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晶专辑(文学董晶愿望)

愿  望

文/董晶

  文联的投稿的形式拓宽了,不单单只投文字了,又增加了图片、书法、绘画和小视频等作品的征集。从形式到内容都丰富起来。给优秀的作者更多的机会,给热爱生活的人更多美好。

  自从看到增加投稿形式通知,我便觉得很开心。似乎是一道光照进了心里,似乎这道光,可以照亮那些没有方向的暗淡的灵魂。

  平常喜欢追剧和读书,闹中追剧,静中读书。读书时,将文字在脑中转换成富有诗意的画面;追剧中,再把剧中的画面变成秀丽迷人的文字。优秀的作品,卓越的演技,仿佛自己也身在其中,总是让人流连忘返,放下,再拾起。

  的确,一部好的作品,除了可以愉悦观众,更多的是能给人以精神上的享受,和思想上的引导和熏陶。

  《开端》是我新追的一部剧,是由赵今麦和白敬廷主演的一部新作。大概内容是肖鹤云(白敬亭饰)和李诗情(赵今麦饰),两个缺少主角光环的普通人经历时间循环、寻找真相的过程中,一次次经历生死挑战,实现自我成长。也在一次次生死的瞬间,收获着陌生的温暖。有人情,有温度。

  剧中的李诗情的人设,是一个即将毕业的师范生。美丽中透着善良,初入循环的恐惧和几进循环旁观者的冷漠,也没能让她放弃去救下车上的每一个人。敬佩她的勇气,更羡慕她的机智和耐心。在一次次尝试的失败中,让越来越多的旁观者成为了局中人,当人们看到了她的善良和救下所有人的决心。大家慢慢相信她的话:车上有炸弹。最后,通过她的努力和车上人的配合完成了救赎。公交车没有爆炸,所有人安全地下车。

  喜欢这部剧,无论人设还是立意。也觉得成功的作品就应该是这样:有形的画面,无形的思想指引。

  成为思想上的引导者,是我的愿望。

  记得五年期末复习时,遇到过这样一道题,大概意思是:鲁迅的文章大多是战斗檄文,在动荡不安的年代,人们需要这种思想作为指引,如今都是和平年代了,还需要鲁迅这种精神吗?为什么?

  看到这道题时,很兴奋。我喜欢这种题,有难度、有挑战、有思想。我喜欢语文课堂上,有一石激起千层浪的反响,更享受孩子们唇枪舌战的辩驳。

  只默默地看着,不助功,更不参战。只倾听,心里就感觉很美。喜欢听他们有自己独特的主张,喜欢他们有不同的见解,更喜欢他们稚嫩的回答。所以会常常给孩子们找类似的题做,想透过他们的语言去观察孩子的内心。

  当我拿到他们给出的答案时,内心抑制不住的兴奋,喜形于色的样子被孩子们捕捉成嘲笑。

  “老师,答案可笑?”

  “不是。”

  “那是错别字可笑?”

  “也不是”。

  我卖了个小关子,没有告诉他们,我只是因为开心。因为孩子们的回答都是我想要的。我又迫不及待地翻看第二题的答案。

  “每个时代都需要一种精神上的引领,如今,我们身处在共产党领导的和平年代,那就需要一种和平年代更需要的精神作为引领,比如说:正确的三观,处事的正能量。都需要我们从课本、文章和影视作品中汲取。”一个小男生的回答。

  那一刻,我很激动,内心中也有一些小小的骄傲。因为我看到了自己教育的成果,不是一纸卷书的分数,那是他们对文字的一种深刻理解,一种站在高度上的思想的形成。这种思想上的形成,来自于视听上的正确引领。

  成为思想的引导者,是我的愿望。

  文联整合了投稿形式后,编辑们都正式分管了文字和视频,让更多有能力有才情的人,都能参与到宣传中来,小城也在文字、图片和画面的多重视角下有了温度。

  一支笔,一抹色,一个画面,让我们看到了广袤的田野,古朴的民风,有趣的风土人情和感人的故事。丹书笔挺刚劲,画卷绚丽多姿,视角独特敏锐,文字温暖真挚。

  能感受到,文学的作用很广博,小到一个篇章对孩子的影响,大到成为一个时代思想的导向。文艺工作者的压力也很大,因为不仅要承担着“文化兴则国家兴,文化强则民族强”的重任,还要有“推动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决心。这,可能是所有文艺工作者努力的意义。

  成为这样的人,也是我的愿望。

  我喜欢参与进来,更希望可以跳出圈去。像那些优秀的文艺作者一样,走遍338个自然屯。用眼感知,用心倾听,用思想做基石,描绘出小城人民的豪迈前行、奋发图强。做一个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是一个灵魂的摆渡人。

  今天,秦老师对我说:“大作家,最近有没有新的作品?”

  “不是大作家。”我笑着跑开了。

  虽然我只是小笔者,但成为具有思想引导能力的大作家,也是我的愿望。


作者简介

  董晶,女,1980年出生,2000年毕业于榆树师范学校,本科学历,现为榆树市新立镇青顶中心小学教师。喜欢教书,喜欢在书本中悟出人生的哲理。因为深知育人方可达己,遂更喜欢育人的过程,虽舞台只有三尺宽,但希望舞出人生最美丽的风景。

董晶专辑(文学董晶愿望)(1)


  本平台是“榆树文联”新媒体平台官方账号,诚征各类稿件。投递稿件先在平台发布,择优在纸版《榆树人》发表。作者文责自负。咨询投稿事宜,敬请关注本号并留言或私信,也可搜索微信公众号“榆树文联”。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