蛟河带证书青花梵文盘保真(龙文鞭影四卷四支)

四支:王良策马,傅说骑箕伏羲画卦,宣父删诗,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蛟河带证书青花梵文盘保真?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蛟河带证书青花梵文盘保真(龙文鞭影四卷四支)

蛟河带证书青花梵文盘保真

四支:

王良策马,傅说骑箕。伏羲画卦,宣父删诗。

【注】王良:春秋时之善驭马者。《孟子·滕文公下》:“昔者赵简子使王良与嬖奚乘,终日而不获一禽,嬖奚反命曰:‘天下之贱工也。’或以告王良,良曰:‘请复之。’强而后可,一朝而获十禽,嬖奚反命曰:‘天下之良工也。’”亦指星座名。《史记·天官书》:“汉中四星,曰天驷,旁一星,曰王良。”张守节正义:“王良五星,在奎北河中,天子奉御官也。”

策马:驱马使行。亦指古占星家用语。常与“王良”连用。意谓“王良主天马之星也。其动策马则车骑盈野。车骑盈野者,喻刀兵之乱也。”见《论衡·变动》“王良策马,车骑盈野”刘盼遂集解引孙蜀丞注。一说,策马亦星名。《史记·天官书》:“汉中四星,曰天驷。旁一星,曰王良。王良策马,车骑满野。”张守节正义:“策一星,在王良前,主天子仆也……桓帝当南郊,平明应出,腾仰观,曰:‘夫王者象星,今宫中星及策马星悉不动,上明日必不出。’”

骑箕:亦“骑箕尾”“骑箕翼”。《庄子·大宗师》:“傅说得之,以相武丁,奄有天下,乘东维,骑箕尾,而比于列星。”傅说一星,在箕星尾星之间,相传为傅说死后升天而化。后因以指游仙。傅说:商武丁之相。箕:星宿名,指箕宿,二十八宿之一。东方青龙七宿的末一宿。有星四颗。

伏羲:古代传说中的三皇之一。风姓。相传其始画八卦,又教民渔猎,取牺牲以供庖厨,因称庖牺。亦作“伏戏”、“伏牺”。《庄子·缮性》:“逮德下衰,及燧人、伏羲始为天下,是故顺而不一。”

宣父:旧时对孔子的尊称。《新唐书·礼乐志五》:“十一年诏尊孔子为宣父,作庙于兖州。”汉平帝元始元年追谥孔子为褒成宣尼公,后因称孔子为宣尼。见《汉书·平帝纪》。

删诗:指孔子删《诗》之说。出自《史记·孔子世家》。谓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于礼义者凡三百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后世以司马迁去古较近,所言必有因而然,多信之。然亦有疑者。如唐孔颖达于《诗谱序疏》中称:“如《史记》之言,则孔子之前,诗篇多矣,桉书传所引之诗,见在者多,亡逸者少,则孔子所录不容十分去九,马迁言古诗三千余篇,未可信也。”更有甚者,如清崔述则以《论语》有“诗三百”之语,断言“当孔子之时,已止此数,非自孔子删之而后为三百也。”考今存《诗经》三百零五篇内容,历岁久远,布地辽广,而分体编排,井然有序,比音用韵,大致相近,谓此未经删汰整理,本来如此,殆难想象。凡有成就,归美一圣,固未可信,而必谓孔子未曾删诗,亦逞臆之谈。

高逢白帝,禹梦玄彝。寅陈七策,光进五规。

【注】高:指汉高祖刘邦。

白帝:此指白帝子。传说汉高祖刘邦为赤帝子,秦统治者为白帝子。赤帝子斩杀白帝子,表明汉当灭秦。《史记·高祖本纪》:“有一老妪夜哭,曰:‘吾子,白帝子也,化为蛇,当道。今为赤帝子斩之。’”后因借指被推翻的王朝。白帝:古神话中五天帝之一,主西方之神。《周礼·天官·大宰》“祀五帝”唐贾公彦疏:“五帝者,东方青帝灵威仰,南方赤帝赤熛怒,中央黄帝含枢纽,西方白帝白招拒,北方黑帝汁光纪。”

赵晔《吴越春秋·越王无余外传》:“禹乃东巡登衡岳,血白马以祭,不幸所求。禹乃登山,仰天而啸。因梦见赤绣衣男子,自称玄夷苍水使者,闻帝使文命于斯,故来候之,非厥岁月,将告以期,无为戏吟。故倚歌覆釜之山,东顾谓禹曰:‘欲得我山神书者,斋于黄帝岩岳之下三月,庚子登石发石,金简之书存矣。’禹退,又斋三月,庚子登宛委山,发金简之书。案金简玉字,得通水之理,复返归岳。”

玄夷:我国古代东夷九种之一。《后汉书·东夷传》:“夷有九种,曰: 畎夷,于夷,方夷,黄夷,白夷,赤夷,玄夷,风夷,阳夷 。”

寅:指胡寅。宋建宁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人,字明仲,学者称致堂先生。胡安国侄,安国养为己子。宣和进士。靖康初,为秘书省校书郎,从祭酒杨时受学。张邦昌称楚帝,弃官归。建炎三年,张浚荐为驾部郎官,擢起居郎。上书高宗,陈抗敌大计及论苟安议和之非,辞气激切。绍兴中,任中书舍人,反对遣使入金,出知严州、永州。官至礼部侍郎、直学士院。秦桧当政,深忌之,以讥讪朝政落职,安置新州。桧死,复官。生平志节豪迈,数上书论恢复。见《宋史·列传第一百九十四·儒林五·胡寅传》。

光:指司马光。司马光呈上《五规》,一曰《保业》,二曰《惜时》,三曰《远谋》,四曰《重微》,五曰《务实》。供宋仁宗施政参考。

鲁恭三异,杨震四知。邓攸弃子,郭巨埋儿。

【注】《东观汉记·卷十三·鲁恭传》:“鲁恭为中牟令,时郡国螟伤稼,犬牙缘界,不入中牟。河南尹袁安闻之,疑其不实,使仁恕掾肥亲往察之。恭随行阡陌,俱坐桑下,有雉过,止其傍,傍有童儿。亲曰:‘何不捕之?’儿曰:‘雉方将雏。’亲嘿然有顷,与恭诀曰:‘所以来者,欲察君治迹耳。今虫不犯境,此一异也;化及鸟兽,此二异也;竖子有仁心,三异也。府掾久留,担扰贤者!’因还府,具以状白安。”

四知:《后汉书·杨震传》:“当之郡,道经昌邑 ,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 令,谒见,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震 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无知者。’震 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密愧而出。”又《传赞》:“震畏四知。”后多用为廉洁自持、不受非义馈赠的典故。

《晋书·良吏列传·邓攸》:“邓攸字伯道,平阳襄陵人也。……石勒过泗水,攸乃斫坏车,以牛马负妻子而逃。又遇贼,掠其牛马,步走,担其儿及其弟子绥。度不能两全,乃谓其妻曰:‘吾弟早亡,唯有一息,理不可绝,止应自弃我儿耳。幸而得存,我后当有子。’妻泣而从之,乃弃之。其子朝弃而暮及。明日,攸系之于树而去。……攸弃子之后,妻不复孕。过江,纳妾,甚宠之,讯其家属,说是北人遭乱,忆父母姓名,乃攸之甥。攸素有德行,闻之感恨,遂不复畜妾,卒以无嗣。时人义而哀之,为之语曰:‘天道无知,使邓伯道无儿。’”

