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想的不同方式对大脑的影响(会激发大脑的这个潜能)

4月10号,20点36分记录,觉察如下:

下午傍晚的时候得知广州中小学开始停课,我有说不清的复杂感觉,然后就看到橙子的家长们开始在群里各种烦恼与吐槽:

“沉重的打击”;

“老母亲要疯了”;

“…”,

这让我想起了2020年疫情刚开始时的那几个月,从2月份到6月份几乎一直待在家里,当时住在市区内,每天都在为如何打发时间而烦恼,更准确地说应该是如何打发孩子的“精力”,由于当时是幼儿园,没有作业,不能给他看电视,看手机,同时也无法给他约玩伴,甚至早期的时候,不能外出,只能整天待在家里。

于是,我们想方设法地找项目,找玩法,找事情做,而且还是得橙子感兴趣的,最理想的情况是,橙子可以自己玩一玩他的玩具。

我当时刚刚开始早期的全职创作,处于职业转型期,未知与迷茫,于是就边陪伴家人,边创作,当时橙子曾经多次坐到我的大腿上,好奇地用手去摸键盘,当妻子无法陪伴橙子时,他就会跑过来找我陪他玩。

状态好的时候,我可以停下我手头的事情,陪他玩一会,状态不好时,我会带着情绪地对他说:“你先自己玩一会玩具,我工作完了就陪你”。

当时,不管是妻子还是我,我们都相当焦虑。

妻子说:“学校可能不发工资了,我得找份兼职”,于是她开始做起微信群上的团购,因此,她“工作时”时常手机不离手,每到她发布团品的时候,如果孩子中断了她,她就会显得很紧张。

好在她忙完了懂得放下手机,然后陪伴橙子,或读书,或玩游戏,或做手工,反正就是各种想办法消耗孩子的精力。

我当时的创作状态也极为现实,为了赚取生活费而不断写文章,“生活所迫”估计很多人都会深有同感。

当时主要是靠青云中奖,每次得奖,会很高兴,不中的话就会慌张,情绪低落,然后着急着赶快继续创作,如果这个时候被橙子或家人中断我,那么我往往会对他们发脾气。

这是2年前的事情,也是我们2年前的状态,那时我处于上一份事业的最低谷,刚刚转型全职创作,而妻子也在担忧学校不发工资,于是,大家都很焦虑,我们自己在当时并不知道自己是那么焦虑与恐慌,那股情绪促使我们都在努力地去找出路,去奋斗。

这样的现实注定当时必定是一种煎熬,我们都有强烈的事业心,但是橙子也需要我们陪,正是这种冲突让我们矛盾并且痛苦着。

而且当时疫情刚刚开始,一切都是未知,我们无法预估那个状态会持续多久,这种迷茫导致我们内心更恐慌。

这两者的冲突,就是问题的根源,一方面我们有强烈的为己需求,而另一方面却不得不去陪伴孩子,一方面我们在烦恼事业与疫情,而另一方面孩子却在家里各种挑衅与无理所闹

这是一种无解式的痛苦,我相信几乎所有家庭都会卡在这里。

我们似乎都在期待,疫情赶快结束,好把“神兽”送回学校,这样问题就解决了。

但是,这样就真的能解决问题吗?

现象只是一个表征,真正重要的是背后的本质

当我在这样回顾的时候,实际上是在对比现在,我发现这一次听到停课的通知后,我内心并没有过多的烦躁,反而是安静,我能有这样的心静,得益于此前的这段经历。

只要经历过了,当它再次来临的时候,我们就心里有底了,知道如何去面对了,而在第一次的时候,我们是迷茫的,恐慌的。

我刚才听到这个消息后,我第一时间开始记录“这一次”,我们有什么不同,有什么比此前更好的事实。

比如我们没有住在市中心了,而是在郊区的村里,这里环境好,有公园,有绿道,有广场,人口也不密集,因此散步溜娃都很方便。

在市区的时候,我们只能在一个几十平方的两房一厅里,而现在这里有院子,还有3层半楼,我想创作的时候,可以上到3楼或4楼,没人可以干扰我,其余时间我则在一楼陪家人,或者去周边徒步,到广场运动等。

居住成本是一样的,如此高的性价比,就因为它是郊区村落,但是这个村子,刚好环境优美,而且大部分选择华德福教育的家长都搬到村里了,使得村里形成了一种华德福的生活方式与氛围。

当初搬过来的时候,完全不知道这些无形中的恩惠,因为对于人的神经来说,特别是今天高压力与快节奏的生活,这种恩惠比任何东西都重要。

这些现实,对比此前的,让我觉得深深地被恩惠滋养着,这是感知后的感恩心态,但是对这些事实的发现,是我此前深度感知后的结果,它是我事先编码的内容,我此刻只是把它写出来,以便作为编码的内容对比此前的疫情以及这次的。

因此此前的感知与编码,也形成了对现在的恩惠。

但是当我写到这里的时候,我才意识到最大的恩惠是我们的心态,这2年来,我不断努力与精进,为我带来一个最大的福报:“宁静的内心”。

它首先得益于在经济上,我们已经缓过来了,这是我永远无法回避的现实。

其次,我的宁静来自于我现在对一切似乎都了然于胸,我非常清晰该如何与这个世界的他人他物相处,该如何找到自己人生的立足点,包括这辈子该如何过,如何实现人生的价值,甚至包括如何面对这次的疫情以及可能引发的病痛等。

而这些,是我这2年来不断精进,感知,觉察与编码所得到的内心答案。

而这个答案,建立在以《第一性原理》为底层原理原则的基础之上,当我构建起这样一个认知体系时,一切变得有依据,井井有序,这就是我内心安定的根源,这是人生第一大恩惠与福气。

因为一个底层原理,它可以解释一切,这是长期编码的结果,它最终呈现为我们大脑里面那些后天形成的目标神经元网络,这不是一个虚拟的网络,而是真实存在的,当事件发生时,相应的神经信号立即激活,形成调节本性本能的作用。

那么,实际上,我们一直在追求的人生幸福,正是这个东西,当内心没有了焦虑与恐惧,一切都在我们的把控之下时,人生就是幸福与快乐的。

特别是,这个答案也不是唯一的,而是符合大脑神经科学的,当我们真正处于这个状态时,大脑就能够分泌真实的相应激素,使得我们时刻可以处于一种相对喜悦与充实的情感状态。

传统修行一直把它描述得很神秘,比如灵性或冥想,但是它一点也不“神”,它就是我们大脑里面的那些编码成型的神经元网络。

我把这种冥想,定义为深度冥想,而它的目标就是编码神经元网络。

冥想的不同方式对大脑的影响(会激发大脑的这个潜能)(1)

冥想的不同方式对大脑的影响(会激发大脑的这个潜能)(2)

冥想的不同方式对大脑的影响(会激发大脑的这个潜能)(3)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