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尼拔迦太基(大西庇阿两战荡平迦太基)

伊利帕战役之后,哈斯德鲁巴逃回迦太基,马戈率残兵盘踞于西班牙沿大西洋一带,期间还曾经组织过一次对新迦太基城的反攻,但终于功败垂成,最终被大西庇阿挤压到巴利亚尔群岛一带苟延残喘。就这样,西班牙战事落下帷幕。公元前206年,伊利帕战役之后不久,大西庇阿留下两个军团负责西班牙防务,自己率领主力部队返回罗马。

汉尼拔迦太基(大西庇阿两战荡平迦太基)(1)

西班牙战事

但在罗马城,大西庇阿并没有得到征服者应该得到的凯旋式。西班牙战事的太过于出乎意料,让所有人都惊掉了下巴,尤其是当初阻挠大西庇阿领兵出征的老派将领们,为了使老费边们不至于太过尴尬,元老院取消了入城凯旋仪式。但有功不赏又不合罗马的传统,为了安抚大西庇阿,元老院又破例允许他在来年,也就是公元前205年参加执政官的竞选。公元前210年,大西庇阿以“前法务官”身份率军出征西班牙时,年仅25岁,到公元前205年,也不过30岁,而执政官参选的年龄限制是40岁,不得不说,元老院的这个许诺确实是破例。请允许我们来一点腹黑的揣测吧,元老院的这一承诺,恐怕是开一张空头支票的可能大一些,在讲究资历的执政官竞选中,大西庇阿真的能是那些德高望重又久经战阵的老将军们的对手吗?然而,元老院错误的判断了形势,正是这一次又一次的破例,终于将大西庇阿养成了元老院难以驾驭的小怪兽。

大西庇阿的战绩虽然令元老院难堪,但却令罗马人民兴奋鼓舞。汉尼拔纵横意大利十余年,仅几次大会战在他手上丧命的罗马士兵便以十万计,其赫赫凶名几乎到了“可止小儿夜啼”的程度。老费边们虽然将汉尼拔挤压在卡拉布里亚一带,但人们时刻担忧这头猛虎随时会冲破牢笼,随着格拉古与马尔喀斯的阵亡,人们的担忧愈发强烈,甚至已经对老将军们产生了质疑。而大西庇阿的横空出世,无疑为忧心忡忡的罗马人打了一剂强心针,大西庇阿的年轻,其辉煌战绩,尤其是其富于煽动性的演讲,无不在向人们宣示着,他将是打败汉尼拔,扶罗马大厦于将倾的不二人选。在公元前205年选举执政官的公民大会上,大西庇阿以压倒性的优势获选执政官。而元老院则不得不皱着眉头咽下这一苦果。

汉尼拔迦太基(大西庇阿两战荡平迦太基)(2)

元老大西庇阿青铜像

然而,大西庇阿所要的还不止这些,执政官仅仅是他施展抱负的平台,当选执政官之后,他立刻向元老会提出,要出兵迦太基本土。这回,他的要求遭到了激烈反对,呼声最高的便是老费边。老费边是罗马所剩不多的曾经与汉尼拔交过手而又全身而退的老将军,“费边策略”成功使他获得了“意大利之盾”的美誉,与阵亡的马尔喀斯——“意大利之剑”堪称罗马双璧。老费边的反对不无道理,罗马人倾全联盟之力,付出十万计士兵阵亡的代价,才好不容易将汉尼拔困在卡拉布里亚,在老将军们的观念中,接下来只需按步就班,步步锁紧牢笼将其困死耗死就完了。而出兵迦太基不仅要占用本可用来对付汉尼拔的资源,而且凭空增加了本不必要承担的风险,第一次布匿战争中,罗马人在迦太基本土一战损失一万余人,老将军还心有余悸。言外之意便是年轻人追求上进是好事,但要节制,一口吃个胖子?当心噎着。

然而在自带流量实力派小鲜肉面前,一切的反对都是枉然,得到众多公民拥护的大西庇阿很快便获得了出兵北非的授权。但元老院也对其进行了限制:即不得运用意大利本土的军队,而是将驻防西西里的两个军团指派给他,这两个兵团是坎尼战役的残兵,战败后被派来攻打西西里,作为惩罚,叙拉古战事结束后也未被允许回意大利。

公元前205年早春,公民大会刚刚结束不久,执政官大西庇阿便来到了西西里岛。虽然大西庇阿在公民大会上指点江山激昂文字,颇有些小马炸蹄嫌路窄的感觉,但对于即将开始的远征,他却丝毫不敢掉以轻心。在西西里,大西庇阿先是接收了坎尼军团,然后又在元老院授权之内招募了7000人的志愿兵。最终,大西庇阿获得了一支大约20000人的军队,随后他又对这支合成军队进行了整编与训练,尤其是完善了他在西班牙战场上摸索出来的三列军团战术。