干宝 《搜神记》卷十一:“巨独与母居客舍,夫妇佣赁,以给公养。居有顷,妻产男。巨念与儿妨事亲,一也;老人得食,喜分儿孙,减馔,二也。乃于野凿地,欲埋儿,得石盖,下有黄金一釜,中有丹书,曰:‘孝子郭巨,黄金一釜,以用赐汝。’于是名振天下。”

公瑜嫁婢,处道还姬。允诛董卓,玠杀王夔。

【注】钟离瑾:北宋庐州合肥人,字公瑜。第进士。以殿中丞通判益州,擢开封府推官。出提点两浙刑狱,衢、润二州饥,赈济有善政。历淮南转运副使,京西、河东、河北转运使,改江淮制置发运使。宋仁宗时累迁龙图阁待制,权知开封府,未逾月卒。

钟离瑾任德化县令时,嫁女时买来婢女,知道婢女是前任县令的女儿,就同女儿一样嫁出。

五代末,陈国大乱。驸马徐德言和妻子乐昌公主觉得夫妇即将离别了,便摔破一面铜镜,夫妇各拿一半,相约乱平后的正月十五日在街上卖镜相聚。陈国被灭后,乐昌公主成为隋朝越国公杨素(字处道)的家姬。那年上元节,公主命家奴去市场卖破镜,价格定得相当高。徐德言看到后,便合镜题诗:“ 镜与人俱去,镜归人不归。无复嫦娥影,空留明月辉。”杨素得知后,便请徐德言去见他,把乐昌公主送还给了徐德言。这便是破镜重圆的典故。

孟棨《本事诗·情感第一》:“陈太子舍人徐德言之妻,后主叔宝之妹,封乐昌公主,才色冠绝。时陈政方乱,德言知不相保,谓其妻曰:‘以君之才容,国亡必入权豪之家,斯永绝矣。倘情缘未断,犹冀相见,宜有以信之。’乃破一镜,人执其半,约曰:‘他日必以正月望日卖于都市,我当在,即以是日访之。’及陈亡,其妻果入越公杨素之家,宠嬖殊厚。德言流离辛苦,仅能至京,遂以正月望日访于都市。有苍头卖半镜者,大高其价,人皆笑之。德言直引至其居,设食,具言其故,出半镜以合之,仍题诗曰:‘镜与人俱去,镜归人不归。无复嫦娥影,空留明月辉。’陈氏得诗,涕泣不食。素知之,怆然改容,即召德言,还其妻,仍厚遗之。闻者无不感叹。仍与德言陈氏偕饮,令陈氏为诗,曰:‘今日何迁次,新官对旧官。笑啼俱不敢,方验作人难。’遂与德言归江南,竟以终老。”

允:王允。

玠:余玠。南宋名将。淳祐元年,宋理宗赵昀命在淮东屡立战功的的余玠为兵部侍郎、四川制置使兼知重庆府,全面负责四川防务。利州都统制王夔凶残跋扈,号称“王夜叉”,不听余玠调度,到处劫掠。余玠依军法斩王夔。

石虔趫捷,朱亥雄奇。平叔傅粉,弘治凝脂。

【注】趫捷(音桥):矫健敏捷。张衡 《西京赋》:“轻锐僄狡趫捷之徒,赴洞穴;探封狐,陵重巘,猎昆駼。”

石虔:桓石虔,东晋猛将,宣城内史桓彝之孙,征西将军桓豁庶长子,以勇猛矫捷闻名。《晋书·列传第四十四》有载。

朱亥:战国时魏国人。隐居大梁(今河南开封西北)为屠,有勇力。魏安嫠王十九年,信陵君窃兵符救赵,他因侯赢荐,随往邺(今河北磁县南),用四十斤铁椎击魏将晋鄙,助信陵君夺得军权。次年,魏击退秦军,解邯郸之围。

傅粉:搽粉。

平叔:何晏,三国魏南阳宛人,字平叔。何进孙。随母为曹操收养。少以才秀知名。娶魏公主。美姿容,面白,人称“傅粉何郎”。齐王芳正始中,曹爽辅政,累官散骑侍郎、尚书,典选举,晋人傅咸谓其所用官吏皆能称职。赐爵列侯。坐曹爽同党,为司马懿所杀。

《世说新语·容止》:“何平叔美姿仪。面至白。魏明帝疑其傅粉。正夏月,与热汤饼。既啖,大汗出。以朱衣自拭,色转皎然。”

弘治:杜乂,字弘治。东晋成恭皇后之父,镇南将军杜预之孙,尚书左丞杜锡之子。性纯和,美姿容,有盛名于江左。王羲之称之为“神仙人”。袭封当阳侯,辟公府掾,为丹阳丞。早卒。

《世说新语·容止》:“王右军见杜弘治,叹曰:‘面如凝脂,眼如点漆,此神仙中人。’时人有称王长史形者,蔡公曰:‘恨诸人不见杜弘治耳!’”

伯俞泣杖,墨翟悲丝。能文曹植,善辩张仪。

【注】伯俞:亦作“伯瑜”。汉代人,姓 韩 。古代有名的孝子。刘向《说苑·建本》:“伯俞有过,其母笞之,泣。其母曰:‘他日笞子,未尝见泣,今泣,何也?’对曰:‘他日俞得罪,笞,尝痛,今母之力不能使痛,是以泣。’”

悲丝:悲染丝。《墨子·所染》:“子墨子见染丝者而叹曰,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五入必,而已则为五色矣。故染不可不慎也。”后以“悲染丝”为易受习俗影响以及由此而发感叹的典故。

温公警枕,董子下帷。会书张旭,善画王维。

【注】警枕:用圆木做的枕头,熟睡则欹动,容易觉醒。《礼记·少仪》:“茵、席、枕、几、熲。”郑玄注:“熲,警枕也。”孔颖达疏:“云颖警枕也者,以经枕外别言颖,颖是颖发之义,故为警枕。”

温公:指司马光。元祐元年去世,追赠太师、温国公,谥号文正。

陆以湉《冷庐杂识·警枕》:“钱武肃王 用警枕,司马温公亦用警枕。兴王贤相,勤劳正相同也。”

董子:指董仲舒。

下帷:放下室内悬挂的帷幕。指教书。《史记·儒林列传》:“下帷讲诵,弟子传以久次相授业,或莫见其面,盖三年董仲舒不观于舍园,其精如此。”

周兄无慧,济叔不痴。杜畿国士,郭泰人师。

【注】周兄:此指周顗。《晋书·列传第六十六·列女·周顗母李氏》:“周顗母李氏,字络秀,汝南人也。……遂生顗及嵩、谟。……中兴时,顗等并列显位。尝冬至置酒,络秀举觞赐三子曰:‘吾本渡江,托足无所,不谓尔等并贵,列吾目前,吾复何忧!’高起曰:‘恐不如尊旨。伯仁志大而才短,名重而识暗,好乘人之弊,此非自全之道。嵩性抗直,亦不容于世。唯阿奴碌碌,当在阿母目下耳。’阿奴,谟小字也。后果如其言。”

令:《左传·成公十八年》:“周子有兄而无慧,不能辨菽麦,故不可立。”杜预 注:“不慧,盖世所谓白痴。”

济叔:王济之叔。指王湛。

王济:字武子,太原晋阳(今山西省太原市)人。西晋外戚大臣,曹魏司空王昶的孙子,司徒王浑第二子,晋文帝司马昭女婿。迎娶常山公主,累迁骁骑将军、侍中。《晋书·列传第十二·王济》有传。

王湛:字处冲,太原晋阳(今山西太原)人,曹魏司空王昶之子,王浑、王深、王沦之弟。曾历任秦王文学、太子洗马、尚书郎、太子中庶子、汝南内史。

《晋书·列传第四十五·王湛传》:“王湛,字处冲,司徒浑之弟也。少有识度。身长七尺八寸,龙颡大鼻,少言语。初有隐德,人莫能知,兄弟宗族皆以为痴,其父昶独异焉。……兄子济轻之,所食方丈盈前,不以及淇。……遂留连弥日累夜,自视缺然,乃叹曰:‘家有名士,三十年而不知,济之罪也。’……武帝亦以湛为痴,每见济,辄调之曰:‘卿家痴叔死未?’济常无以答。及是,帝又问如初,济曰:‘臣叔殊不痴。’因称其美。帝曰:‘谁比?’济曰:‘山涛以下,魏舒以上。’时人谓湛上方山涛不足,下比魏舒有余。湛闻曰:‘欲处我于季孟之间乎?’”

