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何去何从(大明王朝滑跪)

在裕王府“大显身手”以后,陈洪自以为猜中了嘉靖的心思,抱稳了裕王的大腿;海瑞的罪行定了,陈洪就能趁机大肆清理吕芳的剩余势力,自己距离“老祖宗”的称呼越来越近了。

按照“内阁”的指示,刑部确定了海瑞“大不敬”的罪名,陈洪的心情很是愉悦:

“主子,刑部将罪案定了。”

原本以为嘉靖皇帝听到这个消息会很兴奋,但嘉靖皇帝却没给任何反应,甚至连个可供陈洪猜测的眼神都没给。

大明王朝何去何从(大明王朝滑跪)(1)

主子不说话,是不是故意装深沉呢?主子不说话,是不是想让我简单汇报下海瑞的罪名呢?想到这里,陈洪继续说道:

“启奏主子,三法司定的罪名十分明确,那个海瑞以儿子辱骂父亲大不敬的罪名判了绞刑,秋后处决。王用汲目无君父,以朋党罪判杖八十流三千里,也在秋后发配。”

主子,海瑞死刑、润莲重判,你开心不?奴婢这个“深通上意”的本事,咋样?处理完了这个事,我是不是就能成为“老祖宗”了?

陈洪一脸谄媚地等着嘉靖皇帝的回应,心中似乎已经想到了宫中十万人跪在自己脚下的模样。

嘉靖皇帝发话了:

“你是不是觉得他们判得十分公正?”

陈洪察觉出了不对,只是没察觉出哪里不对,只能回应:

“主子要是觉得他们判得不对,奴才发回去叫他们重判。”

御前近侍那么久,陈洪到底没有真正了解面前这位爷,更没有学到吕芳的拿手本事——背锅。

翻译一下嘉靖和陈洪的一问一答:

嘉靖:这件事,你怎么看?

陈洪:我怎么看?我看都不看,你怎么说,我怎么办!想甩锅给我,没门,我可马上就是老祖宗了!

嘉靖皇帝让内阁和裕王“猜字谜”,有着两个目的:1、让内阁当“恶人”,判处海瑞极刑,然后自己再给予否决,安享“好人”美名;2、试探内阁和裕王是不是和自己一条心,心中到底有没有君父。

可“好雨”和“明月”经过陈洪的解读后,竟成了嘉靖皇帝一定要杀海瑞的暗示。一句话,陈洪想让嘉靖皇帝下令诛杀海瑞,成为“恶人”,你猜猜陈洪今天会有何种结果?

大明王朝何去何从(大明王朝滑跪)(2)

第一句提醒以后,陈洪非但没有听明白,反而撺掇着嘉靖皇帝给予海瑞更重的判决,嘉靖皇帝强忍着怒气,继续阴沉的问道:

“是叫他们再判重一些还是判轻一些?”

陈洪答话:

“雷霆雨露莫非天恩,主子怎么定就叫他们怎么判。”

再翻译一下这两句对话:

嘉靖:这件事,朕不想说,你说说呗。

陈洪:不说,不说,就不说,你怎么说,我怎么办!

完了,陈洪是教不出来了,嘉靖皇帝索性放弃了这种暗示,直接挑明了说:

“你何不干脆说好人都让你们去做,恶人让朕来做!”

嘉靖皇帝很少出现这种直截了当的语言表述,陈洪或许并无这种想法,但这一问一答间却一再要求嘉靖皇帝给出最后决断,你这不是逼着嘉靖皇帝成为“纣王”,落下“恶人”骂名吗?

