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四大才女和简介(最后的民国才女)

她虽生于乱世,却自始至终怀有一颗与世无争之心,外界给了她颇多赞誉:坚韧、从容、睿智、宁静。

她的才情卓然于世,她的爱情珠联璧合,她的家庭幸福美满,她的文学成就举世公认,让世人感叹竟有这样美好的女子。

她在105年漫长人生里,历经曲折动荡,饱经岁月打磨,但始终不改初心;

保持明媚从容、淡定优雅,把自己的一生,活成了很多女人心中想要的样子!

民国四大才女和简介(最后的民国才女)(1)

她被钱锺书誉为“最贤的妻,最才的女”, 视为灵魂伴侣,绝无仅有地揉合了各不相容的三者:妻子、情人、朋友。

这是怎样的一位女子,竟然深得有“毒舌之称”,恃才旷物的文学巨匠钱中书的这般谬赞?!

她,就是跨越105年漫长岁月——最后的民国才女:著名作家、翻译家、钱锺书夫人杨绛。

民国四大才女和简介(最后的民国才女)(2)

民国,以其政治动荡、文化激荡而话题丛生,出现了很多吸人眼球的才女。

然而,岁月无情,她们如同花儿一般,在不同的季节凋谢了。

只有杨绛,活了一个多世纪,在另一个春天里,随风而逝,成了笑到最后的一位才女。

有人说:相比林徽因的端肃,张爱玲的冷傲,陆小曼的风致,萧红的悲苦,谢婉莹的恬淡,丁玲的复杂,清雅淡泊的杨绛的,始终不曾过于耀目。

有人说:相比起那些民国才女来说,杨绛算不上最漂亮,但你只要看过一眼,就忘不了,“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

她身上的从容淡定、书卷气质是从骨子里散发出来的,不论生活怎样欺辱她,她始终都是那个从容优雅的女子。

民国四大才女和简介(最后的民国才女)(3)

可我认为杨绛相比这些才女,绝对是将生活过得最通透,婚姻过得最美满,将人生看得最明白的一位“大智慧”女子。

在中国重男轻女依然盛行的时代,一位女作家被尊称为“先生”的有几位?

如果说同时代的林徽因和陆小曼等才女,追逐者趋之若鹜,值得芸芸众生的爱慕 ,那么杨绛先生值得我们尊敬和仰慕,并且值得我们一生学习!

杨绛说“不乱于心,不困于情。不畏将来,不念过往。如此,安好!”

她静得就像一幅画,身处乱世、历经磨难却能做到“心远地偏无喧嚣”;

她似画中人,淡然看人世;又如观画者,从容悟人生,活出了静的最高境界!

杨绛与文史大家钱钟书的美好婚姻而备受艳羡,很多人忽略了她自身的光芒,杨绛在文学史上的身份,不止是钱钟书的妻子,更是著名作家、翻译家、剧作家、外国文学研究家。

无论是从个人爱好、志趣上看,还是从家庭背景上看,抑或从学历、成就上看,都是非常相当的。

用时下流行的话说:杨绛和钱钟书,有着世间罕有的“势均力敌”的爱情。

民国四大才女和简介(最后的民国才女)(4)

最珠联璧合的爱情

1932年的春天,清华大学的校园春意盎然,花香袭人。在清华大学古月堂门口,22岁的杨绛邂逅了鼎鼎大名的清华才子钱钟书,两人一见钟情。

那时的钱钟书穿着青布大褂,脚踩毛底布鞋,戴一副老式眼镜,杨绛后来形容他:“眉宇间蔚然而生秀。”

之后,两人便开始交往。期间,钱锺书鼓励杨绛报考他所在的清华大学的外文系研究生,并时常给予帮助辅导。

1933年,杨绛通过一年的努力自学和钱锺书的悉心辅导,果然一考而中。

两人恋爱时,除了约会,就是写信,钱钟书是出了名的大才子,据说两人恋爱时所写的书信就有600多封。

有一回,杨绛的回信落在了钱钟书父亲的手里。钱父好奇心作祟,偷偷拆开来看,读完之后,喜不自胜。

钱家觉得杨绛“乃如意媳妇也”,而杨父对钱锺书的印象也极佳,视如“乘龙快婿”。钱家和杨家都是无锡当地有头有脸的人家,两人的婚事,堪称是珠联璧合,门当户对。

1935年,两人携手走入了婚姻的围城,从此,琴瑟在御,莫不静好。

其实,这段缘分早就命中注定了。早在1919年,8岁的杨绛曾随父母去过钱钟书家做客,只是当时年纪小,印象寥寥。但这段经历恰恰开启了两人之间的“前缘”。

在那个婚姻包办的年代,真的十分羡慕钱钟书与杨绛夫妻二人,可以自由恋爱,陪伴彼此终身!