《世说新语·赏誉》:“武帝每见济,辄以湛调之曰:‘卿家痴叔死未?’济常无以答。既而得叔,后武帝又问如前,济曰:‘臣叔不痴。’称其实美。帝曰:‘谁比?’济曰:‘山涛以下,魏舒以上。’”刘孝标注:“邓粲《晋纪》曰:‘王湛字处冲,太原人。隐德,人莫之知,虽兄弟宗族,亦以为痴,唯父昶异焉。昶丧,居墓次,兄子济往省湛,见床头有《周易》,谓湛曰:“叔父用此何为?颇曾看不?”湛笑曰:“体中佳时,脱复看耳。今日当与汝言。”因共谈《易》。剖析入微,妙言奇趣,济所未闻,叹不能测。’”

国士:一国中才能最优秀的人物。《左传·成公十六年》:“皆曰:国士在,且厚,不可当也。”

杜畿:字伯侯,三国魏大臣。西汉时,其先辈由南阳(今河南南阳市)迁居茂陵(今陕西兴平县东北),再迁至杜陵(今西安市东南),后代遂为京兆人。初任郡功曹,后任郑县令。后举孝廉,任汉中府丞。建安中任司直。后迁护羌校尉、持节领西平太守、河东太守。曹丕继承王位,封为关内侯,征为尚书。曹丕代汉称帝,加封为丰乐亭侯、司隶校尉。曹丕出兵征讨东吴,任尚书仆射,留守洛阳。后在孟津黄河中试船,遇风浪沉没而卒。

《三国志·魏书十六·任苏杜郑仓传》:“会天下乱,遂弃官客荆州,建安中乃还。荀彧进之太祖。”裴松之注:“傅子曰:畿自荆州还,后至许,见侍中耿纪,语终夜。尚书令荀彧与纪比屋,夜闻畿言,异之,旦遣人谓纪曰:‘有国士而不进,何以居位?’既见畿,知之如旧相识者,遂进畿于朝。”傅子:西晋傅玄。

人师:指德行学问等各方面可以为人表率的人。

郭泰:字林宗。太原郡介休县(今山西省介休市)人。东汉时期名士,与许劭并称“许郭”,被誉为“介休三贤”之一。

袁宏《后汉纪·后汉孝灵皇帝纪上》:“尝止陈国,文孝童子魏昭求入其房,供给洒扫。泰曰:‘年少当精义讲书,曷为求近我乎?’昭曰:‘盖闻经师易遇,人师难遭,故欲以素丝之质,附近朱蓝耳。’”

《东观汉记·卷十七》:“童子魏照求入事郭泰,供给洒扫。泰曰:‘当精义讲书,何来相近?’照曰:‘经师易获,人师难遭,欲以素丝之质,附近朱蓝。’”

程颐传易,觉范论诗。董昭救蚁,毛宝放龟。

【注】程颐:字正叔,洛阳伊川(今河南洛阳伊川县)人,世称伊川先生,出生于湖北黄陂,北宋理学家和教育家。为程颢之胞弟。与其胞兄程颢共创“洛学”,为理学奠定了基础。其著作有《周易程氏传》《遗书》《易传》《经说》。易:指《周易》。

惠洪,一名德洪,字觉范,自号寂音尊者。俗姓喻(一作姓彭)。江西宜丰县桥西乡潜头竹山里人。北宋著名诗僧。著有《冷斋夜话》10卷,主要论诗、间杂传闻琐事。

董昭:指董昭之。

干宝《搜神记·卷二十》:“吴富阳县董昭之,尝乘船过钱塘江,中央,见有一蚁,着一短芦,走一头,回复向一头,甚惶遽。昭之曰:“此畏死也。”欲取着船。船中人骂:“此是毒螫物,不可长,我当蹋杀之,”昭意甚怜此蚁,因以绳系芦,着船,船至岸,蚁得出。其夜梦一人,乌衣,从百许人来,谢云:“仆是蚁中之王。不慎,堕江,惭君济活。若有急难,当见告语。”历十余年,时所在劫盗,昭之被横录为劫主,系狱余杭。昭之忽思蚁王梦,缓急当告,今何处告之。结念之际,同被禁者问之。昭之具以实告。其人曰:“但取两三蚁。着掌中,语之。”昭之如其言。夜,果梦乌衣人云:“可急投余杭山中,天下既乱,赦令不久也”于是便觉。蚁啮械已尽。因得出狱,过江,投余杭山。旋遇赦,得免。”

东阳无疑《齐谐记》(志怪小说):“吴当阳县有董昭之者,曾乘船过钱塘江,江中央见有一蚁,著一短芦,一头回,复向一头,甚遑遽。昭之曰:“此畏死也。”便以绳系此芦,欲取著船头。船中人骂:“此毒螫物,不可长,我当蹋杀之。”昭甚怜此蚁。船至岸,蚁缘绳得出。其夜梦一人乌衣,从百许人来谢,曰:“仆不慎堕江,惭君济活。仆是虫王,君后若有急难之曰,当见告语。”历十馀年,时所在劫盗,昭之被横录为劫主,系馀姚。昭之忽思蚁王之梦,结念之际,同被禁者问之,昭之具以实告。其人曰:“但取三两蚁,著掌中,语之。”昭之如其言,夜果梦乌衣云:“可急投馀杭山中。天下既乱,赦令不及也。”既悟,蚁啮械己尽,因得出狱,过江投馀杭山。旋遇赦,遂得无他。”

毛宝:字硕真,荥阳阳武(今河南原阳)人。东晋将领,清漾毛氏祖先。初为临湘县令,转平南将军温峤府参军,打败叛将祖约有功,拜庐江太守。击退叛将韩晃进攻,平定苏峻之乱,封为州陵县开国侯。咸康五年,领江夏国相,平定郭默之乱。庾亮筹谋北伐,以为征虏将军、监扬州之江西诸军事、豫州刺史,随同西阳太守樊峻率军守护邾城。后赵皇帝石虎派遣石鉴、夔安、李菟等率军五万进犯,攻陷邾城,溺水而死。

《晋书·列传第五十一·毛宝传》:“初,宝在武昌,军人有于市买得一白龟,长四五寸,养之渐大,放诸江中。邾城之败,养龟人被铠持刀,自投于水中,如觉堕一石上,视之,乃先所养白龟,长五六尺,送至东岸,遂得免焉。”

乘风宗悫,立雪杨时。阮籍青眼,马良白眉。

【注】宗悫(音雀):字元干,南阳涅阳(今河南邓州市)人,东晋书画家宗炳之侄,南朝宋名将。少有大志,任气好武,自称“愿乘长风破万里浪”。宋文帝元嘉中,除振武将军。攻克林邑,珍宝山积,一毫无犯。元嘉三十年,刘劭杀文帝自立,随刘骏(孝武帝)出兵击杀劭。孝武帝即位,为左卫将军,封洮阳侯。累迁豫州刺史。大明三年,随沈庆之讨平竟陵王刘诞。前废帝时,为宁蛮校尉、雍州刺史。卒谥肃。

