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最经典40首诗早发白帝城(最经典的六类送别诗)

李白最经典40首诗早发白帝城(最经典的六类送别诗)(1)

冬去春来,自有悲欢定数;年初岁尾,又到聚散之时。忙忙碌碌之余,行色匆匆之间,读几首小诗,或许能增加几分旅途的惬意。现在的人们,与古人相比要好得多了。毕竟随时都能通过电话、微信、网络联系,飞机、高铁数小时之间就能见上面。但是,离别时的情意,估计还是与古人大体相仿吧。不同的人,对离别的态度是不同的。这与每个人的性格、经历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在诗人的眼中,送别也就各有千秋。细算来,有以下几类。

李白最经典40首诗早发白帝城(最经典的六类送别诗)(2)

1. 其实不想走。送别最为常见的,就是表达依依惜别之情。在古代送别诗当中,李白的诗最多。因为李白的朋友多,爱游山玩水,好吟风弄月,或醉酒江边,或舞剑月下,加上才华横溢,风流洒脱,因此李白的朋友遍天下,迎来送往是常有的事儿。李白给粉丝写过很多赠别诗,最有名的,自然是《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汪伦为了招待李白,费尽心机,不计成本,还亲自迎送,深深打动了李白,这首诗是李白为了感谢汪伦所做的,千百年来脍炙人口。但是,李白还有一首诗,也非常有名,那就是《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最经典40首诗早发白帝城(最经典的六类送别诗)(3)

当时,李白客居湖北,结识了孟浩然。两个人互相欣赏,成为忘年之交。这时的李白不过26岁,还是个单身狗。尽管抱负远大,奈何报国无门。18岁开始游历各地,后来到湖北安陆定居,至此已有十年,依然碌碌无为。孟浩然虽然是一位隐士,但是却对官场政治的事情非常熟悉。两人认识以后,孟浩然就做媒,给李白介绍娶了已故宰相的孙女,算是给李白找了个靠山。李白不但十分景仰孟浩然的风流,而且更是感激孟浩然对自己的知遇之恩。当知道孟浩然要从湖北去扬州的时候,特意在黄鹤楼备置酒宴以作别。“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可见李白对孟浩然的感激和思念之情,不希望与孟浩然分别。

李白最经典40首诗早发白帝城(最经典的六类送别诗)(4)

2. 分别尽是痛苦时刻。分别总是让人感到痛苦、惆怅。因此,大多数的诗,无非就是诉苦。然而能把一个“苦”字写好,并不容易。李白的《劳劳亭》,语句简洁,情意深刻,平常之中见功力:

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

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

个人以为,这一类写得最好的,是唐代诗人许浑的《谢亭送别》: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朋友要远行,流水匆匆仿佛在催促着开船,让诗人对这红叶青山的大好时光无暇欣赏,心中充满了离别之苦。独自喝酒到天黑,而白天清爽的秋光也变成了满天的风雨,更加的苦闷甚至烦恼。通过各种对比,写出了离别之苦的最高境界。

李白最经典40首诗早发白帝城(最经典的六类送别诗)(5)

3.聚散终有时,不必太伤心。离别是为了再次的相聚,天长地久总有再遇的时候,这样的情绪比较乐观,相比诉苦来说,独树一帜,别开生面,更能够打动人。这一类诗,最好的有两首。

一是高适的《别董大》: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二是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李白最经典40首诗早发白帝城(最经典的六类送别诗)(6)

4.即便一去不返,也要诀别而行。送别诗一般来说,多是儿女情长,很难写出豪情。而一旦写出了,就是慷慨悲歌。看骆宾王的《易水送别》: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骆宾王7岁能咏鹅,号称“神童”。但是一生比较困顿,似乎只有《咏鹅》和《讨武瞾檄》等为数不多的事迹。早年颠沛流离,混迹于市井陋巷,就是一个流民。后来做过幕宾,一生志向难酬。在易水河边送朋友,写了这首诗,仍然可以看出:当时60多岁的骆宾王,借古咏今,抒发雄心和悲壮。后来,骆宾王参加了徐敬业讨伐武则天的叛乱,兵败,不知所终。

李白最经典40首诗早发白帝城(最经典的六类送别诗)(7)

5.一切看淡,随遇而安。这样的诗,按现在来说,就叫佛系。最有名的当属王维。王维一生,既有荣光,也有坎坷。虽然是状元出身,诗书画乐俱佳,但仕途不顺,妻子早亡,又遇到安史之乱,做过伪官,所以后来一心向佛,“中岁颇好道”。王维的诗,特别有禅意,比如: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而他与人送别的诗,也是充满了佛系的味道。比如《送别》:

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

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

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喝了这杯酒,往事抛脑后,得意不得意,全都随它走。王维借着送友人表达了自己的志向,同时也劝友人,不如抛却功名利禄,归隐绿水白云之间。语气非常的自然、平常,离别看淡,已然成佛。这与之前王维的风格已经截然不同了。早前的王维,还有人间的七情六欲。比如《渭城曲》: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李白最经典40首诗早发白帝城(最经典的六类送别诗)(8)

6、借送别之际有所嘱托。亲朋好友要走了,赠别一首诗,托付一下心事,这也是正常的。比如:唐代诗人李颀的这首《送魏万之京》:

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

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魏万,也是当时的一位名人,跟李颀、李白、王昌龄等人都是好朋友。其实,当时唐朝人口不过7000万左右,长安人口100多万,放到现在也就是个县城的规模,充其量是个地级市,文人之间相互熟识,是非常正常的。诗中,李颀告诫魏万,到了长安不要陷入纸醉金迷,虚度时光。而托付之意最经典的,应当是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王昌龄才华超群,一手七绝,独步诗坛,号称“七绝圣手”,因此朋友很多。但王昌龄一生凄苦,即便考中了进士,也是屡遭贬谪,一直在县尉这个层次徘徊,也就是个九品芝麻官。有一次得罪了权贵,被贬到江宁,远离东都。在送别朋友辛渐的时候,托辛渐给洛阳的亲友送个信,表示自己虽然孤身在外,但冰心可鉴,矢志不改。从诗言志的角度来说,以上的诗都是借景抒情而已,窃以为王昌龄的这首诗成就最高。

李白最经典40首诗早发白帝城(最经典的六类送别诗)(9)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离别是人生常态,作诗是有感而生。因此,送别诗在古代诗歌中占有很大的比重,此文难以尽纳其中,希望与爱好诗词的朋友交流一下而已。文末附一首巧诗供鉴赏。清代诗人杜云川送朋友周震夫到安徽天长去,用了一语双关,意境亦佳,颇有意思:

招寻有约竟何尝,判袂匆匆语未遑。

半晌花前嫌日短,一帆江上到天长。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