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老人孤独生活在一座孤岛上(80多岁孤独生活在无人区)

#带你乐享河北##河北文旅看图识景##我是大美河北推荐官#

日本老人孤独生活在一座孤岛上(80多岁孤独生活在无人区)(1)

如果不是偶然看到

上周日晚上播出的《故事里的中国》。

根本不敢相信,

竟有一对年逾80岁的老夫妻,

在北疆一块

超过50平方公里的无人区里,

生活了50多年……

夏天,蚊蝇成群,

叮得牛羊到处乱窜;

冬天,零下近40℃,

遇到暴风雪,

雪的厚度差不多是三四米,

老人的房子变得像一座孤岛,

陪伴他们的只有羊和鸡,

和那面永远在屋顶上飘扬的

五星红旗!

日本老人孤独生活在一座孤岛上(80多岁孤独生活在无人区)(2)

日本老人孤独生活在一座孤岛上(80多岁孤独生活在无人区)(3)

图片来源:共产党员网 新华网

2021年,

白发苍苍的他们来到北京,

因为长时间的与世隔绝,

乍一看到这么多人,

老两口变得有点紧张和局促不安,

他们一直紧紧牵着彼此的手,

生怕走散了。

日本老人孤独生活在一座孤岛上(80多岁孤独生活在无人区)(4)

这两双手,

一双指甲被磨得破破烂烂,

食指只剩半根;

而另一双粗糙褶皱,

皮肤上全是裂口……

日本老人孤独生活在一座孤岛上(80多岁孤独生活在无人区)(5)

半个多世纪的时间,

他们就是这样紧紧拉着彼此的手,

穷尽一生扎根北疆“无人区”,

住土屋、喝咸水、

与风雪饿狼较量,

义务巡边近20万公里,

相当于绕地球赤道5圈……

日本老人孤独生活在一座孤岛上(80多岁孤独生活在无人区)(6)

2021年6月29日,

北京人民大会堂,

亲手将一枚

沉甸甸的“七一勋章”挂在

老人的脖子上。

老人名叫魏德友,

他的妻子叫刘景好,

很多人好奇,

为什么他们能在

无人区这么艰苦的地方

坚守半个多世纪不肯离开?

日本老人孤独生活在一座孤岛上(80多岁孤独生活在无人区)(7)

当走进他们的故事,

发现他们夫妻

竟有着同一个身份——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人”时,

顿时明白了一切……

NO.1

“守住它,就是守住了

咱一方的国门!”

1952年,毛泽东主席

向驻疆10万将士发布命令:

“你们现在可以把战斗的武器保存起来,拿起生产建设的武器。当祖国有事需要召唤你们的时候,我将命令你们重新拿起战斗的武器,捍卫祖国。”

从此,300多万兵团儿女

在长达70年的岁月里

承担起屯垦戍边、守护祖国的

神圣使命……

2012年,《人民日报》刊发一篇

感人泪下的长篇报道

《致以共和国的敬礼!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昨天与今天》:

上世纪90年代,兵团首长慰问老兵,问他们有什么要求?

老兵们说,我们从进驻那天起,50多年了没出过大沙漠,没坐过火车没见过城市,甚至没到过60公里之外的和田。

日本老人孤独生活在一座孤岛上(80多岁孤独生活在无人区)(8)

首长的眼泪下来了。经兵团安排,1994年10月,尚能行动的17位老兵终于坐上火车,到达他们早就听闻的“戈壁明珠”——石河子新城。

面对广场上矗立的王震将军雕像,没有任何人组织,没有任何人命令,步履蹒跚的老军人自动列队,颤抖着老手向将军行了庄严的军礼,肃立在最前列的李炳清大声说:

“报告司令员,我们是原五师15团的战士,你交给我们的任务已经完成!”

日本老人孤独生活在一座孤岛上(80多岁孤独生活在无人区)(9)

接着,老兵们扯开苍老而嘶哑的歌喉,唱起一支老军歌《走,跟着毛泽东走》,歌声中,老人们泪水纵横,围观者无不动容……

魏德友,

就是兵团老兵的一员,

他与他们,

有着同样的光荣使命!

日本老人孤独生活在一座孤岛上(80多岁孤独生活在无人区)(10)

1964年,已经在部队当了

四年兵的魏德友快要复员,

在这个想要一辈子保家卫国的

山东小伙儿倍感失落之际,

一个机会改变了他一生的轨迹……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来到

部队招复转军人,

听说兵团职工能跟在部队一样,

继续保卫祖国,

24岁的魏德友毫不犹豫报了名!

