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谈对乌克兰无差别轰炸(俄罗斯暴力袭击事件频发)

普京谈对乌克兰无差别轰炸(俄罗斯暴力袭击事件频发)(1)

9月27日,一些俄罗斯民众涌入格鲁吉亚

俄罗斯暴力袭击事件频发,会影响普京的“部分军事动员”吗?

文/冯虚

截至当地时间9月27日晚,经过哀伤的一日,26日在俄罗斯伊热夫斯克第88中学发生的枪击事件已造成17人死亡、25人受伤,受害者中包括33名未成年人。这使得该案超过2014年莫斯科中学枪击案和2021年喀山中学枪击案,成为除“别斯兰人质危机”外俄罗斯最致命的中学校园暴力袭击事件

不过,伊热夫斯克事件其实是26日在俄罗斯发生的第二起枪击案。据俄罗斯媒体报道,26日早些时候,俄罗斯伊尔库茨克州一座小镇的征兵办公室也发生枪击事件,一位介绍动员征兵政策的官员被击伤。而这只是俄罗斯多地发生的“反动员”暴力事件中最严重的一起。其他袭击的方式从简单的“砸玻璃”、纵火,到堵住办公室大门投掷燃烧弹,各不相同。

有媒体统计称,2月24日俄军对乌克兰开始“特别军事行动”后的半年内,此类袭击事件共发生约20起。而自9月21日普京宣布全国“部分动员”开始,五天之内同类事件已经发生了11起,且有加剧的趋势。与对校园枪击的一致谴责不同,在社交媒体上,甚至有人将伊尔库茨克州征兵办公室枪击案的凶手称为当地的“切·格瓦拉”。与此同时,西方媒体报道称已有超过700名俄罗斯人因反对动员的抗议示威活动被捕,其中包括一些有影响力的知识分子。

普京谈对乌克兰无差别轰炸(俄罗斯暴力袭击事件频发)(2)

伊热夫斯克枪击事件发生,当地警察设置警戒

动员征召过程中频频出错

据当地媒体报道,伊尔库茨克州枪击案的原因,可能是枪手“最要好的朋友”被动员征召,即将前往前线,引发了枪手对动员的不满。目前尚不清楚此案涉及的具体被动员者是否在“应被征召”之列。但可以确定的是,在9月21日普京宣布开始“部分动员”后,不少地方在具体执行层面都出现了“不该被动员的人被征召”的情况。

一周之内,先是远东的萨哈(雅库特)共和国领导人尼古拉耶夫承认本地的动员名单出现诸多错误,纳入了根本没有军事经验、不在预备役范围内的普通人,以及联邦政府明令应被豁免动员的“有四个及四个以上子女的父亲”。随后,马加丹州、塞瓦斯托波尔市、弗拉基米尔州等地政府高层也纷纷承认,由于时间仓促,当地征召过程中出现失误

对于征召屡屡出错的原因,各方说法不一,但普遍都指出,俄罗斯政府决定进行“部分动员”是在乌克兰军队“大反攻”取得成效之后,因而准备时间仓促。一个值得注意的细节是:俄罗斯国家杜马9月20日通过关于动员、戒严及军事活动时期对涉军相关犯罪加重刑罚的法案,被视为“部分动员”的法律准备;21日,普京宣布开始“部分动员”;但按照既定流程,普京24日才签署前述国家杜马法案,宣告新法规生效。9月21日至24日,因而成为部分俄罗斯适龄青年逃往国外的“窗口期”。据塔斯社报道,其间有近十万俄罗斯公民进入哈萨克斯坦,哈萨克斯坦邻近俄罗斯边境的城市甚至被迫开放电影院等公共场所,供俄罗斯“难民”们暂住。

此外,俄罗斯以及苏联自二战结束从未进行过全国性军事动员,2007年到2008年的俄军职业化改革进一步削弱了对征兵制和预备役人员的管理。具体而言,组织预备役人员进行定期军事训练,在美国是每月进行的常规活动,但俄罗斯国防部直到2021年下半年才开始部分恢复此类演训。加之俄罗斯基层政府电子化程度较低,与动员相关的档案文件保存状况不一,都导致了基层执行的偏差。

