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家傲秋思常考句(什么叫处处有讲究)

什么叫处处有讲究?读一读《渔家傲·秋思》就明白了几分

渔家傲秋思常考句(什么叫处处有讲究)(1)

我: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表现出来的胸襟我们是领略过的。这首词,是他描写边塞风光之作,味道不同。需要注意的是:处处有讲究。

写作背景:

宋康定元年(1040年)至庆历三年(1043年)间,词人任陕西经略副使兼延州知州。在他镇守西北边疆期间,既号令严明又爱抚士兵,深为西夏所惮服,称他“腹中有数万甲兵”。这首词就是他身处军中的感怀之作。

塞下秋来风景异:

塞下,西北边界。

衡阳雁去无留意:

即:雁去衡阳。暮秋,北雁南飞,传说到衡阳城南就止住不飞了。

四面边声连角起:

边声:边塞特有的声音,如大风、羌笛、马嘶的声音。

千嶂里:层峦叠嶂。嶂,直立似屏障的山峰。

长烟落日孤城闭:

这句词有出处。还记得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吗?他信手拈来,十分恰当。

燕然未勒归无计:

这句话有典故。燕然未勒:指战事未平,功名未立。燕然:即燕然山,今名杭爱山,在今蒙古国境内。据《后汉书·窦宪传》记载,东汉窦宪率兵追击匈奴单于,去塞三千余里,登燕然山,刻石勒功而还。

羌管悠悠霜满地:

羌(qiāng)管:即羌笛,出自古代西部羌族的一种乐器。悠悠:形容声音飘忽不定。唐代王之涣有首《凉州词》有一名句:“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相信范仲淹写词的时候也想到这句话了。

最后一句,韵脚又变了。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寐,睡觉。征夫,出征的士兵。将军操劳,士兵想家。随着羌笛悠悠潸然泪下。适逢秋天,有所思,有所难受啊。

渔家傲秋思常考句(什么叫处处有讲究)(2)

学生:哎呀,这要不是不一句句地整,还真读不透彻。看来不学贯古今,根本写不出来这么好的词。

我:这也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意思所在。到时候,你就像范仲淹一样,会有“佳作本天成”的感觉。

词人用近乎白描的手法,在上片描摹出了一幅寥廓荒僻、萧瑟悲凉的边塞鸟瞰图;词的下片则抒发边关将士壮志难酬和思乡忧国的情怀。整首词表现将士们的英雄气概及艰苦生活,意境开阔苍凉,形象生动鲜明。

你知道,这上下片,是从哪儿分的吗?

学生:我知道啊。浊酒一杯家万里,是下片的开始。家万里,想家了呗。

我:同样是在兵营里面,比他晚一些年的著名词人辛弃疾的感受如何呢?我们不妨对比着看看。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