日本老人孤独生活在一座孤岛上(80多岁孤独生活在无人区)(11)

就这样,

魏德友和同营的118名战友,

一起挤进了一辆闷罐车。

他们从唐山出发,

跨越了整整3000多公里来到新疆。

魏德友和30多名战友

被分到了161团兵二连牧业排。

当他们在毗邻边境的

萨尔布拉克草原下车时,

都顿时傻了眼,

茫茫戈壁什么也没有。

住的是地窝子,

白天的沙尘暴能把人吹跑,

晚上的狼嚎此起彼伏……

日本老人孤独生活在一座孤岛上(80多岁孤独生活在无人区)(12)

  1964年,魏德友(前排右一)和战友合影留念(资料片)。

可就是在这鸟不拉屎的无人区,

当魏德友第一次背着钢枪

真真正正站在了祖国边境线上时,

他这一辈子

再也忘不了排长对大家说的那句话:

咱们排负责20多公里的边境线,

守住它,就是守住了

咱一方的国门!

那一天,他和战友们一起

面对着边境线上郑重宣誓:

用我生命与热血,

捍卫每一寸国土。

也正是在那一刻,他和战友们成为了

一手拿着枪、一手拿着镐、

不戴军人领章帽徽

却誓死守卫祖国领土的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人!

NO.2

“我要守在这里一辈子

我要守着你一辈子”

1967年,魏德友从山东老家探亲后

再一次坐上了前往新疆的列车。

这一次,他身边多了一个

大眼睛、漂亮爱笑的姑娘,

——他的新婚妻子刘景好。

刘景好是带着对新疆的美好憧憬

兴冲冲地跟魏德友坐上

前往乌鲁木齐的火车的。

然而,车越往西走,

刘景好的心情跟窗外的景色一样,

愈发变得荒凉。

日本老人孤独生活在一座孤岛上(80多岁孤独生活在无人区)(13)

两人火车换汽车、汽车转驴车,

到了塔城,下起大雨,

连能搭的车都没有了。

他们只能相互搀扶着,

深一脚浅一脚地硬在泥沼里跋涉,

整整步行了40多公里,

当终于走到了萨尔布拉克时,

两个人已经变成了泥人……

住的是地窝子,

每天嘴里全是沙子,

喝的水又苦又咸,

一个月后,忍无可忍的刘景好

不辞而别。

魏德友回家后一看妻子不见了,

马上往出连队的小路狂奔,

跑了40多分钟,

才终于找到了

正因为迷路而哭泣的妻子。

日本老人孤独生活在一座孤岛上(80多岁孤独生活在无人区)(14)

连拉带哄带劝,

魏德友把妻子带回了家。

回来后的刘景好

开始了解丈夫从事的工作,

也逐渐越理解了戍边的意义:

这片草原是个通外山口,

边境线缺少天然屏障。

丈夫和他的战友们,

虽然是通过放牧的方式捍卫领土,

但即便与手握钢枪的外国士兵面对面,

他们也不曾后退半步!

日本老人孤独生活在一座孤岛上(80多岁孤独生活在无人区)(15)

之后,刘景好也成为兵团人,

成为与丈夫同连的战友,

戍边的信念甚至比丈夫还要坚定!

从此,在这二十几公里的边境线上,

与魏德友一起巡边守边的人

多了妻子刘景好……

他不止一次说过,

要守在这里一辈子,

她则对他说,

要守着他一辈子!

NO.3

看到国旗

那就看到家了

1985年,魏德友所在的兵二连被撤并,

职工们都被分流到了其他连队。

看到昔日战友们

陆续离开或者还乡,

就连世世代代住在草原的牧民,

也都搬到了条件更好的定居点。

这一次,魏德友动了要走的念头,

倒是妻子刘景好说:

当初发誓守一辈子的,

我们得对得起良心和诺言!

老两口四目相对,

瞬间都明白的彼此的心境:

牧民们走后,草原变成了“无人区”,

当时的边境线没有界碑,

没有铁丝网,

而有人生活在那个地方,

就是捍卫祖国领土的

最重要的证据。

日本老人孤独生活在一座孤岛上(80多岁孤独生活在无人区)(16)

魏德友老两口的家

从此,魏德友和刘景好

成了方圆50平方公里唯一的住户。

民兵魏德友变成了牧羊人老魏,

他手中的钢枪和铁镐,

变成了望远镜和收音机。

他们住的房子,

变成了“夫妻哨所”,

屋门口最醒目的地方挂着一张中国地图,

还挂着一个牌子,

写着”眼界之家“。

他们吃的米面需要二女儿

翻越几十公里牧道才能送进来,

喝的是门口井里打出来的

又咸又苦的盐碱水。

日本老人孤独生活在一座孤岛上(80多岁孤独生活在无人区)(17)

节俭惯了的老两口

平时一顿饭,

就着一盘蔬菜啃馍馍。

放羊巡边时,

馍馍掰开塞点菜

就是一天的伙食。

日本老人孤独生活在一座孤岛上(80多岁孤独生活在无人区)(18)

1987年冬天,魏德友

像平时一样在黄昏时分出去巡边。

准备回的时候,

突然刮起了暴风雪,

被边防连的战士救起后,

魏德友逃过了一劫。

2002年,魏德友和妻子都退休了,

在山东工作的子女

劝父母回乡养老享享清福,

可他俩却说什么也不肯,

子女又在团场买了房子,

老两口一天也没去住,

而是继续坚守在无人区

放牧守边!

