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把孙鲁班嫁给了谁(孙鲁班生母步练师)

没落的士族难民初入吴宫

步练师,又称步夫人,与三国时期吴国丞相步骘同族,是孙权众夫人中最得宠的夫人,出身于临淮淮阴(今江苏淮阴西北),东汉末年,为躲避战乱纷争,步练师的母亲带她迁徙到庐江,当时庐江已被孙策攻陷。

由于步练师面容姣好,孙权初见时便一见倾心,随后将她纳为侧室,在这之前孙权已有两位正室和一位侧室,分别是谢夫人、徐夫人和袁夫人,所以步练师是孙权的第四位夫人。

利益联姻在古代尤其盛行,强强联合是婚姻的风向标,孙权前三位夫人都是由于家世背景、名声及地位而选定的,皆是政治联姻,谢夫人是书香门第、徐夫人的父亲是徐琨、袁夫人的父亲是袁术。

但以上所有豪门及贵族的地位,步练师一样都没有占据,她只是跟母亲相依为命的难民,其少年的心酸与辛苦可想而知,所以她在孙权前四位夫人中的出身地位是最低。

年少时朝不保夕的生活经验使她学会洞察和隐忍、也使她始终保持理智与清醒,即便后来得幸于孙权,宠冠六宫也没有恃宠生娇,对内秉持不嫉妒的态度。

孙权与其的姻缘跟前面的政治结合不同,不带政治因素及目的,十分纯粹,就是我们现代说的自由恋爱,步练师通过自身助力了家族的崛起。

没有显赫家世,没有儿子傍身,步练师凭什么能够圣宠不衰?

政治生涯和后宫生存的灵魂伴侣

步练师初入吴宫是因其惊艳的容貌,尽管当时只是没落的士族难民;但进入吴宫后的专宠,更多是因为她内在的品性,为人不善妒,对孙权的政治生涯多有劝进,俗话说种善因结善果,说到底,她的圣宠不衰主要源于她为人处事的分寸感。

从某种程度上,孙权在政治上的忍辱负重与对江东士族的分寸感,跟步夫人后宫的生存之道有异曲同工之处,孙权的皇权势力依靠江东士族才得以巩固,但因为士族势力庞大,孙氏皇权受到很大的限制,所以他一直都是步步为营;在孙权的几个夫人中,只有步夫人是没有娘家势力支撑的,所以她在后宫生存也是秉持分寸感和忍辱。

这样一来,步夫人跟孙权在生存之道上可以说是隐形的灵魂伴侣,这也是步夫人能够圣宠不衰的原因之一。

反观谢夫人和徐夫人,步夫人是孙权妻妾中,为数不多能得以善终的,可以说孙权已经将她看做是精神上的伴侣。

追封步夫人为皇后的首创之举

步夫人在后宫数十载,只诞下二女孙鲁班和孙鲁育,但得到了孙权赐名—大虎和小虎,在那个女子地位低下的时代,孙鲁班和孙鲁育都被载入了史册,可见孙权对这两个女儿的宠爱程度,这也是孙权对于步夫人的爱屋及乌。

孙权称帝后,曾多次产生立步练师为后的想法,但每次都引来朝堂反对声一片,因为步夫人出身低微,且没有生下皇子。反观徐夫人出身士族,且抚育太子孙登有功,徐夫人才是皇后的最佳人选。

从立后的问题上可以看出,孙氏皇权是受到很大的约束的,孙权始终坚持立步练师为后,但却又忌惮士族大家的反对意见;僵持不下的情况下,孙权既没有立步夫人为后,也没有立徐夫人为后,后位一直空置了十余载。

直到238年,步夫人去世。孙权决定按照自己的心愿,把爱妾步夫人追封为皇后,还撰写了册封皇后的诏书以及授予皇后印玺和绶带,准其陪葬在皇陵。

这也是开创了皇帝追封妃妾为后的先河,步夫人成为了史上第一个死后被追封为皇后的人,而孙权对之前的两位正室夫人,均没有做出迁葬或陪葬等旨意。

其实步练师就是中国历史上典型的女性代表,没有显赫家世,没有儿子傍身,但也没有怨天尤人,反而是靠苦心经营,一步步逆袭站上位同皇后的塔尖,她们集才华与品德于一身,靠能力来改写自身的命运和助力家族的崛起,是值得传承称赞的模范。

孙权把孙鲁班嫁给了谁(孙鲁班生母步练师)(1)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