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中常用的介词结构 介词结构在公文中的使用频率很高

介词结构在公文写作中的运用 岳海翔,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公文中常用的介词结构 介词结构在公文中的使用频率很高?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公文中常用的介词结构 介词结构在公文中的使用频率很高

公文中常用的介词结构 介词结构在公文中的使用频率很高

介词结构在公文写作中的运用

岳海翔

在公文写作中,介词结构的使用频率极高。除部分纪要、简报、调查报告外,几乎所有公文的标题,都含有介词结构;许多公文的开头、结尾,由于表述的需要,也都使用一些约定俗成的介词结构。至于公文内容之间的过渡,公文中大量的推理等,在很多情况下,也离不开介词结构。

公文标题中的介词结构,只有一个,即由介词“关于”和它的宾语结合起来的介词结构。公文标题,一般由三个要素组成,即发文机关名称、事由、文种。这其中,发文事由就是由含有“关于”的介词结构来表示的。例如《***市教育局关于认真贯彻落实“双减”政策的通知》这一标题中,发文机关是“**市教育局”;使用的文种是“通知”;发文事由是“关于认真贯彻落实双减”。“关于认真贯彻落实双减”,就是一个介词结构。

那么,公文标题中,为什么必须要有一个含“关于”的介词结构呢?因为在标题的三个要素中,“文种”是中心词,“发文机关”和“发文事由”,都是“文种”的限制语,都直接与“文种”发生关系。介词“关于”和“发文事由”组成介词结构之后,加上助词“的”,成为体词性结构,作为“文种”的定语,直接修饰和限制“文种”。而“发文事由”也因此不再与发文机关发生直接关系,如果在“发文机关”和“文种”之间没有“关于”和“发文事由”组成的介词结构,那么,“发文机关”就很容易与“发文事由”直接发生了关系,因而也就取消了“发文机关”对“文种”的直接限制和直接关系,以致造成公文标题表述了上的模糊不精。例如《中共**市委组织部关于增强党员党性教育的通知》这个标题,从内容上看,增强党性的要求,是对每个党员和全市各级党组织提出的,表意十分明确。如果将标题中的介词“关于”去掉,含有“关于”的介词结构也就不存在了,标题变为《中共**市委组织部增强党员党性教育的通知》。这样,标题的含义也很明确,但增强党员党性教育的要求,成了针对中共**市委机关及其党员而提出的了,这就违背了制发公文的原意。究其原因,就是标题中去掉介词“关于”之后,“发文机关”与“发文事由”直接发生了关系,从而组成了一个新的词语,与“文种”发生关系。可见,由“关于”组成的介词结构,在“发文机关”和“发文事由”之间,的确起了隔离两者之间发生任何关系的作用。

公文标题中一般只有一个含介词“关于”的介词结构,意在说明避免公文标题中介词的重复使用。例如《**市公安局关于全局民警业务活动规则》这个标题,如果再加一个介词“在”,变成《**市公安局关于在全局民警业务活动规则》,介词“关于”与“在”重复使用,实在没有必要。

不仅公文标题要使用介词结构,而且公文正文也离不开介词结构。许多公文正文的开头,或者段落的开头,往往用来说明行文的目的、根据、原因或者背景等,这时候,一般使用由介词“根据”“依据”“按照”、“遵照”、“为了”、“为此”“由于”“关于”“鉴于”“随着”等与名词、代词、名词性词组组成的介词结构,在句子中充当状语,定语,或者补语。

公文的结尾,亦时常使用一些含有“为要”“为盼”“特此函报”“特此函商”“特此函达”等介词的约定俗成的介词结构。例如《全国博士后管委会关于进一步明确博士后研究人员身份的通知》,在正文结束后,以“特此通知”收尾。在公文的结尾,除了使用约定俗成的介词结构外,还使用其他形式的介词结构。如《中共中央关于统一抗日根据地党的领导及调整各组织间关系的决定》(一九四二年九月一日中共中央政治局通过)的结尾:

“(11)各根据地领导机关根据本决定的原则,根据各地具体情况,制定与此有关的各种细则,以政府法令、军队条例,党团规则、民众团体章程等等方式规定之,以解决统一领导的许多具体问题。制定后须报告中央。”

在这个不足百字的结尾中,竟一连用了六个含有介词结构的句子,足见介词结构在公文写作中的地位之重要。

至于公文内容的过渡,其中的介词结构更是比比皆是。在“通知”“决定”“报告”“规章制度”等文种写作中,往往通过使用介词结构,实现承接上文、引出下文的目的。其结构特点为:承接上文,用一介词结构,一般较为简短,如“根据……”“为了……”等;引起下文,用一基本固定的结构形式,如“……特作如下决定”“提出如下意见”等。例如:“为适应新形势和新任务的需要,现就加强党校工作问题通知如下”。(《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校工作的通知》)。

以上两例,所涉及的介词结构起承接上文的作用,再用固定句式引起下文。介词结构起了过渡作用。

介词结构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不仅用于公文开头的写作,而且还用于公文的总述与分述的连接中。这时常带有“总之”“综上所述”“据此”“有鉴于此”等词语标志。

在公文写作中,为什么介词结构的使用频率如此之高?因为整篇公文的表述,即阐述政策规定和政策思想的过程,可以说是一个运用概念、进行判断和推理的过程,同时又要求使用的语言必须概括精炼。而运用介词结构,正好能够比较恰切地反映和表达这样的推理思维过程。这就是在公文写作中,介词结构使用频率高的原因。

(作者系中国写作学会副会长,中国写作学会公文写作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公文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