2003年,

中哈两国边境界碑、围栏设立,

国防公路贯通,

63岁的魏德友成为兵二连

唯一见证这一庄严时刻的人。

他抚摸着中国173号界标

热泪纵横……

日本老人孤独生活在一座孤岛上(80多岁孤独生活在无人区)(19)

70多岁之后,

老魏起床后的第一件事,

仍然是升起家门口的五星红旗。

没有国歌,没有观众,

他和妻子的每一个动作

都一丝不苟。

他常常注视着国旗感叹着:

只要看到这面旗在飘着,

心就落到实处了,

看到国旗,那就看到家了。

日本老人孤独生活在一座孤岛上(80多岁孤独生活在无人区)(20)

升完旗,老魏揣上老伴蒸的馍,

带上他的“三件宝”:

一个已经锈蚀的军用旧水壶、

一台老式的收音机、

一副62式军用望远镜放羊巡边。

日本老人孤独生活在一座孤岛上(80多岁孤独生活在无人区)(21)

魏德友时刻观察是否有人畜抵边,

一旦出现险情,

第一时间冲上去制止、劝返。

他常常说:“边境无小事,

一头牲口越界就能让国家很被动。”

边境线的官兵们,

早已熟悉了老魏的身影,

他们经常接到魏德友通报的

边境线上的信息。

半个多世纪了,

脚下的每一寸草地、

远山的每一道腰线,

都刻在老魏的心里,

任何一丝异常都逃不过他的眼睛。

NO.4

他们走过的20万公里

是兵团人的初心和浪漫

2017年10月,

以魏德友为原型拍摄的电影

《守边人》上映后,

导演特意把影片带到了魏老家里。

当影片中,刘佩琦饰演的“自己”

在院子中央升起五星红旗时,

已经77岁的魏老

一下子红了眼圈,

偷偷地用手抹着眼泪。

日本老人孤独生活在一座孤岛上(80多岁孤独生活在无人区)(22)

看着迎着太阳升起的五星红旗,

老人浑浊的眸子里,

愈发变得晶莹和明亮起来……

没有人比他更明白,

这一次次国旗升起的背后,

曾是一个24岁年轻士兵的

无悔选择;

日本老人孤独生活在一座孤岛上(80多岁孤独生活在无人区)(23)

曾是他与老伴儿

从青丝到华发,

住土屋、喝咸水,啃冷馍、守寂寞,

与星月羊犬为伴,

与风雪饿狼较量,

巡边总里程20万公里,

劝返和制止临界人员千余人次,

堵截临界牲畜万余只……

日本老人孤独生活在一座孤岛上(80多岁孤独生活在无人区)(24)

是呀,北疆的一片大草原的无人区里,

是魏德友与妻子

在五十多年的时光里,

用一次次升起的国旗

告诉全世界,

中国这个家,有多大……

就在电影上映同一年,

二女儿魏萍辞掉了山东的工作,

来到草原照顾父母,

并接过了巡边的接力棒。

日本老人孤独生活在一座孤岛上(80多岁孤独生活在无人区)(25)

与父亲不同的是,

她这一代护边员条件好多了。

巡逻的时候,

护边员都配备了四驱的越野车,

暴风雪来临的时候,

会有专门的工作人员

开着铲车和扫雪车清理,

再也不会有人

被封在萨尔布拉克……

有了女儿的接班,

2017年,

老两口才终于第一次回了趟老家。

魏德友也终于兑现了

50年前“带妻子回家”的承诺。

日本老人孤独生活在一座孤岛上(80多岁孤独生活在无人区)(26)

2021年,魏德友获得“七一勋章”,

他带着老伴儿去了北京,

去了人民大会堂,

参观了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

像年轻时候一样,

因为怕妻子迷路,

他紧紧地攥着她的手说:

“我领着你,别走散了。”

妻子则嗔怪他:

“不用领,紧紧地跟着呢,丢不了!”

但是老魏没有听话,

他把老伴儿的手紧紧攥在

自己的手里……

日本老人孤独生活在一座孤岛上(80多岁孤独生活在无人区)(27)

从年轻小伙到耄耋老人,

边防连换了19任连长、20任指导员,

其他人一个个离开,

魏德友始终吆喝着羊群孤身坚守。

如今,魏德友夫妇

住上了部队盖的新房子,

虽然已经是80多岁高龄,

但依然走在巡边的路上……

他说:我永远都是

兵团第九师军垦战士!

我要一直守下去,

守到自己动不了的那一天。

日本老人孤独生活在一座孤岛上(80多岁孤独生活在无人区)(28)

日本老人孤独生活在一座孤岛上(80多岁孤独生活在无人区)(29)

在魏德友夫妇的故事里,

国境线并不遥远,

因为他们始终能听见祖国的心跳。

国境线也并不艰苦,

因为它能打磨得出最清澈的信念。

国境线也并不漫长,

因为从这上面走得出

一个党员、一个兵团人初心如磐的奋斗之路,

也走得出一对夫妻

相知相守最长情的浪漫……

(北洋之家)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