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名菜地三鲜的三鲜是哪三鲜(东北经典名菜地三鲜)

东北名菜地三鲜的三鲜是哪三鲜(东北经典名菜地三鲜)(1)

东北名菜地三鲜的三鲜是哪三鲜(东北经典名菜地三鲜)(2)

在古代,民间有“尝三鲜”之说,即在立夏之日品尝时鲜。这一天,天子会在城南郊举行迎夏之礼,着朱衣,以符夏为赤帝之意,同时以生肉、鲜果、五谷与茗茶祭祀古帝。此习俗流衍至民间,便有了立夏尝三鲜的习俗,所谓的三鲜具体指哪几样食材没有规定,但是一般可以分为地三鲜、树三鲜和水三鲜。

东北名菜地三鲜的三鲜是哪三鲜(东北经典名菜地三鲜)(3)

其中的地三鲜指的是蚕豆、苋菜、黄瓜;树三鲜指的是樱桃、枇杷、杏子;水三鲜则是指鲥鱼、鲳鱼、黄鱼。其实不管是哪种鲜,吃的就是一个应季,这不也正好印证了孔子的那句话“不时不食”。虽然看似都是普通食材,但却随着时令不同而变得丰富多彩,四季缤纷。

东北名菜地三鲜的三鲜是哪三鲜(东北经典名菜地三鲜)(4)

相信大家对“立夏尝三鲜”有了新的认识,说回今天的主题—地三鲜。因为蚕豆、苋菜在东北不是很常见,所以他们便把“地三鲜”换成了土豆、茄子和青椒,虽然是生活中常见的蔬菜,没想到一同烹饪之后却征服了所有人的胃,顺利成为了东北菜的经典菜品之一。这道菜不仅以味道取胜,所选用的这三种食材也都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所以深受大众的喜爱。

东北名菜地三鲜的三鲜是哪三鲜(东北经典名菜地三鲜)(5)

土豆属于全球第四大重要粮食作物,仅次于小麦、稻谷和玉米。含有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所含的膳食纤维含量价高,是理想的减肥食品。茄子是我们餐桌上很常见的蔬菜,除了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外,茄子皮中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E和维生素P,这是其他蔬菜所不能比的。青椒中含有的维C含量比茄子、番茄都高,其中的辣椒素,能增进食欲、帮助消化。

东北名菜地三鲜的三鲜是哪三鲜(东北经典名菜地三鲜)(6)

【地三鲜】

主料:土豆、茄子、青椒

辅料:葱花、蒜末、姜末、

酱汁:盐、白糖、生抽、鸡精、料酒、淀粉、清水、香油

东北名菜地三鲜的三鲜是哪三鲜(东北经典名菜地三鲜)(7)

具体做法

(1)切一点葱花、蒜末、姜末备用。

东北名菜地三鲜的三鲜是哪三鲜(东北经典名菜地三鲜)(8)

(2)调酱汁,碗中依次放盐、白糖、生抽、鸡精、料酒、淀粉、清水、香油,搅拌均匀。

东北名菜地三鲜的三鲜是哪三鲜(东北经典名菜地三鲜)(9)

东北名菜地三鲜的三鲜是哪三鲜(东北经典名菜地三鲜)(10)

(3)土豆去皮清洗干净,切成滚刀块,放入碗中。将土豆表面裹上一层淀粉,这样可以减少油的吸入。

东北名菜地三鲜的三鲜是哪三鲜(东北经典名菜地三鲜)(11)

(4)起锅烧油,油温烧至5成热的时候下入土豆,炸至表面呈金黄色捞出控油。

东北名菜地三鲜的三鲜是哪三鲜(东北经典名菜地三鲜)(12)

东北名菜地三鲜的三鲜是哪三鲜(东北经典名菜地三鲜)(13)

(5)茄子洗净同样切成滚刀块,表面裹上一层淀粉。

东北名菜地三鲜的三鲜是哪三鲜(东北经典名菜地三鲜)(14)

(6)茄子极易吸油,所以油温要高一点的时候再下锅,这样才可以减少油的吸入。还有就是淀粉一定要下锅炸的时候再裹,否则淀粉水化,起不到阻油的作用。炸至期间要不断翻动茄子,尽量炸匀炸透,直到茄子边缘焦黄,即可捞出控油。

东北名菜地三鲜的三鲜是哪三鲜(东北经典名菜地三鲜)(15)

东北名菜地三鲜的三鲜是哪三鲜(东北经典名菜地三鲜)(16)

(7)青椒切成滚刀块,放在笊篱里过两下油就可以捞出来了。

注意:土豆中所含有的酸性物质遇到空气中的氧气会变黑,茄子切开后表面的单宁在空气中暴露的时间长了,逐渐也会被氧化变黑,所以建议食材要一个一个处理。

东北名菜地三鲜的三鲜是哪三鲜(东北经典名菜地三鲜)(17)

东北名菜地三鲜的三鲜是哪三鲜(东北经典名菜地三鲜)(18)

(8)锅留底油,开小火倒入酱汁,炒至粘稠。

东北名菜地三鲜的三鲜是哪三鲜(东北经典名菜地三鲜)(19)

(9)待汤汁变得浓稠,倒入土豆、茄子、青椒,快速翻炒均匀。等食材全部裹上汤汁,即可出锅,我们的地三鲜就做好了。

东北名菜地三鲜的三鲜是哪三鲜(东北经典名菜地三鲜)(20)

东北名菜地三鲜的三鲜是哪三鲜(东北经典名菜地三鲜)(21)

这虽然是一盘素菜,但说实话热量比肉还要高,因为所有的食材都经过了油炸,因此为了减少油脂进入食材本身,我在处理的时候分别把土豆和茄子都裹了一层淀粉,这样就可以很大程度的减少食材的吸油能力。

东北名菜地三鲜的三鲜是哪三鲜(东北经典名菜地三鲜)(22)

地三鲜要想做的好吃,这食材“过油”的功夫也是一门技术,土豆、茄子、青椒,一硬一软一嫩,需分开过油,分别炸熟,只有掌握好时间和温度,才能做出一盘色泽鲜亮、味道鲜美的地三鲜。#健康乐享官#

东北名菜地三鲜的三鲜是哪三鲜(东北经典名菜地三鲜)(23)

本文由约翰饭特稀编辑/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一起涨知识!如果您有不懂的地方,期待您在下方留言区提出。如果您也喜欢我的文章,记得“点赞” “关注” “转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