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态家乡话(蓼花河人说家乡话)

C部(14)260、凑手(còu shǒu)——形容词使用起来方便;顺手(常用于手边的钱、物、人等)例如:(1)钱不凑手,下次再买吧(2)这张掀使着挺凑手,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原生态家乡话?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原生态家乡话(蓼花河人说家乡话)

原生态家乡话

C部(14)

260、凑手(còu shǒu)——形容词。使用起来方便;顺手(常用于手边的钱、物、人等)。例如:(1)钱不凑手,下次再买吧。(2)这张掀使着挺凑手。

261、凑数(còu shù)——(1)凑足数额。例如:买房子的钱还没凑够数。(2)充数。例如:他干不了多少活,来了也是凑数。

262.粗拉(cū la)——(1)粗糙。如:你拉(là,“磨mó”的意思)的面子岗粗拉嗹。(2)不仔细。如:乜个人办事岗粗拉嗹。

262 、粗手笨脚(cū shǒu bèn jiǎo)——形容手脚粗笨。如:别看他粗手笨脚的,心可细了。

263、促蛰(cù zhé)——借音字。蟋蟀。蒲松龄先生写作“促织”。

264、醋罐子(cù guàn zi)——借指在男女关系上嫉妒心很强的人。也叫“醋坛子”。

265、汆丸子(cuān wán zǐ)——一种烹调方法。将丸子放在开水中稍微煮一煮。

266、蹿(cuān)——(1)向上或向前跳(跑)。例如:猫一下就蹿到树上了。又如:一眨眼的功夫,他就蹿没了影。(2)喷射。如:鼻子蹿血。

267、蹿个(cuān gè)——家乡话读“蹿guò”。身材在较短时间里明显长高。例如:孩子蹿个了,年时来的衣裳穿着短了一大截。

268、攒(cuán)——聚集;拼凑。例如:为了给他治病,队长挨家挨户给他攒钱。再如:傍晌午的时候,负责给坡里干活的送饭的人,开始挨家挨户攒饭。

269、攒垛(cuán duò)——把分散的东西(如庄稼、秸秆等)堆积成堆。如攒稖槌垛;攒秫秸垛。

270、脆生(cuì shēng)——(1)食物脆。例如:这块地的梢瓜岗脆生嗹。(2)声音脆。例如:这爆仗(响的)真脆生。

271、皴(cūn)——家乡话读“qūn”。(1)冬天皮肤因风吹、受冻而裂开的小口子。例如:天太冷,她将洗完手,一出门手就皴了。(2)皮肤上积存的污垢(老灰)。如:他不知多时节不洗澡嗹,脖子上的老皴都大厚厚了。

272、搓(cuō)——借音字。打。如:我搓你这个舅子。

273、搓板(cuō bǎn)——家乡话读“cuō bān”。搓洗衣服的木板或塑料板,上面有窄而密的横槽。如:再出去凑档子喝酒,回来让你跪搓板。

274、搓布绩(cuō bù jì)——也叫“擀布绩”。将棉花绕在光滑细杆上、用带把手的方木板(俗称搓板)将棉花搓成指头粗、尺余长的圆形棉条,用于家庭纺线。【注】蒲松龄《日用俗字》裁缝章:“布绩纺成线一绺”。绩:把麻和棉搓(cuō)捻成线。

275、搓麻线(cuō má xiàn)——将麻杆的皮劈成细丝状,选择粗细均匀的两小股放在小腿上,再用手搓成细绳,用于纳鞋底。

276、搓悠(cuō yōu)——揉搓;折磨;刁难。如:他实在架不住这帮人的搓悠,撂挑子不干了,

277、撮(cuō)——(1)吃。例如:干完活,我请大伙撮一顿。再如:他一派撮了五个大馍馍。【一派:一气;不停歇】。(2)举起来。例:戏台前站满了看戏的人,孩子个头小,看不见,他就把孩子撮到肩膀上。(3)量词。指用手指捏起来的东西的数量。如:一撮盐。

278、撮鼓儡(cuō gǔ lě)——木偶戏。

279、撮弄(cuō nòng)——(1)戏弄、捉弄。例如:你这不是撮弄人吗?(2)教唆、煽动。例如:他本来不想做这种买卖,是别人撮弄他干的。(3)恭维,给人戴“高帽子”。例如:他让别人撮弄得不知姓啥了。

280、矬(cuó)——(1)身材短小。如:常言道,守着矬子不说短话。(2)把身子往下缩。如:这孩子不让人抱,直往下矬。(3)削减:矬了他一百块钱的工钱。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