪污腐败,与二皇子同流合污,直接导致了战前的惨败,也直接导致了叔叔林深的死亡。

二十年前的悲剧,刚刚在自己身上重演了一遍,所幸的是林深死了,而他却活了下来。

亲生父亲临死之前的悔过自新是真实的,因为他把最重要的证据留给了父王萧庭生,也保护了许多无辜者的生命。

父王萧庭生给予了自己亲生父亲般的关爱,甚至把长林王府世子的荣誉都赋予在了自己的头上。

父王都没有放弃自己,自己又凭什么放弃自己。

选择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终究是自己的事。

这就是萧平章做得最聪明的事,把出身和父母,与以后所从事的职业,所信奉的人生准则完全地割裂开来。

做自己的事,走自己的路,自己的人生自己说了算。

琅琊榜之风起长林萧平章请战(琅琊榜之风起长林)(4)

第三:萧平章的短板,恰恰是萧平旌的长处。

情报战,一直在战争胜负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

而情报恰恰是萧平章和萧平旌最不对等的节点所在。

萧平旌的“日食之时大败大渝皇属军”大捷,无疑就是情报战的最杰出之作。

琅琊阁是萧平旌情报的大后方,而琅琊阁又是普天之下做情报做得最好的地方。

不管是先前的“大胜皇属军”之战,还是后来的“勤王之师”,所有的这些成功的行动背后都有着琅琊阁的保驾护航。

而萧平章却没有这样的待遇,虽然他们都出自长林王府,在琅琊阁的老阁主那里,萧平章和萧平旌还是有着本质区别的。

甘州战前,萧平章绕道琅琊阁,解开了自己的身世之谜。

当时的老阁主只是让萧平旌赶回来和大哥一聚,因为他知道,他们哥俩儿好长时间没有见面了。

但是对于自己已知的“相由心生,境随心转,北境之战,凶多吉少”,并没有告诉萧平章。

当大同府沉船案传到琅琊阁,老阁主也是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人有时候就是这样,有时候信不过自己,有时候又信不过他人,这样的事,终究还是发生了。

随后还祈盼:萧平章能够多坚持一会儿,最好是坚持到老王爷的援军到来。

从这一系列的操作来看,琅琊阁在情报方面与萧平章并没有过多的交集。甚至可以说,根本就没有交集。

但是就是这样的萧平章,却是萧平旌眼里的英雄,因为在他的心目中,他的大哥就是一个战神一般的存在,因为萧平章自从领兵打仗,从来就没有输过,是大梁有名的常胜将军。

所以,尽管萧平章因为霜骨之毒离开了人世,我还是觉得,萧平章和萧平旌相比,还是略胜一筹的,相对地来说,还是聪明那么一点点的。

琅琊榜之风起长林萧平章请战(琅琊榜之风起长林)(5)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