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岸英妻子改嫁(毛岸英妻子改嫁)

1962年,一对新人来到民政局登记结婚,他们幸福的样子看起来跟其他新人并没有什么不同,唯一特殊的是,新娘收到了来自毛主席的祝福礼物。这位新娘是谁,怎么会有这么大的面子?

这位特殊的新娘名叫刘思齐,曾经是毛主席的儿媳妇。至于她为什么在1962年再婚,我们还得从头说起。

1938年,话剧《弃儿》在延安上演,舞台上,一对革命夫妻被反动派逮捕,衣衫褴褛的小女孩在寒风中奔走呼喊着“妈妈!妈妈!”,这让台下的毛主席想起了妻子杨开慧牺牲后毛岸英兄弟三个的遭遇,深受触动。演出结束后,毛主席特意找到小演员,询问她的名字。一问才知道,小姑娘名叫刘思齐,父母是刘谦初和张文秋。

毛岸英妻子改嫁(毛岸英妻子改嫁)(1)

刘思齐的遭遇和《弃儿》很像,在她还在母亲腹中时,父母就被捕入狱,父亲刘谦初不幸牺牲,母亲被释放后不到一月就生下了她,因此刘思齐的身世也是比较坎坷的。毛主席自然也十分清楚刘思齐父母的事情,于是严肃地说:“这是烈士的后代,我们有责任好好教育她。”当时毛主席的女儿不在身边,看着可爱伶俐的刘思齐,主席弯下腰来,亲切地问她:“我做你的干爸爸,你做我的干女儿,好不好呀?”就这样,刘思齐成了毛泽东的干女儿,经常去毛家做客。不过此时毛岸英还在苏联学习,因此两人从未见过。

之后几年,刘思齐又经历了更多的苦难和波折。由于国民党的迫害,她的继父被害身亡,母亲和她再度被捕入狱,这一待就是6年。刘思齐的少女时光虽然是在监狱里度过,但这并没有让她怨天尤人,反而锻炼了她坚毅的性格。

1946年,刘思齐终于出狱回到延安,此时毛岸英也恰好学成回国,这是两人第一次见面。刘思齐这时已经16岁,正是亭亭玉立的烂漫少女,而毛岸英比她年长8岁,对于父亲这个干女儿,毛岸英觉得这个女孩可爱伶俐又不失大方,心里很喜欢,不过此时两人还是纯粹的兄妹之情。

毛岸英和刘思齐感情的转折点发生在1948年。那一年,毛岸英从山东来到了西柏坡工作,正赶上刘思齐来探亲。一天,刘思齐去看望干爸爸毛主席,在毛家她又见到了毛岸英,这是两人的第二次见面。晚上,毛主席留下刘思齐吃晚饭,作为主人,毛岸英自然要好好招待刘思齐,没想到两人几乎一见如故,十分有共同语言。

毛岸英妻子改嫁(毛岸英妻子改嫁)(2)

18岁的刘思齐已经是个大姑娘了,当时普遍结婚比较早,刘思齐自然也吸引了许多人上面说媒,只不过她自己对其他人都没有什么特殊的感情。然而这次与毛岸英的重逢却让刘思齐的心产生了特殊的悸动。

刘思齐在西柏坡差不多待了1个月,这段时间里她跟毛岸英经常见面,两人渐渐产生了感情。不过,此时刘思齐却开始患得患失起来,她觉得毛岸英是留过洋的高材生,又是主席的儿子,而自己因为坐牢耽误了学业,是一个只有初中文化的孤女,两人并不相配。毛岸英比刘思齐年长,很容易就看出了她的担忧,他对刘思齐说:“你还没出世就同妈妈坐过牢,到新疆后又被反动派关押了近四年,我是八岁和妈妈坐牢;你的父亲为革命牺牲了,我的母亲也为革命牺牲了。其实咱俩没有差距,都是一根藤上的苦瓜啊!”这番诚恳的谈话使刘思齐彻底放下了心防,两人确定了恋爱关系。

一段时间后,毛主席发现了儿子和干女儿恋爱的事情,他非常高兴,刘思齐几乎是他看着长大的,性格、人品都绝对是上乘,他相信两人结合后一定会幸福的。毛主席亲自向刘思齐的母亲张文秋询问意见,双方父母对此都很满意,不过当时国民党还在做垂死挣扎,时局仍未稳定,为了安全起见,毛岸英和刘思齐先订了婚。

新中国成立后半个月,1949年10月15日,在中南海丰泽园,到处都是一片喜气洋洋,因为今天是毛岸英和刘思齐正式结婚的日子。

毛岸英妻子改嫁(毛岸英妻子改嫁)(3)

影视形象

毛主席准备了三桌酒席,周总理、朱德等领导人都是见证幸福的宾客。宴席上,毛主席拉着刘思齐的手,欣慰地说:“你过去是我的干女儿,现在成了我的大儿媳妇,我祝愿你和岸英和和美美,共同进步”