民国四大才女和简介(最后的民国才女)(5)

钱钟书非常欣赏妻子的散文,称她的文章比自己的还要好。他愿意在即使自己要准备论文答辩、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端出一碗为其妻熬制的鸡汤,总是用这样的细枝末节来感动着她;

而杨绛则是钱钟书的定海神针,他总会像个孩子一样,把闯祸的过程都汇报给妻子,“我做坏事了,打翻了墨水瓶等”,而这时杨绛先生总会说“不要紧”,后来“不要紧”真的就不要紧了。

这些点滴,看起来很容易,实则在每天的生活里都这样并不简单。在钱钟书先生决意要写《围城》时,杨绛先生甘做“灶下婢”,亲自打理家中一切事物,劈柴生水烧饭洗衣,钱钟书为她写道“偏生怪我耽书癖,忘却身为女秀才。”

放下自身的高贵,成就夫君的事业,杨绛真的是“最伟大”的妻子。

杨绛与钱钟书一见钟情定终身,两人相亲相爱63年,从未有过吵闹和分离,算是夫妻中的典范。

相比琼瑶笔下那些惊天动地,曲折浪漫的爱情剧来说,却就有缺憾了,因为那就是一湖平静安静的水,没有波澜,更遑论惊涛?

但是,这种“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爱情,也是可遇而不可求的,谁说不是呢?

民国四大才女和简介(最后的民国才女)(6)

最幸福美满的家庭

我们常说,没有爱情的婚姻是痛苦的,可是,又有多少爱情能熬得过柴米油盐酱醋茶的消磨呢?恋爱是靠感觉,婚姻却是靠智慧。

既能写书创作,还能上得厅堂,下得厨房;又能挽袖剪花枝,为君洗手做羹汤,杨绛仿佛无所不能。

钱钟书的母亲夸这位儿媳:“笔杆摇得,锅铲握得,在家什么粗活都干,真是上得厅堂,下得厨房,入水能游,出水能跳,钟书痴人痴福。”

得妻如此,夫复何求?

钱钟书自己也很得意,对杨绛更是赞赏有加,以至于在朋友间留下了一个“誉妻癖”的称号。

短篇小说集《人·鬼·兽》出版时,他在自留的样书为妻子写下那句著名的情话:“赠予杨季康,绝无仅有的结合了各不相容的三者:妻子、情人、朋友。

人们常常说生活需要仪式感,其实换个说法,就是生活需要情趣。

王小波说:“一辈子很长,要找个有趣的人在一起。”

钱钟书就是一个十分乐于创造生活情趣的人,而杨绛也乐此不疲的附和着他。

杨绛和钱钟书在国外生活时,常常一起研究做菜,他们的做菜过程十分有趣,称之为“冒险”,吃上红烧肉就算是冒险成功。冒险成功之后就一法通万法通,鸡鸭鱼肉全都依此法一一炮制。

学习之余,他们常常一起谈诗论诗,也常常背同一首诗。还展开读书竞赛,比谁读的书多,通常情况下,两人所读的册数不相上下。读读写写,嘻嘻闹闹,两人的婚姻生活充满了悠悠情趣。

他们虽没有时间游览过万水千山,却日日因着这种情趣过得快活极了,好像一起开辟出了一个新天地。

民国四大才女和简介(最后的民国才女)(7)

在杨绛刚怀上孩子的时候,钱钟书对她说:“我不要儿子,我要女儿——只要一个,像你一样的。”

而杨绛想的如出一辙,她写:“我对于‘像我’并不满意。我要一个像钟书的女儿。”

我希望孩子像你,这样我就能把对你的爱分给她,我因为爱你,而更爱我们的孩子。

1937年5月,他们的女儿钱瑗出生。她毕生所做,只是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过自己想要的生活。她清楚地知道:父母的成就是父母的,与她无关。