普京谈对乌克兰无差别轰炸(俄罗斯暴力袭击事件频发)(3)

莫斯科州的一处军需部,当地民众报名应征

不过,也有俄罗斯安全专家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针对征兵办公室的暴力活动并不都是个人自发行为,而是具有一定的组织性。有报道显示,“反动员”袭击背后有松散的网络串联,还有人在社交媒体上分享制作燃烧弹的“经验”。一些此前一直主张用暴力“反战”的俄境内激进组织,如今也打起“反动员”的旗号。其中一个激进组织公开号召民众用“可以在商店里买到的”工具锯子、撬棍、火柴等进行“反动员战斗”,目标除征兵办公室外,还包括“高速公路、铁路、机场……一切国家基础设施”。

一些反对派激进分子还在煽动民众“火攻”征兵办公室时强调,征兵办公室的个人档案一般仅存于纸质文件中,因此,攻击征兵办公室不止具有象征意义,还能让袭击者及其亲属暂时逃离被动员的命运。这也意味着,此类袭击事件不仅导致社会不稳定,还会阻碍俄罗斯的军事动员进程,在战事上有益于乌克兰和西方。在这种背景下,近期这些袭击事件出现快速增长的势头,并不令人意外。

普京谈对乌克兰无差别轰炸(俄罗斯暴力袭击事件频发)(4)

俄罗斯宣布进行“部分军事动员”后,多地出现抗议活动

受“动员”影响群体过大的隐患

对俄罗斯安全部门而言,针对征兵办公室的袭击有些“防不胜防”。校园枪击案可以从枪支管控、校园安全防范、学生心理建设等多个方面加以预防。但“反动员”袭击使用的“武器”往往无法管控;征兵办公室等基层部门所在楼宇不具备安全防范的条件,“走街串巷”宣传动员政策的官员也不可能人人配备警卫;潜在的自发或被煽动的袭击者并不是某个特定群体,很难提前监控。

对俄罗斯来说,如今一个很大的挑战是如何降低民众的恐慌情绪。虽然俄罗斯政府一再辟谣称不存在“征召100万”、“动员120万”的计划,西方专业军事分析人士也多认为,以俄军目前的装备、训练和后勤保障能力,动员30万人可能已经是多兵种合成部队兵力增长的极限,动员更多反而“过犹不及”。但一些细节显示,受本轮动员和对乌增兵影响的群体,远不止30万人。

首先,被动员的30万人均是以征兵制服兵役后退伍的群体,而在俄罗斯军改后的合成集团军建制中,更多的技术、后勤兵源来自合同制士兵,被动员者难以胜任这些岗位。在8月宣布扩军13.7万的基础上另增加30万动员兵,也意味着相关保障、文职岗位必须增加。塔斯社已经披露,不在30万动员之列的公民也可能在之后被要求以文职身份到部队服务,只是俄罗斯国防部尚未公布具体方案。有俄罗斯律师已经建议潜在的被动员者先主动登记申请文职服务,以逃避未来可能被动员上一线的风险。

其次,俄罗斯今年秋季的例行征兵并没有因“部分动员”而取消。按照计划,将有12万俄罗斯青年应征入伍。然而,今年的征兵工作注定不寻常。“特别军事行动”开始以来,俄军征兵制士兵“仅在俄罗斯领土上服兵役”,所以几乎没有参与一线战斗。然而,随着顿涅茨克、卢甘斯克、扎波罗热和赫尔松四地的俄占区于当地时间9月27日完成“入俄公投”,“俄罗斯领土”的含义有了明显变化。根据动员令,原本仅需服役一年的征兵制士兵,现在的服役期都被延长至“部分动员”完全结束,这进一步引发了外界关于“征兵制士兵也可能去乌克兰”的担忧。

最后,虽然俄罗斯并未关闭边境或戒严,但联邦政府已经要求在动员范围内的俄罗斯公民“不得离开现居住地”。塔斯社指出,这一规定较为模糊,并未说明是指向2500万全部潜在动员力量还是特定的30万人。在很多地区,由于动员名单尚待确认,被要求不得离开居住地的民众远远大于最终会被征召的人数。这加剧了这些年轻人的担忧。考虑到所有潜在动员力量都曾服过兵役,有持枪和使用武力的经验,而俄罗斯的枪支管控虽然严苛,却并不完全禁枪,类似伊尔库茨克枪击案这样的攻击事件频频出现,有其必然因素

