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叫震旦大学(震旦大学为啥没了)

在中国历史上,震旦大学的名气很大。

如今,这所学校已经没有了。

那么,这所学校为啥没有了,哪所学校继承了这所学校的衣钵?

为啥叫震旦大学(震旦大学为啥没了)(1)

马相伯

震旦大学的建立与民国一位名人有关。

这个人是马相伯。

他是一个博学多才的人,祖籍江苏丹阳,父母均信奉天主教,故襁褓间即受天主教洗礼,成为天主教徒。5岁入塾读书,喜探询天象运行奥秘。12岁来沪,入法国耶稣会办圣依纳爵公学,继入小修院、大修院,攻读法文、拉丁文、希腊文、哲学、神学、数理和天文等学科。

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初冬,南洋公学(交通大学前身)发生“墨水瓶事件”,学生集体退学。蔡元培介绍部分学生向马相伯求学。

1903年,马相伯租用徐家汇老天文台余屋,以“中西大学堂”的理念,创办震旦大学院。

为啥叫做“震旦”呢?“震旦”为梵文,“中国”之谓,含“东方日出,前途无量”之意。

马相伯自任院长,亲编《拉丁文通》、《致知浅说》等教材亲自授课,实行学生自治。肄业于此的学生有于右任、邵力子、李青崖、徐朗西和张鼎丞等名人。在此之前,于右任因讽刺时政,遭清廷缉拿,潜逃至吴淞,马相伯闻讯,亲自驾舟接到校中进行掩护。同年,筹建震旦学院预科,后改为震旦大学附中。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春,耶稣会欲变震旦为教会学校,以让马相伯“养病”为由,委任法国神父南从周为总教习,改变办学方针,另立规章。学生大哗,摘下校牌,全体退学。

马相伯看到退学学生签名簿时,老泪纵横,决意站在学生一边,并得张謇、严复和袁希涛等名流的支持,在江湾另行筹建复旦公学(今复旦大学),于当年中秋节(1905年9月13日)正式开学。马相伯任校长兼法文教授,聘李登辉任教务长。

为啥叫震旦大学(震旦大学为啥没了)(2)

震旦大学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由耶稣会接办的震旦大学拟迁址卢家湾,马相伯仍以办学为重,不计前嫌,捐现银4万元,公共租界和法租界地基8处(当时价值10万多元),以购置吕班路(今重庆南路)土地100亩,建造新校舍。

1936年,震旦大学进入全盛时期。大操场以南的新教学楼竣工,不少国内外著名教授们前来授课,其中外籍耶稣会士任院长的有法学院院长兼教授彭廉石神父,他是法国巴黎大学的法学博士,曾任凡尔赛学院的教授。还有理工学院院长雁月飞神父,他是法国巴黎大学物理学博士。医学院院长是富来梅神父,他是法国里昂大学病理学博士。另外,还有不少毕业于该校又出国深造的校友,在学成后也回校任教。

1947年,学校增设文学院,由巴黎大学文字学博士、徐汇中学校长、中国神父张伯达兼任院长。1948年夏改称文理学院,实际只设中国文学一系,当时聘请了上海著名学者任教,如钟泰、施蛰存、朱雯、唐弢、周子美、王元化、贾植芳、程石泉、何满子、钱钟书、赵国材、黄朴等人。1948年,牙医学系改称牙医学院。

1949年上海解放后,震旦大学在法律意义上还是一所私立大学,但不再受外国耶稣会控制。1949年6月6日,中国工程师学会在震旦大学举行集会,庆祝解放后的第一次工程师节。1951年2月1日开始,所有传教士退出学校,天主教会停止拨给震旦大学经费。

为啥叫震旦大学(震旦大学为啥没了)(3)

震旦大学

民国时期,震旦大学是中国数一数二的学校,培养的人才为新中国成立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不过,在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震旦大学被撤销建制,院系归并如下。

1952年10月,震旦大学医学院和圣约翰大学医学院、同德医学院合并成立上海第二医学院,留在震旦大学原址办学,原震旦大学校长胡文耀任副院长;

经济系、中文系、外文系、化学系并入复旦大学;

家政系的营养学组并入上海第一医学院(今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

电机系并入交通大学(今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

土木系并入同济大学;

教育系并入华东师范大学;原震旦女子文理学院院长、震旦大学副校长王国秀1952年起主持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兼历史系教授 ;

外文系的法文组并入南京大学西方语言文学系法语组 ;

化工系参与组建华东化工学院(今华东理工大学) ;

法律系并入华东政法学院(今华东政法大学);

银行、会计、企业管理、统计等夜专修科并入上海财政经济学院(今上海财经大学) ;

托儿工作专修科参与组建南京师范学院(今南京师范大学) ;

新中国成立初期,原震旦大学同学会解散。在台湾的震旦大学校友后于台北市杭州南路成立震旦校友会,并兴建“震旦中心”大楼(现为天主教震旦外语中心),以示纪念。

1985年6月,上海第二医学院更名为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同年6月9日,震旦大学校友会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成立,会址重庆南路280号。1992年经上海市民政局批准,成立上海震旦大学校友会(2004年因校友们年事已高而注销改为震旦校友联络中心)。2005年7月,上海第二医科大学与上海交通大学合并组建新的上海交通大学,更名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仍使用重庆南路227号和280号之校区。

为啥叫震旦大学(震旦大学为啥没了)(4)

震旦大学

通过上面的描述,大家就清楚,震旦大学撤销后,变成了多少名校。

那么,震旦大学为啥会被撤销呢?

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教育改革,大势所趋。

建国初期,国家百废待兴,人才凋零,工业基础几乎为零,一切都要从头开始,特别是在人才培养方面的问题尤为紧迫。当时全国共有高等学校211所。其中综合大学49所,独立学院91所,专科学校71所。

新中国成立之前,中国的高等教育效仿英式、美式的高校体系—综合大学(至少拥有3个学科门类的学院或学系)。这种教育体制不适合当时中国的国情,拉长受教育时间,培养人才速度相对较“慢”。当时的中国需要短时间内培养出大量的工程师、教师,教育改革刻不容缓。

所以,我国学习了苏联模式,从注重“通才”变成注重“专才”,将具有共性的专业合并,所以震旦大学被撤销,所属各个专业合并到其他大学之中。

2、部分高校资本主义弥漫

建国初期,部分高校资本主义弥漫,不适合新中国的发展。

3、教会身份。

震旦大学的整个发展过程中,始终是与教会分不开的。所以,在1952年的院校调整中,学校被撤销。 【作者:每日汉字】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