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菇养菌棚两头如何固定膜(袋料香菇越夏管理措施)

菌袋越夏管理是袋料香菇栽培周期中的重要环节,其成败直接影响到今后的产量、质量及效益,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香菇养菌棚两头如何固定膜?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香菇养菌棚两头如何固定膜(袋料香菇越夏管理措施)

香菇养菌棚两头如何固定膜

菌袋越夏管理是袋料香菇栽培周期中的重要环节,其成败直接影响到今后的产量、质量及效益。

1、由于气温逐渐升高,对生产较迟的菌袋,避免烧菌现象发生。在放大氧时,应减少棚内菌袋排放数量,做到先疏散,后分期分批放氧,每批间隔时间3天,错开高温期,因菌袋放大氧后温度急剧上升,必须通风降温,保持棚内袋间温度不超过28℃,等温度稳定后再避光培养。要特别注意不能在肉质瘤状物上或28℃以上打眼。

2、菌袋转色之前,要尽量维持恒温环境,不能剧烈翻动菌袋,对不易转色品种在转色区要增加散射光,增加一至二次翻袋次数,促使转色。在天气变化时和打眼前后要特别注意,尤其是环境温差过大和振动刺激都会引起菌袋提前出畸形菇或长肉质瘤状物。对已出菇或长瘤状物的菌袋,不能翻动,尽量提高环境温度在25℃左右,且维持恒温,小菇蕾和瘤状物会自然随转色的进行被吸收成菌皮。因操作不当造成瘤状物腐烂的,小面积腐烂部位划开塑料吹干或涂抹生石灰。

3、中偏低温型菌袋,放大氧后要一次疏散到位,以后不宜翻动,以防菌皮过厚,光线保持“二阳八阴”,微光环境培养,达到菌皮薄、棕红色、有光泽。中温型菌袋,在转色期间一般要翻动1-2次,促使均匀转色到浅褐色,略带小白点。夏秋季节温差较大时,不宜翻动,避免提前出菇,光线保持“三阳七阴”培养。

4、所有菌袋在6月30日以前要求基本完成转色。但在转色的过程中,由于配料水分过大及温度偏高等因素影响,部分菌袋淤积黄水过多,影响透气,严重的局部菌体自溶,造成细菌感染烂袋。对澄清透明的黄水且数量不多的,可不加处理。淤积过多的,要将菌袋斜竖放置,让黄水自然流到菌袋的一角再用铁钉划破塑料放出黄水。黄水已变黑引起烂袋的,视同烂袋处理。

5、提倡室外荫棚越夏菌袋。在棚架上单层排放,间隔3厘米,最上一层不放,排一层出过菇的陈菌袋隔光隔热;地面排放的菌袋,棚四周开好排水沟,厢面呈龟背形,菌袋排放方式与棚内越夏排放方式相同。荫棚 顶部及四周上部要加厚遮荫物,不让太阳光射入棚内。全部用遮阳网搭建的荫棚其厚度不得低于3层。棚底四周要通风。高温来临,菌袋疏散、转移到荫棚必须及早进行,不得拖延时间,趁早晚或阴天转运,做到轻拿轻放,及时疏散,严禁在烈日下和30℃以上高温天气搬运、翻动菌袋。要特别引起注意,严防高温引起烧袋。遇到连续高温时一定要采取好通风降温措施:每天晚上10点之后和早上7点之前可在在面或四周喷洒凉爽的井水或泉水降温。棚内地面及四周也可开挖水沟放流动清水降温。同时要加强通风,晚上气温下降后要通风换气,对空气不流通的地方可用风扇加强通风。

6、要勤检查,防止病原菌浸染或害虫蛀食,要定期消毒、治虫,防治病虫害交叉感染,每月用溴氰菊脂和克霉灵药剂交替喷雾防治一次。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