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佳航被骂到退网(李佳航被骂到退网)

  “如果尖锐的批评完全消失,温和的批评将会变得刺耳。如果温和的批评也不被允许,沉默将被认为居心叵测。如果沉默也不再允许,赞扬不够卖力将是一种罪行。如果只允许一种声音存在,那么,唯一存在的那个声音就是谎言。”

——柏拉图

  比起李佳航这个名字,相信让更多年轻人熟悉的是“张益达”这个角色。张益达是情景喜剧《爱情公寓》中张伟的一个昵称,张伟是电视剧《爱情公寓》中的男主角之一,扮演者正是演员李佳航。在剧中,张伟泡妞的时候总是带着一盒益达口香糖,而且还追到了一个女生,之后张伟就有了张益达这个称呼。李佳航也凭借出演这个令人喜感的角色而深受观众的喜爱。

  随着《爱情公寓》火爆全网,几乎所有在里面扮演主要角色的演员都迎来了事业新的里程碑,

各位主演是上综艺的上综艺,拍广告的拍广告,接新戏要接新戏,观众对于角色的喜爱也是自然而然地转移到了演员上。慢慢的,人们开始惊讶地发现,名不见经不转的“张益达”,竟然“背着”观众演过很多脍炙人口的作品,只是剧火人不火罢了。

事实上李佳航除了在《爱情公寓》中饰演张伟之外,他自己也是多部影视剧中的主角,''职场精英,医生,军人,武将等等,甚至李佳航也在片中饰演过拯救地球的英雄''。

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本科的他在大二那年就出演了个人首部作品,扮演主角优玛特救援队队长。这出戏是许多人童年时期的《金甲战士》。

李佳航被骂到退网(李佳航被骂到退网)(1)

在2011年的电视剧《还珠格格》中,在剧中扮演的尔康很好看,也很受观众的喜爱。

李佳航被骂到退网(李佳航被骂到退网)(2)

随后,李佳航还在《我家有喜》《艾米加油》《天生丽质》等多部现代都市剧中表现得十分出色。表演也是十分精彩的。

李佳航被骂到退网(李佳航被骂到退网)(3)

不局限于现代都市剧,在古装剧中他也演过很多角色,比如众所周知的《龙门镖局》、《秀丽江山长歌行》和《医馆笑传2》都很出色。

李佳航被骂到退网(李佳航被骂到退网)(4)

同时李佳航也凭借电视剧《外科风云》的精彩表演,也赢得了不少网友的喜爱。

李佳航被骂到退网(李佳航被骂到退网)(5)

总体来说,李佳航饰演的大部分角色是能够经受住观众检验的,专业素质是在水平线之上的,再加上爱情公寓为其打下了舆论基础,所以观众对他的评价也是相对认可的,这已经属实不易。要知道在当下的舆论环境,受到关注越多的人,受到的评价也越呈现两个极端。而当今的公众人物若能维持住一个相对稳定的评价,一个重要条件就是要低调,别出风头,结果这次李佳航出了风头,就被认定为“蹭热点”,舆论不受控制,被迫主动退网。

  事情大概是这样的:

随着近日演员巩汉林与前国足队长冯潇霆之间关于中国足球的“论战”不断发酵,各方意见纷至沓来。巩汉林批男足收入高但不进球,冯潇霆也发长文回应称球员很心寒,中国足球不要键盘侠。

李佳航被骂到退网(李佳航被骂到退网)(6)

李佳航被骂到退网(李佳航被骂到退网)(7)

就在这场“冯巩大战”历经数天后,3月16日,演员李佳航发文谈国足,他表示当前国足确实在困境,如果是球迷则有一定自由去批判,但大众如果像自己一样不懂或者不看足球, 就不要随意宣泄愤怒,保持沉默也是对这个行业的一份支持。

李佳航也直言“毕竟中国足球臭了多少年了,最不缺少的就是骂声,而且是越来越差。但如果带起了不关注不看球,路过随口喷一嘴的风潮,我觉得也不是一件好事。”微博末尾,他还写道,“要挨喷了我知道,我球盲!”。果然他这一出风头,评价马上两极分化,这条微博也收到了超过五万条网友回复和超过86万点赞。网友声音中,有人称他“不愧是爱情公寓最有种的男人 ”,也有吐槽“好感被你这波蹭没了”。