《宋书·列传第三十六·宗悫传》:“宗悫,字元干,南阳人也。叔父炳,高尚不仕。悫年少时,炳问其志,悫曰:‘愿乘长风破万里浪。’炳曰:‘汝不富贵,即破我家矣。’”

杨时:杨时,字行可,后改字中立,祖籍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东),将乐人。北宋哲学家、文学家、官吏。熙宁九年进士及第。历任徐州、虔州司法和浏阳、余杭、萧山等县知县以及无为军判官、建阳县丞、荆州府学教授、南京敦宗院宗子博士、秘书郎、迩英殿说书、右谏议大夫、国子监祭酒、给事中、徽猷阁直学士、工部侍郎、龙图阁直学士等职。南宋绍兴五年四月二十四日,病逝,享年83岁。南宋朝廷赠左大中大夫、谥文靖,加封太师,又追封吴国公。明代时获封将乐伯。学于程颢、程颐,同游酢、吕大临、谢良佐并称程门四大弟子。又与罗从彦、李侗并称为“南剑三先生”,被后世尊为“闽学鼻祖”。

立雪:北宋儒生杨时、游酢往见其师程颐,值颐瞑目久坐,二人侍立不去,颐既觉,门外雪已盈尺。事见《宋史·道学传二·杨时》。后以“立雪”为敬师笃学之典故。

青眼:黑色的眼珠在眼眶中间,青眼看人则是表示对人的喜爱或重视、尊重,跟“白眼”相对。《世说新语·简傲》:“嵇康与吕安善。”刘孝标注引《晋百官名》:“嵇喜字公穆,历扬州刺史,康 兄也。阮籍遭丧,往吊之。籍能为青白眼,见凡俗之士,以白眼对之。及喜往,籍不哭,见其白眼,喜不怿而退。康闻之,乃赍酒挟琴而造之,遂相与善。”

白眉:《三国志·蜀书九·董刘马陈董吕传·马良传》:“马良,字季常,襄阳宜城人也。兄弟五人,并有才名,乡里为之谚曰:‘马氏五常,白眉最良。’良眉中有白毛,故以称之。”后因以喻兄弟或侪辈中的杰出者。

马良:马良,字季常,因眉毛中有白毛,人称白眉马良,襄阳宜城(今湖北宜城南)人,马谡之兄,三国时期蜀汉官员。建安十四年,刘备担任荆州牧,征召为州从事。章武元年,刘备称帝,建立蜀汉政权,任为侍中。章武二年,刘备东征东吴,派招纳五溪少数民族。同年,刘备在夷陵之战中兵败,马良也遇害身亡。

韩子孤愤,梁鸿五噫。钱昆嗜蟹,崔谌乞麋。

【注】韩子:指韩非子。《史记·老子韩非列传》:“悲廉直不容于邪枉之臣,观往者得失之变,故做《孤愤》。”司马贞索隐:“孤愤,愤孤直不容于时也。”

梁鸿:东汉隐士。字伯鸾,扶风平陵(今陕西咸阳西北)人,东汉文学家。妻孟光,与他同县。父梁让,王莽时曾任城门校尉,封爵为修远伯。

《后汉书·逸民列传第七十三》:“因东出关,过京师,作《五噫之歌》曰:‘陟彼北芒兮,噫!顾览帝京兮,噫!宫室崔嵬兮,噫!人之劬劳兮,噫!辽辽未央兮,噫!’”

钱昆:北宋临安人,字裕之。钱倧子。随钱俶归宋,独昆与其弟钱易不授官。宋太宗淳化三年进士。宋仁宗时知庐、濠、泉、亳、梓、寿、许七州,为政宽简。官至右谏议大夫,以秘书监致仕。

欧阳修《归田录·卷二》:“往时有钱昆少卿者,家世余杭人也。杭人嗜蟹,昆尝求补外郡,人问其所欲何州,昆曰:‘但得有螃蟹无通判处,则可矣。’至今士人以为口实。”

崔谌(音尘)。

《北齐书·列传第二十一·李绘传》:“河间守崔谋恃其弟暹势,从绘乞麋角鸰羽。绘答书曰:‘鸰有六翮,飞则冲天,麋有四足,走便入海。下官肤体疏懒,手足迟钝,不能逐飞追走,远事佞人。’”

《北齐书》为“崔谋”,《龙文鞭影》为“崔谌”。历史上非同一人。《龙文鞭影》误。

隐之卖犬,井伯烹雌。枚皋敏捷,司马淹迟。

【注】隐之:指吴隐之。字处默,濮阳鄄城(今山东鄄城市)人。曹魏侍中吴质的六世孙,东晋时期廉吏、名士。善于清谈,博涉文史,以儒雅显名。得到吏部尚书韩康伯赏识,受荐出仕,历任散骑常侍、著作郎。元兴元年,出任龙骧将军、广州刺史,领平越中郎将。特意经过“贪泉”,饮水赋诗明志。治理广州期间,力矫贪渎腐败,以清廉著称。义熙八年,授金紫光禄大夫。十年,去世,获赠左光禄大夫、散骑常侍。

《晋书·列传第六十·良吏·吴隐之传》:“初,隐之为奉朝请,谢石请为卫将军主簿。隐之将嫁女,石知其贫素,遣女必当率薄,乃令移厨帐助其经营。使者至,方见婢牵犬卖之,此外萧然无办。”

井伯:春秋虞国大夫。虞国被晋国灭亡后,被晋国所虏,当做奴隶成为秦穆姬的陪嫁随员。

一认为井伯即百里奚。另认为井伯非百里奚。百里奚未为秦穆公夫人之媵,为媵者是虞大夫井伯而非百里奚。关于此点,古人论之已甚详尽。《困学纪闻》云:“朱文公曰:‘按左氏媵秦穆姬者乃井伯,非百里奚也’。”太原阎若璩云:“按《孟子》言百里奚先去虞,自不至为晋所虏,益知井伯者另一人。且史载穆公四年乙丑迎妇于晋,《左》则僖五年丙寅,以媵秦穆姬,亦差一年。”今案《吕氏春秋·慎人篇》云:“百里奚之未遇也,亡虢而虏晋。”《楚辞·惜往日》云:“闻百里之为虏兮”。《韩非子·说难》云:“百里奚为虏”。据此,则奚被晋虏当可信。《孟子》言先去虞者,当是由虞奔虢,及虢灭,又为晋所虏。至其走宛,则系由晋迳去,而非媵秦后始亡者。

《龙文鞭影》此处认为井伯与百里奚为同一人。

百里奚为秦穆公擢为秦相。其故妻为佣于相府,堂上作乐,妇自言知音,因援琴抚弦而歌曰:“百里奚,五羊皮。忆别时,烹伏雌,炊扊扅;今日富贵忘我为!”见《乐府解题》引应劭《风俗通》。

枚皋:字少孺,西汉淮阴(今属江苏)人。枚乘庶子,汉赋家。初被梁共王召为郎。后被汉武帝拜为郎。

司马:指司马相如。

淹迟:缓慢;迟缓。

《西京杂记》卷三:“枚皋文章敏疾,长卿制作淹迟,皆尽一时之誉。而长卿首尾温 丽,枚皋时有累句,故知疾行无善迹矣。扬子云曰:‘军旅之际,戎马之间,飞书驰檄,用枚皋;廊庙之下,朝廷之中,高文典册,用相如。’”

