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什么是懂事(听话与懂事)

不知道什么是懂事(听话与懂事)(1)

经常听到或看到人们对自己家的孩子说:“孩子听话啊”、“孩子懂事点”,“不听话不是好孩子”、“这孩子太不懂事了”。也经常听到或看到人们对别人说:“我家孩子可听话了”、“我家孩子可懂事了”,“我家孩子可不听话了”、“我家孩子可不懂事了”。还经常听到或看到有人说:“谁谁家的孩子可听话了”、“谁谁家的孩子可懂事了”,“谁谁家的孩子可不听话了”、“谁谁家的孩子可不懂事了”。

非独父母之于孩子,在学校里,老师之于学生;在单位里,领导之于下属;也都有类似的情景。比如老师经常说:“某某学生可听话了”、“某某学生可懂事了”,“某某学生可不听话了”、“某某学生可不懂事了”。领导也经常说:“某某员工可听话了”、“某某员工可懂事了”,“某某员工可不听话了”、“某某员工可不懂事了”。

在这样的场景之下,听话与懂事,含义似乎是一样的:都是好孩子、好学生、好员工的意思,而不听话、不懂事就是坏孩子、坏学生、坏员工的意思。

通常来说,这样理解也没有错。可是世界上任何事情都架不住认真推敲研究,只要一认真、一推敲、一研究,好多寻常看起来、听起来似乎没啥问题的事情就有问题了,差不多一样的意思可能就不一样了。

听话与懂事就是这样。

听话,顾名思义就是听别人的话。之于孩子,是听父母长辈的话;之于学生,是听老师的话;之于员工,是听领导的话。听话了怎么样?服从、顺从。就是遵从父母、老师、领导所说话的意思去做。孩子听父母的话要孝敬父母文明礼貌,学生听老师的话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员工听领导的话要努力工作任劳任怨。所以,听话有命令服从的意思,是说话者同听话者之间的互动。

懂事,顾名思义就是自己懂得、明白了事情的是非曲直及利害关系。之于孩子,是懂得了孝敬父母文明礼貌是对的。之于学生,是懂得了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是对的。之于员工,是懂得了努力工作任劳任怨是对的。懂得之后,就成为自觉的行动。所以,懂事是自我的觉悟,主要是当事人自己对事情的反应。

所以说:听话是听别人的话,懂事是懂自己的事。

听话是学习别人、模仿别人、借鉴别人,懂得是自己经历、自己感受、自己觉悟。

用哲学语言讲,听话是间接经验的获得,懂得是直接经验的获得。

弄明白听话与懂事的意思之后,那么,问题来了:究竟是听话好呢还是懂事好呢?

突问急答的话,当然应该选择懂事好。因为懂事是自我的觉悟,是自觉的行动,不用别人操心费力,也不存在听不听话的冲突摩擦,所以当然是懂事好了。比如孩子不用父母耳提面命地说教、急气白脸地吼叫、甚至鸡飞狗跳地打闹,自己就懂得、明白孝敬父母文明礼貌的好处,并且身体力行,那岂不是太好了?这是祖上积阴德、祖坟里冒青烟的事情啊,何乐而不选呢!学生不用老师苦口婆心地教导,自己就懂得、明白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好处,并且身体力行。那这个社会岂不是人才遍地、才满为患了吗?老师就可以拱手敛袖、闭目养神了!员工不用领导煞费苦心地调教训导,自己就懂得、明白努力工作任劳任怨的好处,并且身体力行。那这个世界岂不是分分钟就和谐圆满、皆大欢喜了吗?领导也不用天天操碎了豆腐心、可以放心回家睡觉睡到自然醒了!多好啊?!

可问题是,有谁能天生就懂事呢?除了极其少数个别天纵英才式的人物,用孔子的话说就是“生而知之”的人,凭借自己的天聪和悟性,对事情一看就明白、一想就透彻,而且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这样的人,为人子时,父母可能还得向他俯就;为人徒时,老师还得向他讨教;为人属时,领导还得向他请示。可是,绝对绝对大大多数的人,天生应该是不懂事的吧?为人子时,应该受父母监护;为人徒时,应该受老师教导;为人属时,应该受领导约束吧!

