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文歌曲夕颜(除夕阳之歌和千千阕歌外)

很难说,哪一首日语流行曲,是拥有中文填词版本最多的,但至少在这个层面,《夕焼けの》肯定算是最高等级的其中一首。

除了最为知名的两大粤语版《夕阳之歌》和《千千阕歌》之外,还有点唱率极高的国语版《风中的承诺》。除此之外,这首歌曲的中文版本还包括:张咪《第三支歌》(国语)、“蓝战士”《无聊时候》(粤语)、张智霖/许秋怡《梦断》(粤语)、黄乙玲《天知地知》(闽南语)、王建杰《思念你的心情》(闽南语)和陈中/邱芸子《相逢在天涯》(闽南语)等等等等。

今天就挑其中粤语和国语各四首来聊一聊,当然,并不包括《夕阳之歌》和《千千阕歌》,因为它们耳识能详到“不配”的程度。

“蓝战士”《无聊时候》(粤语)

近藤真彦的《夕焼けの》,在当年的华语乐坛真的非常火,不仅有两首粤语版火拼到最后都成了年度“十大中文金曲”和“十大劲歌金曲”,甚至还有国语、闽南语等多个版本。

当然,这首歌曲的粤语填词版,除了陈少琪的《夕阳之歌》和林振强的《千千阕歌》之外,还有潘伟源填写的《梦断》,以及小美填写的《无聊时候》。这阵仗,真的像是香港几大词人卯足了劲比稿了。

日文歌曲夕颜(除夕阳之歌和千千阕歌外)(1)

▲“蓝战士”乐队第三张专辑CD

《无聊时候》是小美为“蓝战士”第三张专辑填写的版本,作品也放在了乐队这张同名专辑的最后一首。相对《夕阳之歌》和《千千阕歌》,《无聊时候》的情绪显然要更迷惘,并不那么容易捕捉。歌曲描写的既像是爱情、也像是友情,既有怀旧、也有失落。

但这首歌曲最后的落脚点“当我想到旧战友”,倒是对当时“蓝战士”乐队最好的注脚,因为在发行完第三张专辑后,这支乐队也将随之解散(直到十几年后才重组),所以“旧战友”这个意象,倒也是一种提前怀旧的道别。

张智霖/许秋怡《梦断》(粤语)

比起《夕阳之歌》和《千千阕歌》,《夕焼けの》别的粤语版本,现在已经很少被人提及了,比如“蓝战士”的《无聊时候》,而还有一个版本虽然提到的机会更少,但倒是有点特别,因为它不是一个独唱版,而是一个男女对唱版本。

这个版本就是张智霖、许秋怡的《梦断》,由当时的著名词人潘伟源填词。《梦断》就非常简单了,就是一首普通的分手情歌,在当时推出这首歌曲,最大的优势,就是提供了一个可以让男女声对唱的KTV版本。

日文歌曲夕颜(除夕阳之歌和千千阕歌外)(2)

▲张智霖和许秋怡的专辑《现代爱情故事》卡带

这首歌似乎没有官方的MV,当时正版KTV影碟制造巨头“飞图娱乐”,倒是为这首歌出了一首卡拉OK影音版本,可惜的是声是原声,但人都不是两个本人……

李翊君《风中的承诺》(国语)

《夕焼けの》除了有粤语版的《夕阳之歌》和《千千阕歌》两个经典版本之外,流传同样很广的还有一个国语版本,也可以说是国语版里流传最广的一个版本,那就是李翊君的《风中的承诺》。

《风中的承诺》收录在李翊君1990年元旦发行的专辑《这样的我》之中,专辑在推出后,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千千阕歌》的效应,加上原来的粤语版,不能满足国语市场的需求,所以国语版填词的《风中的承诺》,很快就成为了点播及KTV金曲,风头远远超过专辑同名曲《这样的我》。

可能正是因为如此,当时内地在引进这张专辑时,也在磁带封面《这样的我》边上,又加上了《风中的承诺》这首歌名。而磁带两边的侧脊,更直接打成了李翊君《风中的承诺》,几乎就是把专辑名给改了。以至于当年买了引进版的我,后来很长一段时间,都把这张专辑叫成《风中的承诺》。

日文歌曲夕颜(除夕阳之歌和千千阕歌外)(3)