“背锅”都不会,陈洪还像学着吕芳的模样,成为宫中十万人的老祖宗?嘉靖皇帝有句话说得极为透彻——“摸摸你那张剥了壳的鸡蛋脸,够格吗”。

话都挑明了,陈洪总算听明白了,赶紧下跪求饶:

“奴才,还有群臣都不敢有这个心思。”

除了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优点外,陈洪还有一个较为明显的优点——绝不背叛自己的盟友。想当初,“严党”欲倒的征兆已经非常明显,但陈洪还是没有放弃“严党”,依然举报了《血经》的来历。现在,陈洪已经投靠裕王,裕王也给予了信任,所以,在面对嘉靖皇帝的质疑时,陈洪不光为自己辩解,还为“群臣”辩解了。当然,这里的“群臣”,只是内阁和裕王。

既然暗示不起作用,嘉靖皇帝决定开启“白话”模式,正儿八经地开始了对陈洪的训斥:

“心思都用到天上海上去了,还说没有这个心思。朕问你,什么叫做‘好雨知时节’,什么叫做‘海上生明月’?这些话你昨天为什么不向朕陈奏?”

嘉靖皇帝的情报系统,恐怖如斯!

大明王朝何去何从(大明王朝滑跪)(3)

“好雨”,明明是嘉靖皇帝不想杀海瑞;“明月”,命名是嘉靖皇帝希望内阁和裕王心中要有君父;可偏偏让陈洪解读成了“海瑞,必须秋后处决”。更为关键的是,陈洪昨天还直接将这个解读汇报给了嘉靖皇帝,这就相当于告诉嘉靖皇帝:主子,你看你,你想杀海瑞咋不明说呢,你放心吧,我肯定给你办明白。

啥意思?

这就等于直接给嘉靖皇帝扣上了帽子——嘉靖要杀海瑞,他给的“字谜”就是这个意思!

你说嘉靖会不会生气,陈洪该不该死?

嘉靖皇帝继续训斥:

“走了个吕芳,来了个人又想学吕芳。陈洪,你这点德行要学吕芳,连影都没有。吕芳和朕的儿子说了什么做了什么一点都不瞒朕,你却想瞒着朕。你以为吕芳那样做结果被朕赶走了,那是傻。那不叫傻,那叫‘小杖受,大杖走’。吕芳临走了心里始终明白,不管多少人叫他老祖宗,他永远是个奴才。你以为自己是谁?”

陈洪,较之吕芳,到底差在哪里?

陈洪,眼里只有权力,他不在乎这个权力是嘉靖给的,还是裕王的;吕芳,眼里只有嘉靖,他不在乎裕王登基会不会夺走自己的权力。

既然做了奴才,就要想尽办法替主子排忧解难,背黑锅、挡风雨,这才是奴才存在的意义。利用主子上位,然后再向主子的继位者靠拢,而且这个主子还是控制欲、占有欲极强的嘉靖皇帝,陈洪永远成不了吕芳。

吕芳瞒着嘉靖,宴请严嵩和徐阶,是为了保住嘉靖皇帝的圣名;陈洪瞒着嘉靖,给内阁和裕王出主意,则是为了效忠新主子并趁机清除吕芳的剩余势力。一句话,陈洪真把自己当成“老祖宗”了,嘉靖反倒成了他树立权威、巩固地位的工具。

“‘会做媳妇两头瞒’,裕王妃李氏才是我朱家的媳妇呢,她瞒瞒朕倒也罢了。凭你也想做我朱家的媳妇,摸摸你那张剥了壳的鸡蛋脸,够格吗?”

裕王妃进献《血经》,为了保全裕王,但更为了避免嘉靖皇帝酿成大错;陈洪隐瞒嘉靖,则是将嘉靖当成了傻子,当成了工具——你下令杀海瑞,我借机树权威,你做恶人,我坐享其成。更关键的是,陈洪想借机铲除吕芳势力的目的,既没能瞒过嘉靖,也没能瞒过内阁和裕王。

今日之难,就是徐阶、高拱、张居正一手策划的结果。

被嘉靖皇帝戳破了心思,陈洪赶紧上演自己的保留曲目——掌嘴!

大明王朝何去何从(大明王朝滑跪)(4)

只是,一直以来,陈洪不是在掌嘴,就是在制造掌嘴的机会,嘉靖皇帝对陈洪的这套“苦肉计”早就了然,不耐烦的说道:

“真要掌嘴就到司礼监东厂去掌。”

掌嘴给嘉靖看,只是“苦肉计”;掌嘴给司礼监和东厂看,就能重挫陈洪好不容易树立起来的权威和地位。

嘉靖皇帝的这句话翻译过来就是:你要真没有利用朕的心思,你就去司礼监和东厂掌嘴,只是,你敢吗,你会吗,你愿意吗?