公元前204年春天,在一切准备停当之后,卸任执政官的大西庇阿以“前执政官”的身份率大军踏上了征程。大西庇阿的军队刚刚登陆迦太基,朱比特神又给他送来了一份厚礼。

汉尼拔迦太基(大西庇阿两战荡平迦太基)(3)

大西庇阿释放被俘的努比底亚王子马西尼沙

努比底亚人是一支活跃于迦太基西方北非沿海的游牧民族,以骁勇善战闻名,向来是迦太基的铁杆盟友,更是优秀骑兵的提供者。努比底亚人还没有过渡到国家阶段,是一个由众多部落组成的松散联合体,大体上我们可以将之分为东西努比底亚两大派势力。在对迦太基人的战争中,大西庇阿深深感觉到了骑兵的重要性,在西班牙得到部分西班牙骑兵后尤嫌不足,他又向努比底亚人伸出了橄榄枝。公元前209年的巴库拉战役中,大西庇阿战败哈斯德鲁巴,在战俘中就有东努比底亚王子——马西尼沙。大西庇阿当然不会放弃这个结好努比底亚人的天赐良机,他大度的释放了马西尼沙,并向其表达了结盟的意愿,但随着以后战事的发展,此事便不了了之。但很快马西尼沙的父亲去世后,西努比底亚首领西法克斯夺占了他的部落,并强娶了马西尼沙的妻子,马西尼沙本人则遭到了西法克斯与迦太基的联合剿杀。穷途末路之下,马西尼沙才投奔了大西庇阿。对大西庇阿来说,虽然交好整个努比底亚人的计划没有达成,但马西尼沙的投奔也无异于雪中送炭,因此他欣然接受了马西尼沙的投效。

罗马大军的到来让迦太基是措手不及。虽然巴卡家族在西班牙经营出了一片基业,但作为商业帝国的迦太基在本土却并没有太大规模的常备军,佣兵才是他们最大的倚仗。所以,在大西庇阿到来后,迦太基人根本没有能力迅速组织军队进行抵抗,而只能依托各城镇的城墙进行防御。在当时技术条件下,任何的攻城战都是成本巨大且风险极高的行为,大西庇阿也未能例外,在付出巨大代价攻取了乌蒂卡城以及周边几个村镇之后,也放弃了这种不经济的作战方式。迦太基则请西努比底亚王西法克斯以协调双方和谈为由对罗马人进行牵制,与此同时则竭力招募佣兵。

汉尼拔迦太基(大西庇阿两战荡平迦太基)(4)

大西庇阿登陆迦太基后的夜袭战

公元204年深秋,迦太基招募的佣兵终于到位,各地佣兵总共30000余人,由在伊利帕战役中败给大西庇阿的哈斯德鲁巴统率,加上西法克斯的60000多人,总兵力达90000人之多。于是,迦太基人决定先发制人歼灭大西庇阿。而大西庇阿仅有20000余,加上马西尼沙带来的军队也不到30000人,在兵力上处于绝对劣势。但在此前虚与委蛇的交涉中,马西尼沙凭借其身份在迦太基军中发展了不少努比底亚人探子,迦太基人的进攻计划很快便传到了马西尼沙与大西庇阿手中。深知兵力劣势的大西庇阿决定抢先动手,抢在迦太基人进攻之前发动偷袭。偷袭这种事,在罗马人以往的作战中基本是没有出现过的,罗马人的进步要拜汉尼拔所赐。依靠马西尼沙的探子,大西比阿对迦太基人的驻营地,以及军营结构和防务掌握得一清二楚。在偷袭发起的当夜,大西庇阿命罗马军队饱餐战饭,悄悄出营,先以骑兵包围哈斯德鲁巴的军营,随后便由精锐步兵发起了全面进攻。罗马人先是在军营外发起长声的呼喝,随后便是大片的火把被扔进军营,紧接着的便是手持短剑的步后队。迦太基军营顿时便陷入一片火海,熟睡中的士兵从睡梦中被惊醒,一片慌乱中开始四处逃窜。混乱中的雇佣兵根本无法组织起有效抵抗,于是,偷袭很快又演变为屠杀。结果大多数士兵被当场杀死或烧死,少数逃出军营的则被罗马骑兵捕杀。哈斯德鲁巴侥幸率少量精锐杀出重围逃往迦太基城。西法克斯则要幸运得多,在哈斯德鲁巴大营起火时,他派出一支军队前往救援,而自己则率主力紧急撤离大营。当大西庇阿消灭了哈斯德鲁巴军又转向攻击西法克斯时仅得到了一座空的营盘以及来不及带走的辎重物资。夜袭战让迦太基人损失惨重。迦太基人雇佣军部队几乎全军覆没,仅有西法克斯主力得以保存,但军心士气也受到大大挫伤。据记载,这一战罗马人共杀死大约30000名迦太基人,另外还有2400人俘虏。

