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背叛汉朝后来的心态(刘备姓刘就是汉室)

导语

首先,单就汉室而言,刘备姓刘就是汉室,不存在忠不忠。就汉献帝而已,都不忠,曹操已经加九锡,杀皇后,早就不是臣子做的事了,刘备恐怕巴不得曹操篡位,汉献帝下台他就可以名正言顺登基,把汉室大旗揽过来。忠心这个词不好,我觉得用感情这个字比较好,曹操对汉献帝感情肯定比刘备深,汉献帝衣带诏之后其实就可以废掉了,立一个几岁小孩当汉帝,历代权臣哪个不是这么干的,小皇帝好控制,又可以树立自己威信,皇帝都可以废立,皇帝都没自己大,就算当时形势不允许,到后来天下只剩曹刘孙三家,汉献帝早就没用了,篡位时机也成熟了,曹丕刚继位就篡位也没发生什么波澜。

刘备背叛汉朝后来的心态(刘备姓刘就是汉室)(1)

也想有人想说名声,那就拉倒吧,曹操从白手起家到坐拥中原,怎么会是迂腐到在意后世史书说法的人,而且他不知道他不篡位曹丕也会篡位?最后汉贼的名声终究会落在自己头上曹操那句若天命在吾,吾为周文王也,这句话我觉得是真的由衷感慨,说作秀,作秀给谁看?当时已经坐拥中原了,汉献帝几乎没啥用了。看曹操一生,就会很感慨,年少时怀着兴复天下,建功立业的抱负入世,为官不畏豪强。

刘备背叛汉朝后来的心态(刘备姓刘就是汉室)(2)

虽然为宦官之后,但是在何进帐下和袁绍等少仕派谋诛宦官,谋刺董卓不成后逃出,发起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十八路诸侯互相观望,出工不出力时候,就曹操和孙坚出兵和董卓交战,失败后怒斥十八路诸侯自私自利,袁绍等人谋划策立刘虞当新帝,被曹操拒绝。这个时候曹操是真的怀着一颗匡扶汉室之心,不顾个人利益的为汉室尽忠,如果这时候曹操死了,那真是若是彼时身死魂消,天下谁能辨忠奸。

刘备背叛汉朝后来的心态(刘备姓刘就是汉室)(3)

后面遇到了同意匡扶汉室之心的荀彧,两人一拍即合,这个时候还是汉室忠臣,但是到后面,历经千辛万苦,多次从生死边缘擦肩而过,才打下整个中原,手握天下大权,忠于汉室?别开玩笑了,是个人都不会把自己手中这大权交出去了。说句不客气的,多少人能历经社会磨难还能保持初心的?何况曹操这种,仅靠当初一腔热血支撑的忠心,怎么可能敌得过上现实的利得。汉室没有回应过曹操这份忠心,天下之人大部分都是只顾自己利得,哪管什么汉室兴衰,荀彧这种真的匡扶汉室的忠贞之臣天下之大也就寥寥数人。

刘备背叛汉朝后来的心态(刘备姓刘就是汉室)(4)

经历这么多,如果曹操还能保持着年少那份初心和热血,放弃得到的一切就为了当初那份热血,那是真的牛逼,柳下惠坐怀不乱恐怕都比不了。曹操不是一个人,白手起家到魏王,手下聚集了一大批人,这些人利益全建立在曹操魏王上的,就算曹操想让权给汉献帝,手下这批人,特别曹氏夏侯氏恐怕第一个不答应,汉献帝真的掌权,第一个要清楚的就是夏侯曹氏,然后是曹操旧臣,建立自己新班子,曹操手底下人不可能不知道这点,恐怕到时候就是曹丕直接带人反了,参考尚可喜儿子。

刘备背叛汉朝后来的心态(刘备姓刘就是汉室)(5)

曹操这句天命在吾,可惜他想要的天命不在他,他想要的天命恐怕是当初何进那种位置,汉室权威还没有丧尽,他清除宦官,以权谋内政之能稳定天下,扶汉室大厦于将倾。没有废掉汉献帝自己上位恐怕一是孙刘未定,二是曾经作为汉室之臣,给汉室留点最后面子。如果说,谁准备拥护皇帝供奉天子,那肯定就是曹相了。你想想汉献帝在被曹操接走之前过的什么日子,接走之后过的什么日子。

