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道教大多供奉吕洞宾(八仙之一的吕洞宾)

八仙之一吕洞宾,是最具仙风道骨的神仙,也是风力倜傥的帅锅,更是比其他七仙名气更大的人物。全国各地的吕祖堂数不胜数,相比之下我们就很少听过汉钟离堂,铁拐李堂。在个人形象上,汉钟离身材过于臃肿,铁柺李步履蹒跚,曹国舅状若死人,蓝采和更像乞丐娃,韩湘子虽然玉树临风,才艺比不过吕洞宾,张果老更像老迈村夫,何仙姑一介女流,没可比性。那么,这位神仙人物,历史上有无其人呢?就让我根据掌握的文献材料,做一个梳理和辨析。

为什么道教大多供奉吕洞宾(八仙之一的吕洞宾)(1)

吕洞宾是否真实存在过?

吕洞宾的事迹,在官修史书上并无专门的个人传记,只在《宋史·陈抟传》中提过一句:【关西逸人吕洞宾,有剑术,百余岁而童颜,步履轻疾,顷刻数百里。世以为神仙。皆数来抟斋中,人或异之。】

陈抟是唐末宋初时候的人,也是一位神仙级别的隐士,史书上记载他的事迹,很多也是怪力乱神,不足为信。官修史书谈到了吕洞宾,但是事迹却充满了超现实。除了宋史,其余很多野史笔记也记载了吕洞宾的很多事迹和传说,我们据此可以判断,历史上有吕洞宾这个人,大概活动于唐末五代时期,是个读书人,却屡试不第,最终万念俱灰,从此隐居世间。此时的吕洞宾还没有被神化,只是后来才成了道教的祖师爷之一。在道教典籍中,大多说他生于唐德宗贞元年间(785年—805年),如果按照这个年代,则吕洞宾生于中唐,而不是晚唐。

为什么道教大多供奉吕洞宾(八仙之一的吕洞宾)(2)

一直到了北宋时期,还能在宋人笔记中看到吕洞宾活动的身影,比如真宗年间的知制诰杨亿在《谈苑》载:【张洎家居,忽外有一隐士通谒,乃洞宾名姓,洎倒屣见之。洞宾自言吕渭之后,渭四子,温、恭、俭、让。让终海州刺史,洞宾系出海州房。让所任官,《唐书》不载。】文中的张洎是北宋大学士。

吕洞宾何时变成了神仙?

吕洞宾变成了隐士之后,就开始学一些炼丹之术,后人还为他弄出了一个学艺师承关系。关于吕洞宾的师承,据《道藏》内外文献,其名字可考者计有四位,分别是钟离权、苦竹真人、崔希范和火龙真人。关于钟离权为吕洞宾之师的较早记载见于北宋秦观的《淮海集》,秦观在该文集卷二十五《魏景传》中说,魏景【遇华山元翁,从授炼丹铸剑长生之术。元翁名碧天,其师曰刘海蟾。海蟾之师曰吕洞宾。洞宾之师曰钟离权。自权至景凡五世矣】。

吕洞宾拜师苦竹真人,在《能改斋漫录》卷十八引吕洞宾《自传》有说明,说他【复遇苦竹真人,方能驱使鬼神】。吕洞宾拜师崔希范,在南宋曾造《道枢》有记载,吕洞宾从崔希范受《入药镜》,并进而由此参悟内丹要妙。《纯阳真人浑成集》卷下载吕洞宾诗云:【因看崔公《入药镜》,令人心地转分明】。吕洞宾拜师火龙真人,《仙鉴》卷三十一“钟离权”条载吕洞宾【首于庐山遇火龙真人传剑法,后于长安道中遇(钟离)真人题壁间】。可见,吕洞宾先后败了四位师傅,学成了一身本领,便开始游荡世间,超度别人。

为什么道教大多供奉吕洞宾(八仙之一的吕洞宾)(3)

根据相关文献记载,吕洞宾的神仙之名在北宋时期就已经大名鼎鼎了,而对于吕洞宾的仙化和神化,也是北宋年间开始的,具体点就是在宋仁宗当政时期。后世之后,吕洞宾以及八仙的故事开始逐渐形成,一直到了元明时期,八仙故事才真正定型。比如曹国舅就出现的最晚,是明代人。至于道教将吕洞宾当成祖师爷,也不稀奇,道教最大的特点就是喜欢往自己的道观里笼络各类神仙,凡是历史上有点名的人和神仙,道教都一网打尽了。

总结:吕洞宾在历史上有这个人,至于真实的本领如何,我们不清楚,我们只知道他作为神仙本领很高强,是八仙中最风流倜傥者。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