钱瑗一生之旅,简而静,毕生献给了教育事业。他的性格和母亲一样铿锵,隐忍,倔强,优雅,和父亲一样低敛,淡定,世事喧阗,独她寂静。

钱钟书,这位有名的大才子,一生中最得意的作品,便是娶了杨绛做他的妻子,拥有了象钱瑗这样懂事,优秀的女儿。

这个三口之家,很朴素,很单纯,温馨如饴,如同杨绛在《我们仨》中写的:

我们与世无求,与人无争,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碰到困难,一同承担,困难就不复困难。我们稍有一点快乐,也会变得非常快乐,所以我们仨是不寻常的遇合。

民国四大才女和简介(最后的民国才女)(8)

最艰难的岁月

杨绛身材娇小,但柔弱中含着刚强,很多人看到杨绛身上闪耀着各种荣誉的光环,而这些光环的背后,其实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心酸历史。

1957年是新中国历史上沉重的一页,其标志是整风运动和反右派斗争的开始。”

“文革”10年中,对知识分子的迫害,千奇百怪,花样层出不穷。”

在那个新旧交替的时代很多事情个人是没有办法左右的,但杨绛和钱钟书患难与共,苦中作乐,相互扶持,坚强地挺过过了这段艰难岁月。

在干校期间,杨绛负责看守菜园,钱钟书负责看守工具晚上巡夜,还要充当“信差”。钱钟书每天下午到村上的邮电所去领信件分发,经常绕道菜地来看杨绛。

杨绛每天看着他一脚高一脚低的从砖窑北面跑来,他们或隔着小溪交流几句,偶尔可以一起在窝棚渠岸上晒晒太阳。

民国四大才女和简介(最后的民国才女)(9)

可以看出,钱钟书与杨绛当真是伉俪情深,他们是彼此的精神寄托与灵魂伴侣,哪一个都为另一个心。

青年时期的杨绛可谓是风光无限,家世显赫,富有灵性,父亲对他百般宠爱,在学校里追求者众多,连费孝通都是她的“粉丝”。

而正是这么一位美好的女子,在文革特殊时期遭遇了挨批斗、剃光头的羞辱。都说知识分子活的是一口气,宁要尊严也不要性命,倔得很。

可是,在被批斗第二天,杨绛被打倒,反而穿着最鲜艳的衣服,到最热闹的菜市场去,理直气壮地逛着;在被剃光头后,她反而调侃,小时候想学弟弟剃光头,现在终于可以体验一把了。

她这种隐忍和坚强,比哭更令人心疼。

杨绛说:“那番往事,毕竟是我一生难忘的亲身经历,也是应该让大家知道的一段历史,别人的传说都不详、不尽、不实。我应该在自己有生之年,把这段往事公之于众,我说的话可有我负责。”这正是她独特的视野,和平宁心态下的人生经历。

荣耀也好,羞辱也罢,她总能保持一颗宁静的心。

民国四大才女和简介(最后的民国才女)(10)

最贤的妻

钱钟书评价杨绛:她是最贤的妻,最才的女,这或许是男人对女人的最高褒奖了。

一个女人要获得男人的爱慕,这或许不难,但一个女人要同时获得男人的钦佩、尊重、信任和依赖,这绝对不是容易的事。

上帝为你打开一扇门,必然要为你关上一扇窗。

上帝给了钱钟书惊世的才华,同时也给了他三分痴气。

钱家与林徽因家的猫咪打架,钱钟书拿起木棍要为自家猫咪助威,杨绛连忙劝止,她说林的猫是她们家“爱的焦点”,打猫得看主人面。

杨绛的沉稳周到,是痴气十足的钱钟书与外界打交道的一道润滑剂。

《围城》的后记前言中也曾说过,《围城》火了以后,很多《围城》粉丝纷纷登门拜访钱钟书,请教有关的问题。

民国四大才女和简介(最后的民国才女)(11)

怎奈一代文学奇才钱钟书却不擅长人情世故,说话常恐得罪人,于是这些琐事都要由杨绛出面解决。

钱钟书先生晚年时,杨绛对其更是照顾有加,贤惠得体。

1994年,钱钟书住进医院,缠绵病榻,全靠杨绛一人悉心照料。不久,女儿钱瑗也病中住院,与钱钟书相隔大半个北京城,当时八十多岁的杨绛来回奔波,辛苦异常。

钱钟书已病到不能进食,只能靠鼻饲,医院提供的匀浆不适宜吃,杨绛就亲自来做,做各种鸡鱼蔬菜泥,炖各种汤,鸡胸肉要剔得一根筋没有,鱼肉一根小刺都不能有。

家有贤妻,无疑是钱钟书成就事业的最有力支持。可以说没有杨绛在生活和学术上的照顾,钱钟书的著作要少不少。

为了支持丈夫写作长篇小说《围城》,杨绛心甘情愿地揽下了所有的家务活,并辞退了保姆以减少开支。

钱钟书在谈及妻子时,曾说过这样一段话“在遇到她之前,我从未想过结婚的事;和她在一起这么多年,从未后悔过娶她做妻子,也从未想过娶别的女人。”