《汉书·贾邹枚路传·枚皋传》:“为文疾,受诏辄成,故所赋者多。司马相如善为文而迟,故所作少而善于皋。”

祖莹称圣,潘岳诚奇。紫芝眉宇,思曼风姿。

【注】祖莹:字元珍。北魏范阳遒(今涞水)人。出身范阳祖氏。北魏大臣、文学家。安远将军祖季真之子。少时聪明好学,性豪侠,有气节,誉为圣小儿,与陈郡袁翻齐名。累官至冀州镇东府长史,迁国子监祭酒,给事黄门侍郎,幽州大中正监起居室,参议律历,车骑大将军,赐爵容城县子,进爵为伯。逝后,赐尚书左仆射、司徒公。

《魏书·列传第七十·祖莹传》:“莹年八岁,能诵《诗》、《书》;十二,为中书学生。好学耽书,以昼继夜,父母恐其成疾,禁之不能止。常密于灰中藏火,驱逐僮仆,父母寝睡之后,燃火读书,以衣被蔽塞窗户,恐漏光明,为家人所觉。由是声誉甚盛,内外亲属呼为‘圣小儿’。”

《晋书·列传第二十五·潘岳传》:“岳少以才颖见称,乡邑号为奇童,谓终贾之俦也。”

眉宇:眉额之间。面有眉额,犹屋有檐宇,故称。亦泛指容貌。

紫芝:元德秀,字紫芝。唐朝河南(今河南洛阳市)人,世居太原(今山西省太原市),后移居河南陆浑(今河南嵩县),唐代诗人。后魏昭成皇帝孙常山王遵的后裔,汉族,原姓拓跋,北魏孝文帝改革时始易姓为元。父亲为延州刺史。开元二十一年登进士第,任邢州(今河北邢台)南和县尉,因施政有名升为龙武军录事参军,后因车祸伤足辞去军职,于开元二十三年调任鲁山县令,三年期满后到陆浑隐居,天宝十二载九月二十九日病逝于河南陆浑山中。

《新唐书·卓行传·元德秀传》:“元德秀字紫芝……善文辞,作《蹇士赋》以自况。房琯每见德秀,叹息曰:‘见紫芝眉宇,使人名利之心都尽。’”

风姿:风度仪态。

思曼:张绪,字思曼,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张裕孙。张永、张岱长兄张寅子。举秀才。南朝宋明帝时为本州大中正,迁司徒左长史。后转散骑常侍,领长水校尉,寻兼侍中,迁吏部郎,出为吴郡太守,迁祠部尚书。复领中正,迁太常,加散骑常侍,再迁太祖太傅长史,加征虏将军。南齐高帝建元元年,任中书令、散骑常侍,寻加骁骑将军。四年,初立国学,为太常卿,领国子祭酒,常侍、中正如故。齐武帝即位,转吏部尚书,祭酒如故。官终国子祭酒、光禄、师、中正。卒赠散骑常侍、特进、金紫光禄大夫。卒谥简子。

《南齐书·列传第十四·张绪传》:“绪忘情荣禄,朝野皆贵其风。……张绪凝衿素气,自然标格,搢绅端委,朝宗民望。夫如绪之风流者,岂不谓之名臣!”

《南史·列传第二十一·张绪传》:“绪吐纳风流,听者皆忘饥疲,见者肃然如在宗庙。虽终日与居,莫能测焉。刘悛之为益州,献蜀柳数株,枝条甚长,状若丝缕。时旧宫芳林苑始成,武帝以植于太昌灵和殿前,常赏玩咨嗟,曰:‘此杨柳风流可爱,似张绪当年时。’其见赏爱如此。”

毓会窃饮,谌纪成糜。韩康卖药,周术茹芝。

【注】钟毓、钟会。

《世说新语·言语》:“钟毓兄弟小时,值父昼寝,因共偷服药酒。其父时觉,且托寐以观之。毓拜而后饮,会饮而不拜。既而问毓何以拜,毓曰:‘酒以成礼,不敢不拜。’又问会何以不拜,会曰:‘偷本非礼,所以不拜。’”

陈纪,陈谌。东汉陈寔曾为太丘长,故称陈太丘。陈寔有二子,名叫纪和谌,与父三人并著高名,时号为“三君”。

《世说新语·夙惠》:“宾客诣陈太丘宿,太丘使元方、季方炊。客与太丘论议,二人进火,俱委而窃听。炊忘著箅,饭落釜中。太丘问:‘炊何不馏?’元方、季方长跪曰:‘大人与客语,乃俱窃听,炊忘著箅,饭今成糜。’太丘曰:‘尔颇有所识不?’对曰:‘仿佛志之。’二子俱说,更相易夺,言无遗失。太丘曰:‘如此,但糜自可,何必饭也!’”

皇甫谧《高士传》卷下:“韩康字伯休,京兆霸陵人也。常游名山采药,卖于长安市中,口不二价者三十余年。时有女子买药于康,康守价,乃曰:‘公是韩伯休邪? 乃不二价乎?’康叹曰:‘我欲避名,今区区女子皆知有我,何用药为?’遂遁人霸陵山中。”《后汉书·逸民列传》亦载。

周术:秦末商山四皓之一。即“甪里先生”。《史记》作“角里”。

《史记·留侯世家》:“顾上有不能致者,天下有四人。”司马贞索隐:“四人,四皓也,谓东园公、绮里季、夏黄公、角里先生。按:陈留志云‘园公姓庾,字宣明,居园中,因以为号。夏黄公姓崔名广,字少通,齐人,隐居夏里修道,故号曰夏黄公。角里先生,河内轵人,太伯之後,姓周名术,字元道,京师号曰霸上先生,一曰角里先生’。又孔安国祕记作‘禄里’。此皆王劭据崔氏、周氏系谱及陶元亮四八目而为此说。”

皇甫谧《高士传》卷中:“四皓者,皆河内轵人也,或在汲。一曰东园公,二曰甪里先生,三曰绮里季,四曰夏黄公,皆修道洁己,非义不动。秦始皇时,见秦政虐,乃退入蓝田山而作歌曰:‘莫莫高山,深谷逶迤。晔晔紫芝,可以疗饥。唐虞世远,吾将何归?驷马高盖,其忧甚大,富贵之畏人,不如贫贱之肆志。’乃共入商洛,隐地肺山,以待天下定。 ”

茹:吃。扬雄《方言》:“茹,食也。吴越之间凡贪饮食者谓之茹。”

刘公殿虎,庄子涂龟。唐举善相,扁鹊名医。

【注】殿虎:即“殿上虎”。北宋宋谏议大夫刘安世的绰号。《宋史·列传第一百四·刘安世传》:“在职累岁,正色立朝,扶持公道。其面折廷争,或帝盛怒,则执简却,伺怒稍解,復前抗辞。旁侍者远观,蓄缩悚汗,目之曰‘殿上虎’。”后用以称颂敢于抗争的谏官。

涂龟:楚威王欲用庄子,庄子以龟为喻,表示“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不愿“其死为留骨而贵”,拒绝了威王 。见《庄子·秋水》。后以“涂龟”指隐居不出。