既然绝大多数人不能“生而知之”、天生就懂得一切,还需要通过学习、实践才能懂得、明白,那么听话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就来了。

对于一个出生时头脑就像一张白纸、身体就像面团一样柔弱的人而言,从先天获得(权且称之为懂得)的本能,就是啼哭和吃奶。如果没有父母甚至医生的保护,最大的可能就是饿死、冻死、病死。如果此时父母跟他说饿了要吃饭、冷了要穿衣、病了要服药,莫说他不懂事,就是懂事了,可能也会听话的。但听不听话是假设,因为他根本就不懂得听话,所以父母就替他做主了、给他操办了、强制他听话了。惟其如此,孩子才能渡过出生时的生死劫,才能有以后的人生机会。你说这个听话对不对、必要不必要、重要不重要?

不知道什么是懂事(听话与懂事)(2)

一个人从小到大成长的过程中,往往是越小越听话、越大越不听话。一开始是无意识和被强制的听话,后来是有意识和配合下的听话,再后来是勉强性和抗拒性的听话,最后成了叛逆性和对着干的不听话。这是时下大多数人和大多数家庭的状态。有人说了,这是因为孩子逐渐长大了、开始懂事了、有了自己的独立思考、独立意识和独立判断了,所以想按自己的意愿行事了,不想屈从于父母的安排了。

可问题是,孩子是真的长大了、懂事了吗?

且不说一般人的心智成熟是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的,就连孔圣人也自言:“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即使以自由至上为圭臬的西方社会,也还制定了十八周岁才算是成年的法律。在此之前,算是未成年人,行为要受父母亲人的监护,行为后果也要给予酌情的容错。

一般来说,父母都会为子女,而不会害子女,正所谓虎毒不食子。而且父母即使结婚再早、生育再早,估计比子女也得大个十五到二十岁以上。父母比子女的人生经验、心智模式肯定要丰富得多、成熟得多。两方面结合起来,父母是完全有资格指导孩子的,而孩子也是完全有必要听从父母的。也就是说,孩子听话于父母是完全正确的。天生就听话的孩子,其实是真正有福报的孩子。因为听话,可以少走多少人生的弯路、少犯多少人生的错误。有一个听话的孩子,不仅是父母的福气,也是孩子的幸运。而不听话的孩子,后期如果在生活中碰得头破血流之后能及时幡然悔悟、改弦更张的话,还算亡羊补牢犹未为晚之幸事;如果一意孤行偏执到底的话,大多命运多舛越走越难。当然,那种天纵英才的伟大人物除外。所以千年以来,人们总结出俗语: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岂是虚哉!

可惜的是,西学东渐、国门开放以来,西方所谓人性解放、自由民主的思潮涌入中国,对中国的传统伦理秩序形成冲击。加之国内一些所谓的新派人士以为如获至宝、奉为圭臬、推波助澜。内外夹击之下,倡导听话的传统几乎被彻底颠覆。更有甚者,在互联网普及、游戏泛滥的当今,很多孩子沉溺于网络游戏不能自拔,被游戏中空虚无聊、暴力血腥、庸俗情色的内容潜移默化地毒害,不仅玩物丧志、精神颓废,而且荒废学业、不学无术。在家里忤逆父母,在学校顶撞老师,在单位怒怼领导,还美其名曰是思想独立、不同凡响的“新人类”。真真是可笑可悲至极!

其实何止是孩子,就是一些年龄老大不小的所谓“懂王”,其所谓的懂得,最后也基本上被实践验证为只是自以为是而已。所以,还是多一些听话,少一些装懂吧!

值得欣慰的是,国家层面已经开始倡导弘扬国学、重新重视传统教育了,并且出台了《家庭教育促进法》。窃以为力度还不够,应该继续大力弘扬传统伦理道德,继续推出如《孝敬父母法》等系列法规。

对此,也许新派人士要大加挞伐呀:什么时代了还宣扬这么腐朽的言论呢,是从历史的垃圾堆里爬出来的吧?等等。但我的回答是:呵呵(言外之意是:等你当了父母的、等你当了老师的、等你当了领导的)!

有人也许会说了:听话也可以,但不能什么人的话都听吧?

当然了。一般来说,父母的话任何时候都是可以听的,这个不加解释,也不接受反驳。老师的话大多数都是可以听的,这个基本上可以比照父母。领导的话基本上也是可以听的,只需要加一个限定条件:你是一个刚参加工作的小白,或者这个领导跟你没有直接或间接的利害冲突。

如果还有人要继续诘问的话,我只能说,就此打住,不信就走着瞧让实践验证吧。

听话照做,没有大错。懂事懂事,自以为是。

最后要说,如果你能对我说的话“听话”的话,那么你就可能是一个“懂事”的人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