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品牌手机使用者的换机频率(换机周期越拉越长)

广西新闻网南宁7月8日讯(记者 韦幸文 罗珊珊 实习生 王艳 何娜娜)你有多久没换手机了?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CAICT)权威发布,2022年5月,国内市场手机出货量2080.5万部,同比下降9.4%;2022年1月-5月,国内手机总体出货量累计1.08亿部,同比下降27.1%随着社会环境和消费市场的变化,手机对于很多人来说,逐渐从“类快消品”变成了“耐用品”,不再像过去那样有着“换机焦虑”了,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各品牌手机使用者的换机频率?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各品牌手机使用者的换机频率(换机周期越拉越长)

各品牌手机使用者的换机频率

广西新闻网南宁7月8日讯(记者 韦幸文 罗珊珊 实习生 王艳 何娜娜)你有多久没换手机了?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CAICT)权威发布,2022年5月,国内市场手机出货量2080.5万部,同比下降9.4%;2022年1月-5月,国内手机总体出货量累计1.08亿部,同比下降27.1%。随着社会环境和消费市场的变化,手机对于很多人来说,逐渐从“类快消品”变成了“耐用品”,不再像过去那样有着“换机焦虑”了。

近日,微博话题#年轻人为什么换不动手机了#冲上热搜榜,阅读量达6亿,引发网友广泛热议。年轻人们给出了各种各样不愿意换手机的理由:“工资赶不上手机出厂的速度”“新款手机功能性变化不大”“换手机要迁移数据和文档太麻烦了”“对手机这类电子产品的消费欲望已降低”……

“90后”网友大瑞,最近因为屏幕摔坏实在无法再修复,才决心更换了新手机。他的上一部手机从18年就开始使用,整整为他“工作”了4年时间。大瑞认为自己不愿意频繁更换手机的原因有两点,一是因为现在手机创新似乎到达了瓶颈期,不再像之前会出现指纹解锁、面容解锁、水滴屏、双摄三摄等这些改变较大、能让人耳目一新的手机功能,大多只是在手机颜色、手机像素等方面作提升,手机功能性变化不大从而促使自己降低了对手机的消费热情;二是因为自己变得更理智消费,只要手机内存和容量还足够,也没有出现卡顿的现象,就不会再轻易被手机促销、直播带货等消费“套路”,更能清晰地克制住自己的购买欲望。

也有一些年轻人会因为经济的原因,将换机时间拉长。作为“00后”的网友小杨,现在使用的手机已有3年时间,自己的手机开始出现内存告急、电池不耐用、卡顿等现象,但小杨说:“我对手机的功能需求不大,现在每天清清内存,带好充电宝出门,感觉这部手机还是能再用两年的时间。主要现在的手机价格普遍偏高,我自己的经济条件还不允许经常更换手机。”

另一位“00后”网友阿唐则认为,现在市面上还有很多好的电子产品可供选择,如平板电脑、电子手表等,没必要将费用都用在更换手机上,而且频繁地更换手机性能变化差异小,意义不大。

消费者的换机周期变长,对手机厂商而言,也就意味着顾客流失、销量下滑。根据《Canalys2021年度智能手机市场分析报告》,2021年智能手机平均售价同比上涨10%;而Counterpoint的数据显示,中国市场手机的平均售价已经从过去的1500元至2000元增长至2700元至3000元的价位段。

唐先生在南宁市朝阳区经营着一家手机直营店,店内售有各大手机品牌厂商的产品。受疫情影响,截至目前,唐先生的手机直营店销量较去年有明显下滑。唐先生说:“现在的手机市场逐步透明化,促销活动逐渐变少,什么时候购买手机价格相差都不会太大。”在价格波动不大的情况之下,消费者根据自身需要,大多选择性能足够的中端产品。目前唐先生店内销量最好的是一款中端产品,价格区间在2600元到3600元。

“现在手机质量、性能都越来越好,顾客换机周期变长,也是销量下滑的重要原因。”唐先生直言这是正常现象,现在的年轻人换手机会更考虑性价比的问题。

同样在南宁市朝阳区经营着某品牌直营店的白女士,店里还提供维修业务,她告诉记者,到店的年轻消费者主要还是以维修为主,如果维修价格太高,才会考虑换机。

面对年轻人更换手机周期变长这一现象,广西江滨医院(自治区第三人民医院)临床心理科主任、医学博士戴剑认为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新款手机的软、硬件的创新性不高,旧手机的性能依旧能满足现下年轻人的主流需求,所以更换欲望明显下降;二是新款手机价格普遍高,受疫情影响,大部分年轻人经济状况不佳;三是数据时代,换手机的时间成本增加,许多年轻人因为怕麻烦而“懒得换”;四是更换手机保护壳,就能让使用者一样感觉舒服。

“从心理学上来说,年轻人的这个行为说明他们已逐步成熟,不再因从众、虚荣等心理而盲目消费,明白自己需要什么,这也是心理成熟的一个表现。”戴剑说道。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