毛主席将自己在重庆谈判时穿过的黑呢子军大衣送给了毛岸英,当作新婚礼物,感慨地说:“爸爸欠你们的太多了,只要你们幸福,我也就别无遗憾了。”

毛岸英和刘思齐没有豪华的婚礼和奢华的礼物,他们就像一对最平凡的小夫妻一样,但这两个从小受尽苦难的孩子都很满足,他们终于拥有自己的家了。

婚后,刘思齐要继续上学,只能在周末回家,而毛岸英工作也很繁忙,两人聚少离多,但这并没有影响他们之间的感情,小夫妻的生活十分美满。然而好景不长,毛岸英婚后不到一年,朝鲜战争打响了,出于各种考虑,我国决定抗美援朝。毛岸英虽然是领袖的儿子,但却抢先报了名,他不怕战争也不怕死,唯一担忧的就是父亲和新婚妻子。

1950年10月14日,刚做完阑尾炎手术的刘思齐在住院休养,傍晚丈夫毛岸英像往常一样来看望他,只是今天毛岸英看起来心事重重,似乎有什么话想说。

犹豫再三,毛岸英握着刘思齐的手说自己又要出差,刘思齐早已习惯了丈夫的繁忙,问他这次要去哪,毛岸英编了一个善意的谎言,他告诉妻子,自己要去的地方很远,通信不方便。

刘思齐无奈地点点头,又过了一会儿,毛岸英突然说:“思齐,你知不知道有个朝鲜半岛?”刘思齐说:“朝鲜不是在打仗吗?这两天报纸上广播里都在讲这个事儿。你问这干啥?”怕引起妻子的怀疑,毛岸英连忙掩饰地说:“嗨,我没有别的意思,是在考你的政治呢!”

即将离开家人奔赴战场,毛岸英十分不放心,再三叮嘱刘思齐,有空多去看看父亲,还要关照弟弟毛岸青。对于丈夫的嘱托,刘思齐自然是满口答应,只是心里有些奇怪毛岸英的反常。直到半夜,毛岸英才依依不舍地离开医院,刘思齐此时哪里知道,这竟是两人最后一次见面。

后面的故事我们都知道了,毛岸英牺牲在了朝鲜战场上。得知这一消息后,毛主席陷入了巨大的悲痛中,但更令他不放心的是儿媳刘思齐。毛岸英走后,刘思齐按照丈夫吩咐的那样,经常来探望主席、照顾岸青,每次见到主席,她都会问有没有丈夫的来信。她是那么期盼着丈夫能早日归来,毛主席实在不忍心告诉她这一噩耗。

直到3年后,刘思齐才看到了一张毛岸英身穿朝鲜人民军军装的照片,她才知道丈夫口中的“出差”其实是抗美援朝。又过了几个月,战争结束了,志愿军陆续返回,而刘思齐始终没有等来丈夫,她才意识到,毛岸英已经牺牲了。

虽然两人成婚才一年,但感情却十分深厚,乍闻噩耗,刘思齐几乎要崩溃。看到她这个样子,毛主席心里也很难受,他早已将刘思齐看作是自己的亲女儿。为了转移刘思齐的注意力,毛主席把她送到苏联留学。

毛岸英妻子改嫁(毛岸英妻子改嫁)(4)

时间能抚平伤口,但不能去掉伤疤。几年过去,刘思齐接受了现实,但在内心深处她始终没有忘记丈夫。在1959年,刘思齐终于有机会去朝鲜亲手为毛岸英扫墓。我们无法想象刘思齐站在毛岸英墓前时是什么心情,临走前,她用手绢带走了墓前的一捧黄土。

毛岸英去世后,刘思齐始终一个人生活,眼看着她快30岁了,毛主席希望她能再找一个伴侣,多次劝她再婚,还多方托人为她物色对象。这时,空军学院强击机教研室教员杨茂之走进了毛主席的视线,杨茂之也曾在苏联留学,而且为人忠厚老实,人品过硬。毛主席对他十分满意,于是亲自给刘思齐写信“催婚”。在主席的大力支持下,杨茂之和刘思齐走进了婚姻的殿堂。

毛岸英妻子改嫁(毛岸英妻子改嫁)(5)

晚年刘思齐

1961年12月31日,刘思齐把再婚的事告诉了毛主席,主席非常高兴,他是真心把刘思齐当女儿,自然希望她能幸福。毛主席把自己的两首词《卜算子·咏梅》《七律·和郭沫若同志》,亲自书写送给刘思齐以作纪念。结婚那天,毛泽东又让人送去300元钱,作为嫁妆。

主席看中的人自然不差,婚后,杨茂之对刘思齐很好,两人过着平静的生活。刘思齐和杨茂之有4个孩子,在征得杨茂之同意后,刘思齐给大儿子起名为杨小英,以此来纪念毛岸英。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