涂:泥,泥巴。

唐举:战国梁人。以善相术著名。亦作“唐莒”。《荀子·非相》:“今之世,梁有唐举,相人之形状、颜色而知其吉凶、妖祥,世俗称之。古之人无有也,学者不道也。”《史记·范睢蔡泽列传》:“蔡泽者,燕人也。游学于诸侯小大甚众,不遇。而从唐举相,曰:‘吾闻先生相李兑,曰:“百日之内持国秉”,有之乎?’曰:‘有之。’曰:‘若臣者如何?’唐举孰视而笑曰:‘先生曷鼻,巨肩,魋颜,蹙齃,膝挛。吾闻圣人不相,殆先生乎?’蔡泽知唐举戏之,乃曰:‘富贵吾所自有,吾所不知者寿也,愿闻之。’唐举曰:‘先生之寿,从今以往者四十三岁。’”

扁鹊:战国 时名医。原名秦越人,渤海郡 鄚 (今河北任丘市北)人。一说家于卢国 (今山东长清县南),故又称卢医。学医于 长桑君,医道精湛,擅长各科,行医时“随俗为变”,在赵为“带下医”,至周 为“耳目痹医”,入秦为“小儿医”,名闻天下。秦太医令李醯自知医术不如扁鹊,使人刺杀之。《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有传。

韩琦焚疏,贾岛祭诗。康侯训侄,良弼课儿。

【注】韩琦,字稚圭,自号赣叟,相州安阳(今河南省安阳市)人。北宋政治家、词人。宋仁宗天圣五年(1027年)进士,历任将作监丞、开封府推官、右司谏等职。曾奉命救济四川饥民。宋夏战争爆发后,他与范仲淹率军防御西夏,在军中颇有声望,人称“韩范”。之后又与范仲淹、富弼等主持“庆历新政”,至仁宗末年拜相。

韩琦《谏垣存稿·序》:“琦景祐中任三司度支判官,以族贫,求外补,得舒州。将行,而上以谏官缺,擢授右司谏而留之。……在职越三载,凡明得失、正纪纲、辨忠良、击权幸,时人所不敢言,必昧死论列之。上宽而可其奏者十八九,卒免重戮,进登掖垣 , 实前日为诫之力也。其所存稿,欲敛而焚之,以效古人谨密之义。”

辛文房《唐才子传·贾岛》:“岛貌清意雅,谈玄抱佛,所交悉尘外之人,况味萧条,生计岨峿。自题曰:‘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每至除夕,必取一岁所作置几上,焚香再拜,酹酒祝曰:‘此吾终年苦心也。’痛饮长谣而罢。”

康侯:胡安国,又名胡迪,字康侯,号青山,谥号文定,学者称武夷先生,后世称胡文定公。建宁崇安(今福建省武夷山市)人,北宋学者。北宋哲宗绍圣四年丁丑科赵昌言榜进士第三人。为太学博士,旋提举湖南学事,后迁居衡阳南岳。1131年,在湘潭县隐山与次子胡宏共同创办“碧泉书堂”(文定书院前身),开创“湖湘学派”。著有《春秋传》、《资治通鉴举要补遗》。

侄:指胡安国之侄胡寅,字明仲,人称致堂先生。

良弼:南宋初年藏书家余良弼,字岩起,顺昌(今属福建)人。在龙山下建草庵作为学习之所,自号龙山居士。曾任静江知府、广西经略使等职。藏书多达数万卷,读后写序言以教子孙,著有《龙山文集》。

课:考核督促。

颜狂莫及,山器难知。懒残煨芋,李泌烧梨。

【注】颜:颜延之。颜延之,字延年,琅邪临沂(今山东临沂北)人。南朝宋文坛领袖人物、著名诗人。元嘉三大家之一。官至金紫光禄大夫,世称颜光禄。

李延寿《南史·列传第二十四·颜延之传》:“文帝尝召延之,传诏频不见,常日但酒店裸袒挽歌,了不应对,他日醉醒乃见。帝尝问以诸子才能,延之曰:‘竣得臣笔,测得臣文,奂得臣义,跃得臣酒。’何尚之嘲曰:‘谁得卿狂?’答曰:‘其狂不可及。’”

山:指山涛。字巨源。河内郡怀县(今河南武陟西)人。三国至西晋时期大臣、名士,“竹林七贤”之一。

《世说新语·赏誉》:“王戎目山巨源:‘如璞玉浑金,人皆钦其宝,莫知名其器。’”

袁郊《甘泽谣》:“懒残者,天宝初,衡岳寺执役僧也。退食,即收所余而食,性懒而食残,故号懒残也。昼专一寺之工,夜止群牛之下,曾无倦色,已二十年矣。时邺侯李泌寺中读书,察懒残所为,曰:‘非凡物也。’听其中宵梵唱,响彻山林,李公情颇知音,能辨休戚,谓:‘懒残经音凄惋,而后喜悦,必谪堕之人,时将去矣。’候中夜,李公潜往谒焉,望席门通名而拜。懒残大诟,仰空而唾曰:‘是将贼我。’李公愈加敬谨,惟拜而已。懒残正拨牛粪火,出芋啖之; 良久,乃曰:‘可以席地。’取所啖芋之半,以授焉。李公捧承尽食而谢。谓李公曰:‘慎勿多言,领取十年宰相。’公又拜而退。……后李公果十年为相也。”《邺侯外传》亦载。

干椹杨沛,焦饭陈遗。文舒戒子,安石求师。

【注】杨沛:生卒年不详,字孔渠,冯翊万年(今陕西临潼北)人。东汉献帝初平年间为公府令史,以牒除为新郑长。兴平二年,百姓多饥困,组织新郑的百姓们蓄集干椹,收集豆藏在仓库。这时恰逢兖州刺史曹操率其部一千余人过新郑,苦于无粮,将所集的千余斛干椹进献给曹操,救了燃眉之急。后曹操掌政将杨沛升迁为长社令(今河南长葛东)。后任京兆尹。

《三国志·魏志·刘司马梁张温贾传·贾逵传》:“充,咸熙中为中护军。”裴松之注引鱼豢《魏略》:“杨沛字孔渠,冯翊万年人也。初平中,为公府令史,以牒除为新郑长。兴平末,人多饥穷,沛课民益畜干椹,收䝁豆,阅其有馀以补不足,如此积得千余斛,藏在小仓。会太祖为兖州刺史,西迎天子,所将千余人皆无粮。过新郑,沛谒见,乃皆进干椹。太祖甚喜。及太祖辅政,迁沛为长社令。”

焦饭:锅巴。

《世说新语·德行》:“吴郡陈遗家至孝。母好食铛底焦饭。遗作郡主簿,恒装一囊,每煮食,辄贮录焦饭,归以遗母。后值孙恩贼出吴郡,袁府君即日便征,遗已聚敛得数斗焦饭,未展归家,遂带以从军。战于沪,渎败,军人溃散,逃走山泽,皆多饿死,遗独以焦饭得活。时人以为纯孝之报也。”

王昶,字文舒,三国魏人,世居太原郡晋阳,出自望族名门“太原王氏”之家,父王泽为东汉末代郡太守。初侍曹丕为太子文学、中庶子等职。擢升散骑侍郎,兼洛阳典农中郎将。后升任兖州刺史,坐镇一方。曹睿继位,加封扬烈将军,赐爵关内侯。饱受儒学影响的王昶,临高位而重节修,为人为官为事,谦谨礼让,且持家教子极严。他告诫子侄后辈:“其用财先九族,其施舍务周急,其出入存故老,其议论贵无贬,其尽事尚忠节,其取人务实道,其处事诫骄淫,其贫贱慎无戚,其进退合时宜,其行事加九思”。他的这篇有谓“十其”的《戒子文》,不仅被时人称道,并被载入史册,传颂后世。曹芳继位后为徐州刺史,又迁征南将军“假节都督荆、豫诸军事”。后晋升征南大将军,仪同三司,进封京陵侯。正元二年,魏将毋丘俭、文钦,兵叛反魏,王昶积极平叛,再升骠骑将军。后荣升司空。