即便俄罗斯本土的小规模“反动员”暴力事件不会影响动员大局,但仍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方面,相比高薪征召、志愿报名的俄罗斯“志愿营”,及卢甘斯克、顿涅茨克本地“为家园而战”的分离武装,在社会恐慌中被动员征召的俄军未必具备同样的士气。针对俄罗斯的“部分动员”,有乌军官员轻蔑地表示:“如果他们最精锐的空降兵部队和合成集团军都无法取得胜利,这些缺乏经验和士气的动员兵又怎能改变战局?”虽然这种观点忽略了俄军增兵后在规模上对乌军的绝对优势,但也有一定的道理。

普京谈对乌克兰无差别轰炸(俄罗斯暴力袭击事件频发)(5)

9月24日,乌克兰伊久姆,当地建筑在战火中严重损毁

另一方面,乌军情报机构称俄军准备在刚刚“公投入俄”的赫尔松、扎波罗热、顿涅茨克、卢甘斯克进行动员征召,以就地扩充兵源。此前,美国智库“战争研究所”也曾预测,俄罗斯急于在10月前完成公投,就是为了让四地民众能赶上今年的秋季征兵周期。考虑到普京已在9月21日宣布给予顿涅茨克、卢甘斯克分离武装士兵和俄军相同的地位及待遇,且外界普遍认为俄罗斯联邦将在9月30日前后宣布接纳四地为本国领土,这一推测有其合理性。9月27日,俄占赫尔松、扎波罗热行政当局的官员都对外表示,“短期内”没有在当地征兵的计划。但另一边,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的官员表示,其所属武装确实将在更广泛的战线进行战斗。

卢甘斯克、顿涅茨克本地的分离武装,无论是在2014年的顿巴斯内战还是今年2月以来的“特别军事行动”中,都充分发挥了熟悉本地情况、战术战法灵活、“保家卫国”和“收复失地”士气高的优势,在马里乌波尔围城战、北顿涅茨克战役中给予乌军沉重打击。根据俄方公布的数据,扎波罗热和赫尔松当地俄占区在公投中分别有超过90%和超过80%的投票者支持加入俄罗斯,其中也不乏因身处乌克兰俄语区而遭受过乌克兰政府歧视、遭受过乌军攻击的平民。他们很可能成为一支新的有生力量。

但与此同时,将四地纳入征兵或动员,意味着那些不支持加入俄罗斯的家庭也都会被波及。考虑到本次公投的特殊性及投票率,实际上当地对俄罗斯统治存在异议的群体比例或不止于10%到20%之内。美国《时代》周刊报道称,四地的“入俄公投”完成后,当地将很快建立“俄罗斯政府”,并通过落实法律、引入俄语教育等方式让这些地区迅速“更像一个正常的俄罗斯地区”。这些措施及征兵动员政策,也有可能会激发当地的小规模反抗活动,甚至是暴力冲突。

7月以来,乌克兰情报机构一直号召占领区民众配合乌克兰军队在赫尔松一线的反攻,包括上传俄军部队及乌克兰“合作者”的详细信息及坐标。虽然乌方从未公布占领区地下反抗活动的情况,但乌军在南线的反攻一直伴随着用海玛斯火箭炮等中程武器对俄军后方交通线、补给站的打击。还有乌克兰学者近日在文章中披露,参与“公民情报”活动的东部地区居民总数或超过30万人。

根据俄罗斯国防部的说法,本次“部分动员”将分数个阶段进行,西方媒体报道称可能持续到11月。可以预见的是,未来几个月,针对俄罗斯各地征兵办公室及政府部门的袭击依然可能难以避免。如何尽可能保证动员活动的安全,将“反动员”袭击对社会的危害降到最低,并保证动员兵的士气,是克里姆林宫眼下要解决的又一个棘手难题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归【地球相对论】所有,今日头条已获得信息网络传播权独家授权,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