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心肌炎的六大症状(病毒性心肌炎没有这么可怕)

每年的这个季节,许多医院门诊就会出现一大批因为感冒就诊的小患者。小儿因为本身抵抗力比较差,所以很容易遭到细菌病毒的侵袭。遇到这种情况,家长一定要注意,及时就医,以免感冒加重,引起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生。

病毒性心肌炎的六大症状(病毒性心肌炎没有这么可怕)(1)

什么是病毒性心肌炎?

病毒性心肌炎是因为有病毒感染激发的心肌炎症,心脏如果得了心肌炎以后,心肌或者心脏外边的包膜,甚至里边的瓣膜就会发生炎症。一般各种病毒都可以引起心肌炎,像常见的感冒病毒、柯萨奇病毒、肝炎病毒、腮腺炎病毒、麻疹病毒等。因为病毒诱发的免疫反应可以持续很长时间,病情也大不一样,所以轻度心肌炎可能不知不觉就好了,严重的心肌炎甚至会出现突然猝死现象。

警惕观察病毒性心肌炎的“尾巴”

一察色:由于病毒侵犯了心肌,影响了心脏的功能,使人体缺氧,孩子的烧虽说退了,但脸色总缓不过来,面色灰白,口唇发青发紫;

二察气:平时孩子精神很好,感冒后“打蔫”,总头昏没劲,动一下就气喘、胸闷、心慌;

三察脉:安静时孩子的脉搏每分钟少于60次或超过120次,或跳几下后出现较长的间隙,这种过慢、过快和不规则的脉搏,都是不正常的现象。

病毒性心肌炎的六大症状(病毒性心肌炎没有这么可怕)(2)

对于病毒性心肌炎的认识误区

(1)孩子出现早搏症状就是得了病毒性心肌炎。实际上,心脏早搏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早搏分为良性(功能性)和恶性(病理性)早搏,可以存在于一些健康人,在精神紧张、过度疲劳、吸烟、饮酒、喝浓茶、喝咖啡或消化不良时均可出现,小儿也存在这种情况。良性早搏常出现于饭后及安静时,活动后早搏反而减少或消失。但如果是在运动后早搏明显增多,需上医院检查,医生会根据孩子发病前是否有明显发热及感冒、腹泻等病毒感染史及相应的化验和检查,再做出诊断。

(2)心肌酶谱高就是病毒性心肌炎。一般医院怀疑孩子得了病毒性心肌炎后,都会抽血检查心肌酶谱,尤其是检查肌酸激酶(CK)的心肌同功酶(CK-MB)和血清中心肌肌钙蛋白,因为它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心肌受损的情况。但这并不是诊断病毒性心肌炎的唯一依据,医生还会结合临床表现,综合分析。

(3)得了病毒性心肌炎就会转为慢性。如果医院已经通过全面的检查明确了孩子的诊断,应了解孩子的病情轻、重程度。长期随访资料表明,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患者中60%经数周或6个月内治疗即痊愈,不到40%经数年后痊愈或好转。只有极少数孩子(2%~3%)在患病过程中出现心脏扩大等重症症状导致死亡。

病毒性心肌炎的六大症状(病毒性心肌炎没有这么可怕)(3)

如何预防病毒性心肌炎?

(1)要根据天气的变化来给小儿增减衣物,预防感冒,同时加强身体锻炼,提高免疫力,帮助小儿更好的抵御病毒。

(2)80%的心肌炎复发病人患有慢性咽炎、慢性扁桃体炎、慢性鼻炎,因此积极治疗这些疾病是有效防止心肌炎发作的有效手段。

(3)对于上学的孩子来说,平时要注意劳逸结合、生活规律,避免功课过劳,因为心脏是最怕劳累的器官之一。

如您有心脏疾病相关疑问,可关注同名微信公众号【程云阁医生】留言或发送检查报告。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