安石:王安石。

防年末减,严武称奇。邓云艾艾,周曰期期。

【注】末减:谓从轻论罪或减刑。《左传·昭公十四年》:“三数叔鱼之恶,不为末减。”杜预注:“末,薄也;减,轻也。”

《通典》:“汉景帝时,廷尉上囚防年继母陈论杀防年父,防年因杀陈,依律,杀母以大逆论。帝疑之。武帝时年十二,为太子,在旁,帝遂问之。太子答曰‘:夫‘继母如母’,明不及母,缘父之故,比之於母。今继母无状,手杀其父,则下手之日,母恩绝矣。宜与杀人者同,不宜与大逆论。’”

《汉武故事》:“廷尉上囚。防年继母陈杀父,因杀陈。依律,年杀母,大逆论。帝疑之,诏问太子。太子对曰:‘夫继母如母,明其不及母也,缘父之爱,故比之于母耳;今继母无状,手杀其父,则下手之日,母恩绝矣;宜与杀人者同,不宜大逆论。’帝从之,年弃市。议者称善。时太子年十四,帝益奇之。”

严武:字季鹰。华州华阴(今陕西华阴)人。唐朝中期名将、诗人,中书侍郎严挺之之子。严武初以父荫调为太原府参军,累官殿中侍御史。安史之乱后,随唐玄宗入蜀,又应唐肃宗之诏前往灵武,任给事中。次年出任绵州刺史,迁东川节度使,入朝为京兆尹。上元二年,出任剑南节度使,抵御吐蕃。宝应元年入为太子宾客兼御史大夫。不久后再镇剑南,数次击破吐蕃,拓地数百里。以功加检校吏部尚书,封郑国公。永泰元年,严武因暴病于成都逝世,年仅四十岁。获赠尚书左仆射。

《新唐书·列传第五十四·裴崔卢李王严列传·严挺之传附严武传》:“武,字季鹰。幼豪爽。母裴不为挺之所答,独厚其妾英。武始八岁,怪问其母,母语之故。武奋然以铁鎚就英寝,碎其首。左右惊白挺之曰:‘郎戏杀英。’武辞曰:‘安有大臣厚妾而薄妻者,儿故杀之,非戏也。’父奇之,曰:‘真严挺之子!’”

艾艾:《世说新语·言语》:“ 邓艾口吃,语称艾艾。晋文王戏之曰:‘卿云艾艾,定是几艾?’对曰:‘凤兮凤兮,故是一凤。’”后谑称口吃言讷曰“艾艾”,本此。邓艾:曹魏灭蜀大将。

期期:口吃结巴貌。《史记·张丞相列传》:“昌为人口吃,又盛怒,曰:‘臣口不能言,然臣期期知其不可。陛下虽欲废太子,臣期期不奉詔。’”张守节正义:“昌以口吃,每语故重言期期也。”周:周昌。沛郡人,西汉初期大臣。秦时为泗水卒史。周苛堂弟。秦末农民战争中,随刘邦入关破秦,任御史大夫,封汾阴侯。耿直敢言。刘邦欲废太子,他直言谏止。后为赵王刘如意相,刘如意为吕后所杀,周昌自觉辜负刘邦,郁闷不乐,三年后去世,谥号悼。

周师猿鹄,梁相鹓鸱。临洮大汉,琼崖小儿。

【注】周:此指周穆王。

师:军队。

猿鹄:《艺文类聚》卷九十引葛洪《抱朴子》:“周穆王南征,一军尽化,君子为猿为鹤,小人为虫为沙。”按,今本《抱朴子·释滞》作:“山徙社移,三军之众,一朝尽化,君子为鹤,小人成沙。”后因以“猿鹤沙虫”指阵亡的将士或死于战乱的人民。

《庄子·秋水》:“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鶵,子知之乎?夫鹓雏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得腐鼠,鹓雏过之,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鹓(音渊):古书上指凤凰一类的鸟。

鸱(音吃):一种凶猛的鸟,鹞子。又名鹞鹰、老鹰、鸢鹰。

临洮(音逃):战国秦邑。在今甘肃定西市以南岷县。因临洮水,故名临洮。秦置县。秦筑长城西起于此。

《汉书·五行志》:“史记秦始皇帝二十六年,有大人长五丈,足履六尺,皆夷狄服,凡十二人,见于临洮。天戒若曰,勿大为夷狄之行,将受其祸。是岁始皇初并六国,反喜以为瑞,销天下兵器,作金人十二以象之。”

琼崖:即海南岛。常指迁谪地。

东阳巧对,汝锡奇诗。启期三乐,藏用五知。

【注】东阳:李东阳。字宾之,号西涯,谥文正,明朝中叶重臣,文学家,书法家,茶陵诗派的核心人物。汉族,湖广长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人,寄籍京师(今北京市)。天顺八年进士,授编修,累迁侍讲学士,充东宫讲官,弘治八年以礼部侍郎兼文渊阁大学士,直内阁,预机务。立朝五十年,柄国十八载,清节不渝。文章典雅流丽,工篆隶书。有《怀麓堂集》、《怀麓堂诗话》、《燕对录》。

查继佐《罪惟录》:“东阳四岁能作大书。景泰时,以神童荐。内侍扶过殿阈,曰:‘神童脚短。’应声曰:‘天子门高。’既入谒 , 命书龙、凤、龟、麟十余字。上喜,抱置膝,赐上林珍果及内府宝镪。时其父拜起,侍丹墀下。帝曰:‘子坐父立,礼乎?’应声曰:‘嫂溺叔援,权也。’”

汝锡:陈汝锡,北宋处州缙云人,字师予。幼颖悟,数岁能属文,以诗为黄庭坚所赏。宋哲宗绍圣四年进士。宋徽宗崇宁间除提举福建学事。宋高宗建炎末由直秘阁、两浙转运副使知越州,以职事修举升显谟阁。绍兴二年以违诏科率,责授汝州团练副使,漳州安置。官至浙东安抚使。有《鹤溪集》。少年时曾拜访著名诗人黄庭坚,以诗文相示。黄庭坚读到“闲愁莫浪遣,留为痛饮资”之句时,击节拍案,连声称奇,赞道:“我辈人也。”语见《括苍汇纪》。

三乐:三种乐事。随文而异。《列子·天瑞》:“孔子游于泰山 ,见荣启期行乎 郕之野,鹿裘带索,鼓琴而歌。孔子 曰:‘先生何以为乐?’曰:‘天生万物,惟人为贵,吾得为人,一乐也;男贵女贱,吾得为男,二乐也;人生有不见日月,不免襁褓者,吾既已行年九十矣,是三乐也。’”

启期:荣启期。春秋时隐士,传说曾行于 郕之野,语 孔子 ,自言得三乐:为人,又为男子,又行年九十。事见《列子·天瑞》,又见《孔子家语·六本》。后用为知足自乐之典。

藏用:指李若拙。北宋京兆万年人,字藏用。第进士。历官知乾州、陇州。以政闻,超授监察御史。宋太宗雍熙三年,假秘书监使交州,入境即遣左右戒以臣礼,黎桓听命,拜诏尽恭。使还,迁起居舍人。至道二年,黎桓复南侵,又奉诏出使,至则桓复禀命。宋真宗时为右谏议大夫,使河朔按边事,知昇、贝二州。

五知:谓五种修身克己之道。《宋史·李绎传》:“绎所至颇称治,自以久宦在外,意不自得,作《五知先生传》,谓知时、知难、知命、知退、知足也。”李绎,字纵之,李若拙之子。