▲李翊君《这样的我》专辑磁带封面

除了这首作品之外,我最初对李翊君的印象,就是翻唱。因为当年改编自粤语歌《凭着爱》的《再回首》,除了姜育恒翻唱之外,李翊君也有同样的版本,而且两个人还是同时期打歌……而另一首《暗恋》,同样也是改编自罗大佑的《爱人同志》,再加上《萍聚》,这几首歌也成了我对李翊君最早的记忆。

相对粤语版的《夕阳之歌》和《千千阕歌》,由吕国梁填写的《风中的承诺》,就非常符合当时台湾芭乐歌的特色,语言平实且接近口语化。做个可能有失偏颇,但大差不差的类比,《风中的承诺》和《千千阕歌》歌词风格的不同,恰恰也是八、九十年代“港乐”和台湾流行音乐气质的不同之处。

不过,《风中的承诺》有几句歌词,还是非常深入人心的。“曾经在雨中对我说,今生今世相守”写的诚挚又直接,“多少缠绵编织成的梦,多少爱恨刻划的镜头,为何一切到了终究还是空”,也是痴怨的很东方。

值得一提的是,当时的台湾音乐同行,给《风中的承诺》这首歌曲的作曲者,标注的人名是马凯诺,冷不丁还以为是一个中国人。实际上,马凯诺即《夕焼けの》的原作者Kohji Makaino,中文一般译为马饲野康二。

但可能是因为近藤真彦唱红了这首歌,以至于在互联网上,很多人把近藤真彦的英语注音也打成了Kohji Makaino,其实近藤真彦应该叫Kondou Masahiko,字母一眼看过去比较像,但实际上却是完全不同的名字。

张咪《第三支歌》(国语)

算是和《夕焼けの》耗上了,继续分享我对于这首歌曲翻唱版本的记忆。

除了《风中的承诺》之外,《夕焼けの》还有另一首可能早就被遗忘了的国语版本,那就是张咪版的《第三支歌》。

这首《第三支歌》就收录在一盘名叫《第三支歌》的磁带里,封面独占的朱晓琳三个字,还让人以为是朱晓琳的个人专辑,但其实并不是,侧脊上倒是又写了“朱晓琳主唱”五个字,实际上这盘磁带则是朱晓琳、廖百威和张咪三位歌手的拼盘,这种操作、这种设计,也算当年内地音乐市场的标配之一了。

日文歌曲夕颜(除夕阳之歌和千千阕歌外)(4)

▲《第三支歌》磁带封面

这盘由“太平洋影音”出版的磁带,和当年的许多内地流行音乐专辑一样,也是一盘翻唱专辑。廖百威的《惦记这一些》翻唱自王杰,另一首《水中花》翻唱自谭咏麟,朱晓琳的《驿动的心》翻唱自姜育恒,张咪的《时间带不走空间》翻唱自叶欢,这些都没有争议。

另外一首陈洁明、金勇作词(没写作曲),廖百威演唱的《以后的你》,原作为一派的《禁色》,而陈洁明作词,Robbie Hearlie作曲的《星期六约会》,原曲就是邝美云的《星期六约会》。只可惜Robbie Heatlie这个原作者的名字,被打成了Robbie Hearlie。

除了这两首广州本土音乐人填词的作品之外,《第三支歌》这盘合辑还有四首作品,则是更为经典的作品重新填词。

比如朱晓琳演唱、陈小奇填词的《寂寞的风》,原曲就是罗大佑的《野百合也有春天》;廖百威演唱、陈洁明及金勇填词的《爱的阳光》,则是对“温拿”乐队作品《千载不变》的改编;另一首朱晓琳演唱、陈小奇填词的《何处不相逢》,在这样的逻辑环境中,则就很容易猜出来了,它的原曲就是陈慧娴的《人生何处不相逢》。

日文歌曲夕颜(除夕阳之歌和千千阕歌外)(5)

▲《第三支歌》磁带歌词页

而合辑的同名曲《第三支歌》,则就是陈小奇对《夕焼けの》的重新填词。印象中,这盘磁带大概是在1991年左右出的,所以个人的感觉,“默默回头,看夕阳在指缝滑落”,有点《千千阕歌》的意思,而“在风中无言的飘过”和“该是那真实的许诺”,则又有点《风中的承诺》的味道。当年的陈小奇老师,也是通过这样的填词实践,慢慢进步成长。

不过,我倒是很喜欢《第三支歌》的文字创意,“假如流泪是第一支歌,思念就是第二支歌”,然后再引伸到“第三支歌”的主题,颇有一些哲学意味,也是很有意思的创意型填词。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