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大湾区暨南大学(乘着改革的风向前)

粤港澳大湾区暨南大学(乘着改革的风向前)(1)

俯瞰暨南大学深圳校区

清晨的阳光中,深圳燕晗山脚下传来阵阵读书声,这是暨南大学深圳校区的同学们正在晨读。

"早晨7点起床,到食堂点一份热气腾腾的豆浆煎饺,开启元气满满的一天。几分钟步行就能到达宽敞明亮的教室,随时都可以和老师探讨专业知识。傍晚在静谧的林间小道散步,或是去运动场挥洒汗水、到图书馆奋笔疾书,入睡前在舒适的宿舍里畅想未来。"

今年入读深圳旅游学院商务英语专业的2020级新生李睿这样描述他的一天。

坐落在世界知名旅游文化城区的暨南大学深圳校区,背靠燕晗山、东临华侨城、群楼错落、绿树环抱,拥有不可多得的办学条件。

"精而美"的深圳校区像一颗明珠,镶嵌在车水马龙交织出的城市中心。

粤港澳大湾区暨南大学(乘着改革的风向前)(2)

暨南大学深圳校区校训石

1980年8月

深圳经济特区正式成立

这个南部边陲的小渔村

成为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探路者"

粤港澳大湾区暨南大学(乘着改革的风向前)(3)

深圳城市夜景

1993年

暨南大学与深圳结缘

开启了深圳的办学之旅

1993-2020

27年 光阴似箭

暨南与深圳

一路相伴 一路成长

粤港澳大湾区暨南大学(乘着改革的风向前)(4)

深圳城市夜景

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之际

让我们来回顾一下

暨南与深圳

携手走过这些年

扎根深圳27年

特色发展成绩斐然

1993年

暨南大学中旅学院

1993年经国家教委、深圳市政府批准成立,时称"暨南大学中旅学院"设立,这是第一家经国家批准异地办学的学院。

经过3年多的建设筹备,1996年学院正式建成并开学。国务院原副总理钱其琛曾三次视察学院,并两次为学院题名,明确指出要将其办成新型旅游学院。

粤港澳大湾区暨南大学(乘着改革的风向前)(5)

1996年中旅学院开学典礼

暨南与深圳这两个名字

自此交织在一起

风景秀丽、设施先进的

现代化学府拔地而起

暨南园开始源源不断地

为深圳输入人才

2003年

暨南大学深圳旅游学院

2003年,经国务院侨办批准,学院由"暨南大学中旅学院"更名为"暨南大学深圳旅游学院"。2005年暨南大学以深圳旅游学院为依托,旅游管理专业被评为广东省名牌专业。

粤港澳大湾区暨南大学(乘着改革的风向前)(6)

旅游管理专业申请 并被批准为省级名牌专业

春天的故事

在深圳持续书写

暨南人也在南海边稳步前进

2011年

深化合作办学

2011年10月10日,暨南大学与深圳市政府、华侨城集团签订了支持学院办学的《合作办学协议》。2017年12月13日,学校与深圳市政府正式签订《深圳市人民政府—暨南大学深化合作办学协议》。

粤港澳大湾区暨南大学(乘着改革的风向前)(7)

暨南大学与深圳市政府、华侨城集团 签订支持校区办学的《合作办学协议》

粤港澳大湾区暨南大学(乘着改革的风向前)(8)

《深圳市人民政府-暨南大学深化合作办学协议》

2018年,暨南大学旅游管理专业进入中国大学分专业竞争力排行榜前三。同年,在杭州召开的世界旅游联盟(WAT)年会上,深圳旅游学院成为全球首批9个学术界会员之一。

粤港澳大湾区暨南大学(乘着改革的风向前)(9)

深圳旅游学院获批成为 世界旅游联盟首批学界成员单位

暨南园与深圳紧密相连

一起步入建设新时期

2019年

"部部省"共建

粤港澳大湾区暨南大学(乘着改革的风向前)(10)

中央统战部、教育部、广东省人民政府 共建暨南大学

2019年8月,中央统战部、教育部、广东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共同建设暨南大学的意见》(统发〔2019〕69号文),决定共同建设暨南大学,其中明确提出建设深圳校区的要求。对标深圳城市内涵发展新要求,暨南大学在原有旅游学院基础上设立深圳校区,并以其建设为契机,为深圳市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国际交流合作、对接产业服务社会等方面贡献力量。

暨南人与深圳一起

续写南海边春天的故事

擦亮暨南的金字招牌

2020年

暨南大学深圳校区

2020年1月,暨南大学党委经过精心策划布局,发文成立暨南大学深圳校区党工委和管理委员会,开始了深圳校区的跨越式发展

2020年"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中,学校在"旅游休闲管理"学科排名榜中表现抢眼,位列内地高校第4名,处于全球第51-75名区间。同年,旅游管理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进入"中央赛道",促使学科专业建设向更高层次目标迈进。

