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一句话总结你自己的爱情观(20-30岁爱情观的成长与转变)

四个观念的转变这个阶段的成长我们会经历四个观念的转变:寻找对象的观念转变、择偶条件的转变、爱与被爱的观念转变、恋爱与婚姻观念的转变,后二个转变就源于相处期,也是爱情观走向成熟的标志,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用一句话总结你自己的爱情观?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用一句话总结你自己的爱情观(20-30岁爱情观的成长与转变)

用一句话总结你自己的爱情观

四个观念的转变

这个阶段的成长我们会经历四个观念的转变:寻找对象的观念转变、择偶条件的转变、爱与被爱的观念转变、恋爱与婚姻观念的转变,后二个转变就源于相处期,也是爱情观走向成熟的标志。

寻找对象的观念转变

先来说寻找对象观念的转变,这主要体现在从排斥相亲,到接受相亲,再到主动相亲,这个观念的转变,不仅是接受相亲,而是从被动等待转变成主动出击,如果你还没有这个转变,说明在单身的路上还没有成长。

这里我说的相亲只是为了便宜理解,用来举例说明,不是说不相亲就不能有这个转变,不要误解,这种转变不仅限于相亲的。

如果你继续这样下去,这一课只能交给时间了,这个代价其实是很大的,不改变就是被动等待被迫做出改变,总之是要从被动走到主动状态的,这是迟早的事,那些逃避的人,是在逃避人生。

如果从25-30岁在逃避,那等你到35岁再回头来看,逃避是解决不了任何问题的,只会让自己付出更多的青春代价,而导致这门必修课还是幼儿园水平,还是早点醒悟好。

择偶条件的转变

这个转变是从没要求,到很多要求,再到很少要求的过程,只有你主动之后,你才会发现没有要求不行,要求太多了也不行。

一开始你可能没什么要求,但发现认识的人跟自己的真实想法差太多了,所以你用自己要求来挡住这些不喜欢的人。

但是因为择偶是一个双向条件的问题,你设定的择偶条件,可能本身就已经排除了中国所有异性,那就没有意义,所以这个阶段你可能会碰到一些感觉可以的人,但被你的要求吓走了,因此你根本找不到满足你条件的人。

最后你通过实践和深入思考得出了一个结论,设定较少的要求,只是用来排除那些绝对不接受的人,避免浪费时间。

如果在择偶条件上不做任何调整,那么自己应该去思考这些条件是为了满足自己什么需要,它是否有那么高的价值,以至于自己不愿意放弃,需要认真对待这件事情。

比如你把你所有的条件全列出来 ,如果只在其中选择3-5个条件,你会选择哪几条,然后就把它定为你的择偶标准,也要遵循上面的不可能三角,比如男生通常选择:人品 外貌,放弃物质条件。

所以要求:善良、乐观、颜值6-8分,身高年龄匹配,这样就是一个比较简单的要求了,当然它是可以变动的,你也可以深入去思考为什么要选择这样一个要求。

当你把条件设置为这样时,你会发现找对象其实也不难,因为比较容易找到符合这些条件的,就可以开始谈啦,后面你就得根据这个谈的实践经验去总结思考,自己是不是要找满足这些要求的人,如果不是,应该考虑怎么调整一下个要求了。

如何调整择偶要求?

比如以上这几条要求还找不到对象,那你发现自己一直很在意的是身高和高龄,那你可以问一问自己,为什么你那么在意身高?它影响你什么了,是你俩站一起会不搭,还是担心亲不上嘴?还是怕你俩的小孩也矮?

那年龄呢?是考虑以后谁先走?还是生育有问题?年代感产生的代沟?经历太多?这些背后的影响是什么,仔细深入思考一番,再作一个比较。

最后问自己一个问题,如果是在年龄和身高上要你放弃一项,你会放弃什么?放弃后,你能得到什么?在什么条件下你会愿意接受放弃后的结果?

爱与被爱的观念之转变

当我们谈过一个对象分手之后,你就会发现这其中有一个爱与被爱的问题,谈对象前是谁追的谁,分手时是谁不爱谁了?也有一些这个界线很模糊,这个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个经历后对我们爱情观产生的影响。

这个影响就是爱与被爱的问题,有人说在一次恋爱经历中找的是一个自己爱的人,结果失败了,因为对方不够爱自己,想以后要找一个爱自己的人才对,那个和你恋爱的人就会说,TA找的就是一个爱自己的人,但因为自己不爱,相处起来很痛苦,所以要找一个自己爱的人。