李佳航被骂到退网(李佳航被骂到退网)(8)

此言一出,李佳航就站在了广大吐槽中国足球网友的对立面,自然也遭到了大家的吐槽。3月17日,李佳航再度为中国足球发声, 并且语气十分不满,认为某些人根本就没有读完他的原文,只是跟着骂人而已。但李佳航的解释没有得到大家的支持,甚至还有网友扒出其他黑料,认为李佳航人品不端。

无奈之下,李佳航被骂到急眼,最后只能无奈宣布关闭微博账号,不再和网友对线。

李佳航被骂到退网(李佳航被骂到退网)(9)

任何人都不可能完全客观地看待任何问题,而任何携带有主观色彩的意见遇到反对观点都会受到反击,这是人做为一种动物进化而来的本能,即排除异己。但早在古希腊时期,智者就倡导用理性战胜感性。“没有理性,眼睛是最坏的证人。”

理性告诉我们如果你有不同的意见请客观的表述,冷静的讨论,这是对真相和真理的尊重,歇斯底里的叫喊无法达成共识,只会让争吵逐渐脱离原本的事物。

而这一点常识在咆哮成本极低的网络上,似乎根本不成立。“反正隔着屏幕,你还能顺着网线打我不成,”这是很多键盘侠的真实想法,“就算我是错的你是对的又怎么样,我就骂你了,你能咋地”。这种想法让人们内心的野兽挣脱了理性的牢笼,对着虚空的敌人尽情的展开攻击,很多人在这个过程中逐渐被情绪所控制,把谩骂给他人带来的痛苦变成了自己对快虐的追求,人性远离神性向兽性靠拢,思想脱离理智被欲望吞没,至于真理和真相,到了这个地步,谁还去在乎呢。

从游戏互喷到网络骂战,从道德绑架到人肉搜索,网络世界缺少的制度和规则正在让这个虚拟世界从有序走向无序,进一步影响现实。这是绝对的自由吗?恰恰相反,这种无序化让大多数人都没有了自由。当暴行者高举爱国主义大旗砸了中国同胞的日本二手车时,他用同胞的财产自由成全了自己的暴力自由;当虐猫女喊着人比动物尊贵的口号用高跟鞋跟穿过小猫的喉咙时,她用小猫的生存自由成全了自己的施虐自由。而面对这样的现象,更多的网民都是反对的。事实上,面对这样的事情每一位守法公民都会担心,一旦缺少了法律的束缚被施暴者伤害的会不会从财产和其他物种上变成了自己。

诚然,自由之倾轧也久矣,自由边界之界定也难矣。无论是规则和法律都需要人来制定,无论是公约还是共识都需要时间来达成,无论是监管还是惩治都需要成本来执行,但总归是要去做的,事物总是要向上发展。不管是物质还是社会都遵循熵增定理,即事物自发的从有序性到无序性发展,而熵增理论也应该存在生命体系之中,从某种角度来讲,生命的意义就在于抵抗自身的熵增,我想这也正是“从善如登,从恶如崩“的物理学支撑,不过这也正是人性的光辉之处。  

但不论怎样,再多的道理都需要人来做到,理论或许高大上,但每个人都是鲜活的个体,一个个鲜活的个体组成了这个社会,而公开发表意见的权利,应该是一个社会赋予个人相对基本的权利,这也是人类社会的共识。但如今当下社会,曾经那句“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现在成了笑话,公权力的滥用和道德绑架以及网络暴力让实话真话销声匿迹,谁声音大谁就有理?而那些传媒业巨头把控着舆论的喇叭,随随便便就可以让限流一种声音,直至消声觅迹。

凭什么他们可以操控社会的声音,是谁给他的权力?

男足问题请暂且放在一边,连话都不让人说才是最大的讽刺。才是悬在我们每个人头上的一把刀。

事实上,每个人都应该想到的一点是,任何人都不是永恒的大多数。

想起几年前的《奇葩说》:牺牲一个人救一船的人,救或者不救?如果你选择救,你有没有想过自己就是要被牺牲掉的那个人?

所以生命可以按数量衡量价值?一个人的生命就比一群人的生命低贱?多数人的意见就比少数人的意见更接近真理? 这些都是需要我们每一个人思考的问题。

好好思考,别让民主的暴政成为当代的文艺复兴。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