民国四大才女和简介(最后的民国才女)(12)

最才的女

钱钟书先生的才华毋庸置疑,于是我们就往往忽视了夫人杨绛,杨先生其实也是名门闺秀,北师大的杨阴榆校长就是她的姑姑。

而且杨绛出名比钱钟书先生要早,当年林徽因选《大公报文艺丛刊小说选》就选入了杨绛的小说,抛开钱钟书,光是《干校六记》《洗澡》《我们仨》就足以被称为大作家大才女。

人们尊敬地称杨绛为“先生”。先生,是一种称谓,字面的意思表示出生比自己早,年龄比自己大的。对有一定地位、学识、资格的人亦可称为先生。

古汉语“先生”一词是对有学问者的尊称。而这个称呼,在于现代来说,放在女人身上,不仅带着浓浓的民国味道,其人也必然是不普通、不平凡的。

那必是有大学问,斐然才华、梅竹风骨的文人。杨绛,即是这样当之无愧的一位“先生”,

为了照顾钱先生,杨绛放弃了很多自己的文学创和翻译事业,甘愿为这位大才子做生活中的一切琐事。即便如此,她依然不辍笔耕,在文学作品语言的成就也是有目共睹的。

、1940年初,她创作的《称心如意》和《弄假成真》,剧本上演于抗战时期沦陷后的上海,掀起巨大的反响。

1980年代以来,是杨绛创作的“新时期”,以散文和小说两方面的创作为主,其代表作:随笔集《将饮茶》、长篇小说《洗澡》,引起世人注目。

1969年钱钟书夫妇被下放至干校,杨绛完成了译著讽刺小说的巅峰之作——八卷本的《堂吉诃德》。

回来的第八年,杨绛动笔写了《干校六记》,于1981年出版,畅销于整个1980年代,在港澳台均出版了繁体字单行本,并被译成多种外国文字在国外出版。

2003年出版回忆一家三口数十年风雨生活的《我们仨》,96岁成《走到人生边上》。

民国四大才女和简介(最后的民国才女)(13)

杨绛的文章正像她本人一样,乐观而宁静,智慧而婉转。她对文字的运用有着精准独到的领略,无论是在戏剧的对白里,还是在散文的写作上,都像一面静敛的湖一样平淡而意味深远,总是顺其自然,从来不会刻意地矫揉造作。而这自然的笔调里,又蕴藏着无穷的力量。

杨绛好学上进,博古通今,中西贯通。四十七岁那年,她着手翻译《堂吉诃德》。为了能更加精准地翻译这部著作,她开始学习西班牙文。

历经二十年,《堂吉诃德》终于在一九七八年与广大读者见面。当西班牙国王、王后来华访问的时候,邓小平将中译本的《堂吉诃德》作为礼物赠予他们。

为此,西班牙国王特意为杨绛颁发了“智慧国王阿方索十世十字勋章”,以表彰她对西班牙文化传播做出的贡献。杨绛翻译的《堂吉诃德》被公认为优秀的翻译佳作,迄今已累计发行70余万册,是该书译本当中发行量最多的译本。

很多人说,没有杨绛,也许没有了后来的文坛巨匠钱钟书,为了成就钱钟书,她自甘退到她尘埃里,隐藏自己的光芒,是一位睿智的妻子!

著名作家夏衍先生就曾经这样说过:“你们捧钱钟书,我捧杨绛”。她的博学、睿智、宽容、韧性在女性中是罕见的,在她身上尽显名媛风范,这样的人就够得上是真正的精神贵族。

也许在一些人看来,杨绛的出名是借了丈夫的光,在我看来,杨绛是靠自己的实力成就了自己,

民国四大才女和简介(最后的民国才女)(14)

最爱两“书”

杨绛一生挚爱两书,一个是“钱钟书”,另一个是:读书。

小时候,她会在父亲午休的时间里安安静静地在一旁看书。上大学后,图书馆里面有很多书籍都是原版的英文书,在看了大量原版的书籍后,她的外语水平也越来越高,这为以后的翻译打下了基础。

一次父亲问她:“阿季,三天不让你看书,你怎么样?”