刘备背叛汉朝后来的心态(刘备姓刘就是汉室)(6)

曹相是在汉室覆亡的关头拉了皇帝一把的,要是没有曹相,天下不知有几人称王,几人称王。那要是说谁准备把"汉"这个正统延续下去呢,那就是刘备了呗,因为刘备自己就是汉室啊,而且他还是蜀国集团的大老板。现在名义上的正宗被奸臣把持,已经变得不正宗了,那我刘备就是汉室最大的正宗,我忠于我自己,有什么可以疑问的?刘备由始至终都是汉室成员,举着这个旗号上位简直是理所当然的事啊。将问题简单一些说,把天下比喻为刘姓豪门的家产,刘备是一个边沿血亲,曹操是双方都各怀鬼胎,想要霸占豪门的家产。

刘备背叛汉朝后来的心态(刘备姓刘就是汉室)(7)

但曹操上位了就得叫曹姓家产,刘备上位了却还叫刘姓家产,追溯同源的问题是,刘备的祖上依旧和刘邦同源。对他来说,这个家产就是家里的亲戚都不给力,所以他来管理。哪怕本来不该他上位,但做了掌权人后,刘家上下依旧该吃吃该喝喝,做王的做王,是天下最尊贵的姓氏。大不了就是权利中心出现了偏移,就像本来该延续自己皇脉的刘协这支会逐渐边沿化,最后他的子孙成为了卖草鞋的刘家孩子。

刘备背叛汉朝后来的心态(刘备姓刘就是汉室)(8)

但依旧不影响天下是高祖刘邦家的天下。(封建王朝本来就是家天下)但换了曹操的话,天下最尊贵的就换成了曹家人,做王还是皇帝都姓曹,以后就没刘家什么事了。本质来讲,刘备根本不存在忠不忠于汉室这一说,因为他自己本来就是汉室。你总不能说靖难之役里朱棣是因为不忠于"朱室"所以才上位做上皇帝吧?如果都认为刘备还算得上是宗室,那他就是匡扶汉室。

刘备背叛汉朝后来的心态(刘备姓刘就是汉室)(9)

匡汉不代表归权汉献帝,刘备也是刘邦之后,既然都感念高祖建的汉,那高祖之后任何一支都有资格打着皇室宗亲的名义复汉。为什么只有汉献帝这一支才算?一个把国家搞的桓灵二朝,凭什么归权给他的后人。所以匡汉不代表就匡的多伟大。匡汉是因为刘备刚好姓刘,如果曹操也是宗亲,那也是匡汉了。姓刘的刘备肯定是匡汉的,匡汉就是匡自己。曹操匡不了,除非他改姓,编家谱说自己祖上也姓刘,比如南唐。你说曹操年轻的时候又是在帝都挥舞着五色大棒的,又是在讨董的时候对着董卓死缠烂打的,打的自己命都差点儿没了,这个时段的他总不能说是对汉室不忠吧。

刘备背叛汉朝后来的心态(刘备姓刘就是汉室)(10)

至于后来,野心随着格局的增长而增长是一方面,到他的那个地位退一步就是身死族灭也逼着他一步步走到魏王的位置上,毕竟汉献帝那个德行,得权之后能放过曹家可真是见了鬼了。至于刘备,你说他身为老刘家人自身就代表汉室到也没错,毕竟当初刘邦分封诸子的时候也是这么想的,但刘邦之后哪个皇帝不是把这帮刘姓亲戚看作洪水猛兽,所以在汉朝来说,刘姓宗室还真没几个忠义汉室的,因为他们一直觉得自己就能代表汉室了。

刘备背叛汉朝后来的心态(刘备姓刘就是汉室)(11)

家天下阶段,想当上皇帝不是不忠,把家里的东西送人才是不忠。刘家人争皇位顶多就是资产分配不均引发的矛盾,汉献帝把家都玩丢了,这才是对刘家的不忠。刘备在崛起后,存在的本身就代表汉室的一个选择,哪有忠不忠于汉室一说?至于曹操。很有意思的一点是,无论他忠不忠于汉室,当他变得很牛逼的时候,都属于不忠。因为按照家天下的思维,天下都是我刘家的,你竟然比我刘家还厉害,这不是反吗?因此曹操必然不忠,刘备必然忠。这是身份使然,跟想法没半毛钱关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