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版电影林海雪原(小时候看过的老电影)

我生于1968年,年过半百。近几年,小时候看的电影经常浮现在脑海,或是因为一首歌、一句台词、一幅画面,挥之不去。那时候,电影产量小,看电影的机会不多,好多电影看了好几遍,因而记得更清楚。

现在闲来无事,就把十岁左右亲眼看过的电影回忆一番,慰藉一下追忆童年的情怀。影片不见得是最好的,但我遇见它的年龄是最好的!

林海雪原》:1960年,八一电影制片厂出品。

60年版电影林海雪原(小时候看过的老电影)(1)

基本剧情:讲述的是1946年冬天,东北民主联军一支小分队深入林海雪原执行剿匪任务的过程。着重描写侦察英雄杨子荣与威虎山座山雕匪帮斗智斗勇的传奇故事。

60年版电影林海雪原(小时候看过的老电影)(2)

最深印象:1、小朋友们从这部电影中学到了好多东西,记住了许多特殊的名词:夹皮沟、威虎山、座山雕、百鸡宴等等。

60年版电影林海雪原(小时候看过的老电影)(3)

2、看完电影,小伙伴们更爱相互起外号了。电影中的外号比比皆是,叫起来很有意思:一撮毛、八大金刚、小炉匠、203、坦克、小白鸽等等。

60年版电影林海雪原(小时候看过的老电影)(4)

3、土匪的黑话是电影的一大特色!“三老四少”、“马哈马哈”、“想啥来啥,想吃奶,来了妈”、“脸怎么红了,精神焕发... ...”,这些话语常常挂在我们嘴边,竞相模仿。更有坏小子改编出了金句:脸怎么红了,屎憋的;怎么又黄了,拉完了。

60年版电影林海雪原(小时候看过的老电影)(5)

4、七十年代的老家冀南平原,虽然没有茂密的山林,但小腿深的大雪还是有的。片中的带毛大衣、棉军帽、大围脖、挎脖棉手套,这些冬天的服饰十分熟悉。羡慕侦察员们在雪山穿白衣穿行的英姿、杨子荣在雪地里堆的雪墙... ...

60年版电影林海雪原(小时候看过的老电影)(6)

5、有两场戏看着最紧张,一场是杨子荣刚进土匪窝,接受土匪们的盘问;另一场是小炉匠逃到山上,指认杨子荣。当时为杨子荣捏了一把汗,憋着尿都不上厕所。最佩服那些孤胆英雄的勇气和骨气!

60年版电影林海雪原(小时候看过的老电影)(7)

这部电影的吸睛之处在于它所反映的东北剿匪的特殊性和稀缺性,细节刻画得真实细致,引人入胜。当然,电影的缺点也是十分明显,前半部分过于拖沓,节奏太慢,人物太多,笔墨的分配上过于平均,杨子荣的塑造被削弱。这应该和当时的政治要求有关系。

2014张涵予版的《智取威虎山》改正了老版的许多缺点,杨子荣的形象更加高大、突出。座山雕的气势也有了,反而更加映衬出杨子荣的勇敢、机智。新版超老版的不多,这部电影算一个。

您还记得哪些细节?一起探讨一下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