堕甑叔达,发瓮钟离。一钱诛吏,半臂怜姬。

【注】

甑(音赠):古代炊具,底部有许多透蒸汽的小孔,放在鬲上蒸煮。

《后汉书·郭符许列传第五十八·郭泰传》:“孟敏字叔达,钜鹿杨氏人也。客居太原。荷甑堕地,不顾而去。林宗见而问其意。对曰:‘甑以破矣,视之何益?’林宗以此异之,因劝令游学。十年知名,三公俱辟,并不屈云。”林宗:郭泰字林宗。

发:打开;开启。

钟离:复姓。此指钟离意。字子阿,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为郡督邮,后举孝廉,历任数县令。汉明帝时征为尚书,赐以贪官赃物珠玑,他拒而不受,明帝改以库钱赐赏。迁尚书仆射,数封还诏书,敢于谏争。出为鲁相,提倡爱利,境内人多致富。久病卒官。

干宝《搜神记·卷三》:“汉永平中,会稽钟离意,字子阿,为鲁相。到官,出私钱万三千文,付户曹孔诉,修夫子车。身入庙,拭几席剑履。男子张伯除堂下草,土中得玉璧七枚,伯怀其一,以六枚白意。意令主簿安置几前,孔子教授堂下床首有悬瓮,意召孔诉问:‘此何瓮也?’对曰:‘夫子瓮也。背有丹书,人莫敢发也。’意曰:‘夫子,圣人。所以遗瓮,欲以悬示后贤。’因发之。中得素书,文曰:‘后世修吾书,董仲舒。护吾车拭吾履,发吾笥,会稽钟离意。璧有七,张伯藏其一。’意即召问:‘璧有七,何藏一耶?’伯叩头出之。”

罗大经《鹤林玉露·一钱斩吏》:“张乖崖(宋张咏自号)为崇阳令,一吏自库中出,视其鬓傍巾下有一钱,诘之,乃库中钱也。乖崖命杖之,吏勃然曰:‘一钱何足道,乃杖我耶?尔能杖我,不能斩我也!’乖崖援笔判曰:‘一日一钱,千日一千,绳锯木断,水滴石穿。’自仗剑下阶斩其首,申台府自劾。崇阳人至今传之。”宋人张咏以一钱之贪狂,结合整治五代以来军卒凌将帅、胥吏欺长官的混乱风气,一怒之下,便将一胥吏杀死。后因用为为政严猛、或处决失当的典故。

魏泰《东轩笔录·宋子京》:“宋子京……多内宠,后庭曳罗绮者甚众,尝宴于锦江,偶微寒,命取半臂(古时一种短袖上衣)。诸婢各送一枚,凡十余枚皆至。子京视之茫然,恐有厚薄之嫌,竟不敢服,忍冷而归。”宋人宋祁,字子京,官左丞,进工部尚书,拜翰林学士承旨。锦江宴上,诸姬争送半臂是为了争宠,宋祁为避厚薄之嫌,谁的也不敢穿,没奈何,只得忍冷回去。旧因用为爱怜姬妾的典故。清南山逸史著有《半臂寒》杂剧,即演此事。

王胡索食,罗友乞祠。召父杜母,雍友杨师。

【注】《世说新语·方正》:“王修龄尝在东山,甚贫乏。陶胡奴为乌程令,送一船米遗之。却不肯取,直答语:‘王修龄若饥,自当就谢仁祖索食,不须陶胡奴米。’”后世为咏品格耿直方正之典。王修龄,即王胡之。东晋琅邪临沂人,字修龄。王廪子。尝在东山甚贫乏。陶侃子陶范为乌程令,赠米一船,不受。好谈谐,善属文,为当世所重。能闭目投壶。历郡守、侍中、丹阳尹。石虎死,朝廷欲绥辑河洛,以为西中郎将、司州刺史。以疾固辞,未行而卒。

《晋阳秋·穆帝》:“罗友,字它仁,襄阳人。少好学,不持节检,性嗜酒,当其所遇,不择士庶。又好伺人祠,往乞余食,虽复营署墟肆,不以为羞。桓温尝责之云:‘君太不逮,须食何不就身求?乃至于此。’友傲然不屑,答曰:‘就公乞食,今乃可得,明日已复无。’温大笑之。”后因用为饥不顾羞辱之典。

《后汉书·卷三十一·杜诗传》:“杜诗字君公,河内汲人也。……七年,迁南阳太守。性节俭而政治清平,以诛暴立威,善于计略,省爱民役。造作水排,铸为农器,用力少,见功多,百姓便之。又修治陂池,广拓土田,郡内比室殷足。时人方于召信臣,故南阳为之语曰:‘前有召父,后有杜母。’”后世用作称颂地方官清廉惠民的典故。俗又常称地方官、特别是多称县令为“父母官”。

《汉书·循吏传·召信臣传》:“ 其治视民如子,所居见称述。……其化大行,郡中莫不耕稼力田,百姓归之,户口增倍,盗贼狱讼衰止。吏民亲爱信臣,号之曰召父。”

南宋建炎三年,张浚任川陕宣抚使,将赴兴元,与杨用中别。问曰:“公尝往来梁、洋,其人士有可与游者乎?”杨用中说:“兴元杨冲远可以为师,洋州雍冲可与为友。”浚至,遂与二人交。

直言解发,京兆画眉。美姬工笛,老婢吹篪。

【注】唐代贾直言,唐代宗时代父饮鸩,立死而复苏,与父一起流放到海南。其妻矢志不另嫁,束发封帛,以示守节之志。后因用为咏女子贤德忠于爱情之典。《新唐书·列女传·贾直言妻董》:“直言坐事,贬岭南,以妻少,乃诀曰:‘生死不可期,吾去,可亟嫁,无须也。’董不答,引绳束发,封以帛,使直言署,曰:‘非君手不解。’直言贬二十年乃还,署帛宛然。乃汤沐,发堕无余。”

张敞,字子高,汉宣帝时为京兆尹。形容夫妻感情融洽、深挚。《汉书·张敞传》:“敞无威仪……又为妇画眉,长安中传张京兆眉妩。有司以奏敞。上问之,对曰:‘臣闻闺房之内,夫妇之私,有过于画眉者。’上爱其能,弗备责也。”

西晋石崇妓绿珠美而善吹笛,孙秀求之不得,绿珠坠楼死以殉情。又其弟子宋伟亦善吹笛,后在晋明帝宫,帝以赐吏部尚书阮遥集。后因用为女子知乐善吹笛的典故。干宝《晋纪·孝惠帝永康九年》:“石崇有妓人曰绿珠,美如玉,善舞而工笛,孙秀乃使人求焉。崇别馆北邙山下,方登凉观,临清水,妇人侍侧。使者以告崇。崇出妓妾数十人以示之,皆蕴兰麝而被罗縠,曰:‘任所择。’使者曰:‘君侯服御丽则丽矣,然本受命者指索绿珠也,未识孰是?’崇勃然曰:‘绿珠吾所爱重,不可得也。’使者曰:‘君侯博古知今,察远照迩,愿加三思。’崇曰:‘不然。’使者已出又返,崇竟不许。使者还,以告。故秀劝赵王伦杀之。”

姬:美女的代称。工:擅长;善于。

老婢:年老的女仆。婢:通称受役使的女子。《说文》:“婢,女之卑者也。”

篪(音迟):古时候一种用竹管制成的乐器。有八孔,横吹。唯其开孔数及尺寸古书记载不一。亦泛指吹管乐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