但迦太基的抵抗并没有结束,元老院很快又为哈斯德鲁巴组织起一只30000人左右的雇佣兵部队,拉上西法克斯组成联军,卷土重来与大西庇阿对峙。大西庇阿自然奉陪到底。公元前203年夏,双方在巴格拉达谷地的大原野展开大战。

汉尼拔迦太基(大西庇阿两战荡平迦太基)(5)

大原野之战

这一战中西法克斯所带兵力不详,只知道不如上一次多,但迦太基联军在兵力上占有巨大优势是肯定的,大西庇阿总兵力应该不多于30000人。但对付迦太基军队大西庇阿已经轻车熟路,这一次,大西庇阿同样祭出的是三列军团战术。将马克尼沙的努比底亚骑兵和罗马骑兵分别作为左右翼,他亲率重步兵军团为中军,前后排成三列,轻步兵居最前列。迦太基军也效仿大西庇阿,将骑兵放在两翼,步兵军团放在中军,准备打一起堂堂正正的对攻战。但在战斗开打后,大西庇阿三列军团战术的威力便显示出来了。

汉尼拔迦太基(大西庇阿两战荡平迦太基)(6)

大原野之战布阵图

双方的骑兵首先交锋,西法克斯在被偷袭后一直心有余悸,这一次前来助战也是相当勉强,在马西尼沙率领的罗马骑兵的犀利攻击下很快不支并逃离了战场,马西尼沙则率领他的骑兵队展开追击。与此同时,双方的步兵也展了接触。大西庇阿的第一列重步兵在轻步兵的协助下,堪堪抵住了迦太基步兵军团的攻势,在发现己方骑兵已经将敌方骑兵逐出战场之后,大西庇阿命令后两列重步兵分别从两翼前出,对迦太基步兵军团的两翼展开了。骑兵逃离后,迦太基两翼空虚,大西庇阿的战术很自然的便对迦太基步兵军团形成了包围。迦太基军主要为临时招募的雇佣兵,不仅士兵素质参差不齐,指挥也不统一,基本上是各路军头独自指挥作战,哈斯德鲁巴的计划根本得不到实施。这样的军队,打顺风仗还凑合能用,一旦陷入逆境时便很难死战。迦太基的雇佣兵便出现了这个问题,当发觉两翼的骑兵被驱逐而自己陷入包围之后,很快便产生了慌乱,进而试图由正面突破罗马军阵。而正面的罗马重步兵阵列是由轻步兵加强过的,极难突破,就这样,在突围不成功的情况下,崩溃便发生了。

汉尼拔迦太基(大西庇阿两战荡平迦太基)(7)

大原野之战发展趋势

很快,几支大的雇佣兵军团先后被歼灭,剩余的雇佣兵发一声喊,一轰而散。迦太基人输掉了整场战役,哈斯德鲁巴由后阵逃往迦太基城,后来死于元老院贵族的追责。罗马人的骑兵并没有回援,而是由马西尼沙率领一直追击西法克斯,一直追到努比底亚境内,西法克斯被生擒后送到罗马城,并在那里被幽禁至死。马西尼沙则被罗马任命为努比底亚国王,当然,国王所应有的国土还需要由他自己去征服。 西法克斯的败亡,不仅仅是除去了迦太基的一个可靠盟友,更重要的是直接改变了两军的实力对比。在这场战争中,骑兵的重要性双方都心知肚明,尤其是双方主将都是擅用骑兵的好手,西法克斯败亡,意味着迦太基失去了最优秀骑兵的支持,而马西尼沙的成长则意味着罗马拥有了此前属于汉尼拔的优势。迦太基危矣。

自大西庇阿出世以来,虽然遇到颇多阻碍,但整个战争几乎完全在按照他的预设剧本在进行,战事发展到这个地步,他围魏救赵的战略得到了完美的体现。大西庇阿不仅将战争的主动权从汉尼拔手中夺得了战争的主动权,汉尼拔将不得不离开意大利回到迦太基本土面对大西庇阿;而且,大西庇阿还从元老院手中夺得了整个战争的主导权,其优异的战略战术素养以及出色的战绩让所有反对者哑口无言,即使是老费边等老将军也不得不将战争主导权拱手相让。于是,以大西庇阿为代表的年轻人们逐渐走上罗马共和国的前台,在随后的百多年里他们主持了轰轰烈烈的罗马大征服,“帝国主义”的罗马共和国即将向周边国家露出它的獠牙。

这次战役的失利,使迦太基彻底失去了在本土与大西庇阿对抗的资本。这时,迦太基的贵族们才想起孤悬海外20余年的汉尼拔,然而汉尼拔就能够拯救危难中的迦太基吗?历史告诉我们他没成功,那么汉尼拔是怎么失败的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