关于这二个观点也有人在网上咨询,他们问有一个自己爱的人,和一个爱自己的人要怎么选择呢?其实更好的答案当然是找一个相互喜欢的人啦。

但是如果条件不成熟,只有你喜欢的人和喜欢你的人,非要选择的话,你得问自己一个问题,你谈这份感情的目的是什么?是脱单吗?如果是的话,我认为这二个人中,选择喜欢自己的人比较好。

原因很简单,因为主动权在你手里,对方是喜欢自己的,那么只要你去接受TA就可以脱单了,那对于一个不喜欢你的人,你喜欢TA,这个最后的决定权是在TA手里,你处于被动状态,无法促成关系或难度太高。

这里也有一个关系到男女性别和个性的问题,通常来说,女生应该是选择喜欢自己的人,因为她们喜欢处于被动状态,而男生更喜欢处于主动状态,但也有少数女生喜欢处于主动状态,如果女生自己是那种主动的人,那也可以找自己喜欢的人。

如果不是,那你喜欢一个男生,又不敢追求,或者是引导他来追求你,那你就很痛苦。

如果你是想谈恋爱,那和一个喜欢的人谈恋爱,你能释放大量的多巴胺等物质,你能体验到跟一个喜欢的人在一起那种激动、幸福的感觉,所以你的体验会很好,同时你也会知道自己会对一个所爱的人能有多好,发现自己的一些缺点,但和一个不喜欢的人是不会有这种感觉和某些行为的。

这二种方式存在爱的不平等,所以很大的可能是以后这种不平等一直存在,如果这个不平等能让爱的一方感受到的话,那爱的那个人就会克制爱,最后变成不爱,这样矛盾就产生了,最后往往就是分手的结局,所以这单方面的爱与被爱都不适合结婚。

另二种可能,一种是两情相悦,这种感情可遇不可求,一种是两人只是感觉良好,都没喜欢上对方,但后来又相互喜欢上对方了,所以我们应该追求的是这二种感情。

还有一种感情是通过相亲认识的,双方家庭和两个人的基本条件都适合,但就是没那么喜欢,这种情况个人感觉比较麻烦,可能要形成一个好的沟通相处模式才能建立深厚的情感,不然没有感情基础,长久的关系要如何维持下去,我也不得而知。

所以这个转变是从爱与被爱转变到适合再转变到相互喜欢且适合的过程,也就是说单方面的爱,婚姻不成立,两个人适合的婚姻可以但不理想,从适合将感情能升温到相爱才算好的婚姻。

单方面的爱只适合恋爱,双方面的爱才适合结婚,这应该是婚恋的基本原则

只有我们爱过一个人或者被爱过后,才会发现,你爱的人会变成你不爱的人,你不爱的人可能会变成你爱的人,你会发现这个爱好肤浅,但却是我们对爱有更深刻认识的成长经历。

当你体会到这一点以后,你会觉得爱好像也没那么重要了,因为它是会短暂的,是会消失的,它只赋予我们一时冲动,剩下的是鸡毛蒜皮,这时就需要我们以责任感、担当和无私的奉献精神来继续维持了,所以最后人品就很重要。

恋爱与婚姻观念的转变

这个转变在于我们恋爱过以后,我们会区别恋爱与婚姻,恋爱它满足是的我们的多巴胺,它使我们开心兴奋,婚姻它满足的是我们漫长人生的孤独与陪伴和有家庭的归属感。

没有恋爱的婚姻,缺少恋爱的激情和快乐,显得特别无聊和琐碎,或令人觉得不甘心、或有些许遗憾,而没有婚姻只恋爱,会让人生像水面浮萍,无处着根,没有归属感。

恋爱的快乐终归是短暂的,而无聊的婚姻注定是长久的,如果没有短暂的快乐,就已经进入了长久的无聊,是现代人所不想要的,所以这也是人们不喜欢相亲的原因吧。

如果你能放弃这短暂的快乐,进入长久的无聊,其实这是爱情观走向成熟的表现,因为成熟趋向于稳定,婚姻关系相比恋爱关系更趋向于稳定。

无论你如何走,最终会归于稳定,从长远看,爱情没那么重要,建立稳定的亲情关系和家庭关系才是陪伴我们走到人生终点最可靠的一种情感,我们追求的婚姻,它的最终价值就在于此。

最后不管你有没有得到你想到的爱情,那都不重要,因为有一句话它看清了人的欲望真相:欲望不满足痛苦,满足了就无聊,所以你不是在因得不到而痛苦,就是在因得到了而无聊中。

既然人生不是痛苦就是无聊,那我就躺平了吗?

作为一个积极乐观的人,我是不提倡的,我再分享一句话: “世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

希望你也是这样的个热爱生活的英雄!——与君共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