她说:“不好过。”“一星期不让你看呢?”

她答:“一星期都白活了。”

在她看来,读书,就等于把生活中寂寞的辰光换成巨大享受的时刻,读书能让人遇到更好的自己。

读书,是她一生最持久的信仰。

在到英国伦敦出访时,杨绛和钱锺书白天除了上课,经常结伴出去坐一会儿咖啡馆,注意从社会学习语言和汲取知识,或者一起逛逛旧书肆;晚上一般都回到公寓,不改旧习,发奋读书,青灯黄卷长相伴,不亦乐乎。

她与钱锺书是一对名副其实“书虫夫妇”,对书籍如饥似渴,不是为了写论文、拿学位,只是因为喜爱。

对于爱读书的人来说,能找到生命中和你有共同爱好且愿意为此付出的伴侣,这真的是人生中一大幸事。

民国四大才女和简介(最后的民国才女)(15)

她说:年轻的时候,以为不读书不足以了解人生,直到后来才发现如果不了解人生,是读不懂书的。读书的意义,大概就是用生活所感去读书,用读书所得去生活吧。

据陈道明回忆,他因拍摄《围城》认识了钱钟书。去钱钟书家做客时,发现他们家里没有录像机、电视机,也没有电话,唯一的电器就是煎药的药锅子。

看着钱先生书架上那一排排的书,太太杨绛在旁认真看书,那种场景深深触动了陈道明“突然发觉自己贫乏、可怜乃至丑陋。”

从那以后,陈道明就从来不看电视,书房里的床堆满了书,他就睡在一堆书中。

据杨绛、钱锺书的朋友说,走进他们家里,只觉得满室书香。他俩把客厅与书房合二为一,主要空间都被书柜和书桌占据着。

两张老式的单人沙发挤在一隅,权且待客。简朴的房间里,最醒目的是大小书柜放满书籍:中文与外文、古典与现代杂陈,显示着两位主人中西文化贯通。

民国四大才女和简介(最后的民国才女)(16)

台湾作家林清玄在《生命的化妆》中说:

“三流的化妆是脸上的化妆;二流的化妆是精神的化妆;一流的化妆是生命的化妆。”

读书,是生命最好的化妆师,它改变的不仅是女人的心理和精神状态,甚至还可以改变女人的命运。

不可否认,杨绛不算漂亮,单从五官来看,并不出彩,但眉宇间自有一番,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底蕴,一个女子,如果不是靠外貌赢得丈夫的宠爱,那一定是有过人的智慧与才情。

可见:读书和不读书的女人,一两日或许无太大区别,但日积月累下来,终将成为天渊之别。

民国四大才女和简介(最后的民国才女)(17)

最后的民国才女

1998年钱锺书去世以后,年近九旬的杨绛用了无数个日日夜夜,将钱锺书留下来的零散而残破的手稿,一张一张精心拼贴起来,井井有条地整理好,并陆续付梓。

人生倥偬,拥有过便是幸福。我们曾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

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

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

经历了夫君和女儿的生离死别,纵然走到了人生的边上,杨绛依然不卑不亢地生活着。

尽管已经一百岁高寿了,杨绛的日常起居照常如初,她往往到凌晨一点才睡觉,六点多起来,年事虽高,九、十点钟还是下楼小区“遛弯”,吃完午饭后再睡个午觉,作息有规律,每天坚持读书,写作,甚至练字。

民国四大才女和简介(最后的民国才女)(18)

我爱大自然,其次是艺术;我双手烤着生命之火取暖;火萎了,我也准备走了!”

2016年5月,杨绛先生平静地离开了人世,他们仨终于在另一个世界团聚了。

跨越105年的漫长岁月随着最后的民国才女——杨绛的仙逝,而渐行渐远………..伴随着流淌的时间长河,我仿佛看到了:

一位父母贴心棉袄般的女儿,一位知心体贴的妻子,一位善解人意的母亲,一位温文尔雅的才女,也是一位岁月静好的女子。

她的一生,没有过多的鲜花与掌声,但是充满了与家人之间的和睦,充满了自己对于知识的渴望,充满了她对于这个世界的理解与看法。

纵然杨绛已远去,但她的淡泊与优雅,从容与睿智依旧在岁月的轮回中静静流淌,且生生不息……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