暨南与深圳并肩同行,留下许多美好的成果和回忆

经过27年的不懈奋斗与努力,暨南大学的深圳办学之旅取得了不俗的成绩。深圳旅游学院也以先进的办学理念创造了多个国内第一:第一个异地办学的重点高等院校;国内第一个通过世界旅游组织旅游教育质量认证的旅游学院;第一个实行三学期制、第一个实行"名校 名企"办学模式的院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要部署,为暨南大学服务深圳"双区驱动"战略、促进粤港澳教育融合发展带来了新机遇。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为扩大对外开放,深化国际交流合作,建立国际"朋友圈"提供了重要契机。

粤港澳大湾区暨南大学(乘着改革的风向前)(11)

深圳校区携手大益华侨城 共建茶旅人才基地

粤港澳大湾区暨南大学(乘着改革的风向前)(12)

旅游管理学院与澳门科技大学酒店 签署合作交流协议书

改革永不停步

暨南和深圳的故事未完待续

下一个27年

我们将继续书写奇迹

自2020年3月起,深圳校区先后召开20多场建设规划方案撰写及修改调整工作会,学校党委书记林如鹏、校长宋献中均明确指示要支持和加强深圳校区建设,为校区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并率分管校区副校长张宏及学校各相关职能处室多次赴深圳各区考察办学用地,洽谈合作办学事宜,为校区建设积累资源、开拓空间。

粤港澳大湾区暨南大学(乘着改革的风向前)(13)

在学校的总体规划部署下,深圳校区将实现与校本部联动协同、错位创新,与深圳市其他高校既优势互补、又特色独具的发展局势,构建高等产业学院集群和若干高端研究平台,逐步形成以国际化办学为切入点,以差异化错位发展为主要路径,以产业强联动为突出特色的"4 1 X"的国际化开放式创新型高等教育新高地。预计在校生规模6000人左右,专职教职员工700余名。

根据规划,校区将全力打造融媒体高等产业学院、金融科技高等产业学院、文化创意高等产业学院、新旅游高等产业学院4大高等产业学院及高端研究院集群

它们的建设将坚持前瞻布局、产业导向、交叉学科、国际示范,面向深圳产业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战略重大需求,争当"产人才、产成果、产产品"领跑者,"文理工医"新兴学科、特色学科交叉领域开拓者,力争逐步形成基于自然科学"硬支撑"和人文社科领域"软服务"的开放、拓展式高等产业研究院集群。

未来,深圳校区还将发挥特殊的地理优势,巩固爱国爱港"桥头堡"的作用,打造统战工作教育培训基地。

粤港澳大湾区暨南大学(乘着改革的风向前)(14)

"暨南大学于1978年复办,既是改革开放的受益者,也是改革开放的参与者。学校会紧紧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双区'建设的机遇,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发挥好一体两翼、三地五校区办学格局的优势,加大深圳校区的建设力度,更好地为广东新时代改革开放事业贡献暨南力量 。"暨南大学党委书记林如鹏说。

粤港澳大湾区暨南大学(乘着改革的风向前)(15)

粤港澳大湾区暨南大学(乘着改革的风向前)(16)

粤港澳大湾区暨南大学(乘着改革的风向前)(17)

粤港澳大湾区暨南大学(乘着改革的风向前)(18)

粤港澳大湾区暨南大学(乘着改革的风向前)(19)

粤港澳大湾区暨南大学(乘着改革的风向前)(20)

粤港澳大湾区暨南大学(乘着改革的风向前)(21)

粤港澳大湾区暨南大学(乘着改革的风向前)(22)

暨南与深圳的相互陪伴

就是最长情的告白

让我们来看看深圳校区的同学们

对学校的祝福吧

深圳校区令我着迷的不止是它优越的地理位置,不止是它符合时代发展的办学特色,更是校区里老师和同学带给我的亲切感和归属感,让我在异乡感受到家一般的温暖。深圳是个活力四射的城市,我相信深圳校区的明天也会越来越好。

——李睿

2020级深圳旅游学院

商务英语专业

深圳校区有数不清的小温暖,顶楼清晨的暖阳、水泥路上泛黄的落叶、偶尔闯入宿舍的猫咪、傍晚彩色的夕阳余晖...依然闪耀而珍贵。愿深旅越来越好,把温暖传递下去。

——温宇康

2018级深圳旅游学院

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

在深圳校区的点滴每一瞬都温柔。和朋友在舞蹈教室挥洒汗水、在舞台上弹唱小调民谣,每年最期待的事游园会上三两成群的竞猜抽奖,平时最爱的还是夜宵的小炒。这里承载着我们大大的热爱和梦想,平凡也灿烂。

——2019级深圳旅游学院

商务英语专业学生

两年前,视察暨南大学并发表重要讲话。两年后,他再次踏上广东这片热土,对这里的发展充满期待。

扎根广东的暨南,27年深耕深圳。站在新的起点,暨南大学深圳校区也必将乘着改革的春风,继续向前。

来源:暨南大学深圳校区、暨南大学新闻中心

头条号编辑:洪博、温宇康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