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九星各代表什么意义 一文带你了解北斗九星

近日,河南郑州青台考古遗址(距今5000多年前仰韶文化遗址)发掘出“北斗九星”遗迹,遗迹中,7个大小不一的罐子按照北斗七星的形状排列,另外还有两个罐子分别放置在两侧。根据专家介绍,这样的排列形状,与古代文献中记载的形式高度契合。这也是目前国内考古发掘出的最早的北斗九星遗迹。

北斗九星各代表什么意义 一文带你了解北斗九星(1)

新闻截图,图片来源于网络

那么什么是北斗九星呢?其所包含的内容解读又是怎么样的呢?说北斗九星之前我们先来简单了说一下北斗七星。

北斗七星,以其星在北方,有七星聚成斗状之势,故有其名 。根据《黄老经》记载 “北斗星第一星为天枢星, 其神为阳明,第二星是天琏星,其神为阴精,第三星为天机星,其神曰真人,第四星是天权星,其神为玄冥,第五星为玉衡星,其神为丹元,第六星为阁阳星,其神日太极,第七星为摇光, 其神曰天关。”,同时一般的星相学也认为,北斗为七星。

北斗九星各代表什么意义 一文带你了解北斗九星(2)

北斗七星

所谓的北斗九星,更多的其实是道家的一种说法。根据道家的文献《北斗经》记载:北斗除贪狼、巨门、禄存、文曲、廉贞、武曲、破军等七星外,还包括外辅、内弼以及上、中、下三台。另外在《北斗七元金玄羽章》中,则将北斗七星和左辅、内弼合称为北斗九星或者北斗九皇。

北斗九星(九皇)是源于中国先民对北斗的崇拜,北斗代表北方,和青龙白虎相配, 这在六千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的墓葬中已有发掘。 至秦汉时期,北斗被列入国家祀典, 著名的长沙马王堆西汉墓出土的帛书典籍中就出现向北斗来祈求治病延生之方。东汉正一盟威道创始人张道陵撰五斗经,并为北斗七星编列出名讳尊号, 使之成为人格神。 随着道经的广泛流传,南斗主生,北斗主死,星神主司人命贵贱寿夭,也就慢慢的成为全民的共识。发展到了大唐盛世之时,北斗信仰更加兴盛, 甚至连当时的佛教也受到道教的影响。

北斗九星各代表什么意义 一文带你了解北斗九星(3)

北斗九星

北斗九星(九皇)信仰系承继先民北斗信仰而来。正是有先民的北斗信仰, 而后才有在北斗信仰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北斗九星(九皇)信仰。 这种信仰的渊源和形成发展历程,一方面反映了道教思想来源的一大特色, 即对古代先民星宿崇拜的汲纳, 另一方面, 亦折射了唐宋之后道释的融合。


欢迎关注说历史讲考古,给你分享专业的历史和考古知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