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来历(徐庶进曹营并非一言不发)

古有伯夷、叔齐,在商朝覆灭时,他们不愿意食用周朝的粮食,于是挖野菜为食,最后饿死于首阳山上。

孔子称赞他们“不降其志,不辱其身”,这也是儒教所倡导的忠与礼的体现。

东汉末年,荀彧劝曹操放弃称公的想法,结果收到一个空的盒子。曹操暗示荀彧,汉禄已尽,天下终将姓曹。荀彧不愿背弃汉室,也不愿背叛曹操,于是选择饮鸩自尽。

这是荀彧这位高士,对于内心信奉的忠与礼的坚守。

乱世之中,不乏忠贞之士,守礼之人

即便司马懿发动了高平陵事变、夺取曹魏大权,曹氏逐渐成为傀儡,汉献帝故事再现,依然存在忠于曹魏的义士。

最先浮现在脑海中的,是被后世称之为曹魏忠臣的毌丘俭

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来历(徐庶进曹营并非一言不发)(1)

至于颇会作秀的司马孚,只能算作是流于表面的曹魏忠臣。他参与了高平陵事变,并且在司马炎禅代曹魏后,司马孚所获得的赏赐不比任何人少。

毌丘俭是一名将军,所以他能够通过起兵举义的方式去对抗司马家族。而文臣显然不具备这样的条件,但是他们也会通过其他形式去表达对于故主的忠义。

比如今天所要说的范粲。我们都知道徐庶进曹营,并非一言不发,但是这位范先生,是真的做到余生三十来年不说话

高平陵事变后不久,司马懿病故,司马师开始把持朝政。李丰等人想要趁司马师立足不稳之时,让夏侯玄替代司马师成为大将军。李丰等人想要清君侧,还政于曹芳。

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来历(徐庶进曹营并非一言不发)(2)

▲司马师

然而司马师是一个沉着冷酷的人,李丰等人的密谋败露后,司马师将他们灭族。为了消除隐患,他联合其他大臣,逼迫太后废黜了魏帝曹芳。

大臣擅行废立之事,司马师的野心已然昭然若揭。

在曹芳被贬为齐王,被迫离开洛阳时,范粲身着丧服来给曹芳送行,这是在向世人展现自己对于曹魏的忠心。

后来司马师召集群臣议事时,范粲屡次缺席。这样的做法显然是在打司马师的脸,是对于司马师废帝行为的不满。

以司马师的狠毒的性格,范粲非暴力不合作的行为虽然能表明心意,但是也将自己以及家族众人置于险地。

然而出乎意料的是,司马师并没有对于范粲进行肉体消灭。

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来历(徐庶进曹营并非一言不发)(3)

▲司马师

毕竟司马师刚上位不久,需要笼络人心。而范粲是一位有名望的人,在地方为官时,范粲颇有功绩,而且他为人至孝,堪称百姓眼中的楷模。如若贸然诛杀范粲,显然得不偿失。

司马师的做法是,眼不见、心不烦,想要将范粲打发去雍州。结果范粲并不买账,他不愿意为司马师效力。

于是范粲选择装病,装作哑巴不说话,而且足不出户,脚不落地。这样一来范粲自然无法外出为官,整天就待在车驾里。

甚至于家中大事需要他来决断时,他也只是通过肢体语言来向妻子传达心意,由此可见其意志的坚定。

泱泱“曹魏”之土,竟然没有范粲立足之地;空有一身才华,却不发一言,不愿为司马家族所用。

范粲身为魏臣,通过这种无言的方式,去表达对于司马师行径的不满,也是对于曹魏忠义的践行

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来历(徐庶进曹营并非一言不发)(4)

​有人说,范粲的行为是种作秀,是为了保护家族。

不排除有这种可能,但是为了几近覆灭的曹魏,去献祭自己的前途、话语权以及人身自由,换来的可能仅是他人眼中毫无用处的“愚忠”,又有几个人愿意呢?

公元285年,范粲在车上病故。

距离开始装病,已经过去30来年,范粲不发一言,便是一种无言的抗争。范粲,可以称得上是一位曹魏忠臣,一位守节的义士。

(本文参考文献,《晋书》、《三国志》。)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