“苦肉计”都不行了,陈洪赶紧调整策略:

“奴才没有敢欺瞒主子,实在是瞧着主子龙体违和,不忍心让主子再生气……”

先是“苦肉计”,再是“表忠心”,如果换成吕芳或者黄锦,嘉靖皇帝或有感动,陈洪,不配!

嘉靖皇帝不愿再看陈洪的表演,不耐烦的下令索要朱笔,阻止了陈洪的话。

然后,陈洪最为经典的场面出现——一个能够打破记录的“滑跪”出现了,一个最能表明陈洪已经“心服口服”的长趴动作出现了,一个堪称教科书级别的慌张翻开罪案的动作出现了。

嘉靖皇帝在海瑞的罪案上打上了一个大大的叉!一般情况而言,皇上勾决人犯照例是在刑部的呈文上画一个勾,要是赦免人犯则将罪案发回重审,像这样画一把叉,却是从来没有过。

一心等着嘉靖皇帝给出决断的陈洪,等来了一个极不明确的回复,陈洪只能试探地追问道:

“主子,这到底是勾决了还是没勾决,求主子明示,奴才也好给内阁和刑部传旨。”

翻译一下:主子,这个锅你到底背不背啊?

嘉靖皇帝快被气笑了,只给了一句反问:

“他们不是会猜吗?让他们猜去!”

这个事,你还用问我啊?你不是有了新的主子了吗?问你的新主子去!

如果陈洪听出了嘉靖的“话里有话”,赶紧把“苦肉计”、“表忠心”和“滑跪”再来一遍,嘉靖皇帝或许会原谅陈洪,或许会替他保住之前好不容易树立的权威和地位。只可惜,陈洪还是没能听出来这句威胁。

嘉靖皇帝开始发挥了:

“你不是也会猜吗,猜一猜朕会派谁去看大牢,看着那个海瑞和王用汲。”

猜测一下,陈洪大概率是知道嘉靖皇帝心中所想的,他只是不愿看到这个结果而已。所以,陈洪赶紧下跪求饶:

“奴才知道错了,主子的心比天还大,奴才哪里猜得着。恳求主子……”

翻译一下陈洪的这句话:主子,我错了,我再也不胡乱猜测了,再也不动小心思了,我好不容易树立起来的权威和地位,你就别打击了吧!

大明王朝何去何从(大明王朝滑跪)(5)

之前,我们一直在说,犯错以后千万别急着解释、认错,领导想处置你,你解释、认错没用;领导不想处置你,你也不用解释、认错。此时的陈洪就是第一种情况,嘉靖皇帝想要处置你了,你再怎么告饶都没用了。

于是,一声龙吟再次出现!

这声龙吟代表了什么?海瑞上疏,直接和嘉靖皇帝掀桌子开骂的时候,嘉靖皇帝才有如此背景声音,你就想想此时的嘉靖皇帝到底有多生气吧!

伴随着龙吟,嘉靖大喝一声:

“猜!”

陈洪没办法了,猜错了是死,猜对了或许能生,于是,他将自己所有的保全智慧全部用上了:

“回奏主子,主子万岁爷是不是叫奴才去看大牢……”

不得不承认,陈洪的这句回应颇有水平,而且也总算学会了一点吕芳的皮毛。先把责任揽在自己身上,置之死地而后生,才能争取一个宽大处理的可能。

如果嘉靖真想处置陈洪,而且是一击致命的处置,陈洪的这句话最起码能让他保住性命;可如果嘉靖只想“小惩大诫”,只想敲打一下陈洪,那么陈洪的这句话就能让自己可能受到的处置降至最小程度。

事实证明,陈洪的这句回话颇有效果,嘉靖皇帝继续阴冷的说道:

“再猜。”

一击致命的处置,不会出现了,剩下的就好猜了!陈洪只能“舍车保帅”、“自断臂膀”了。

“回主子,镇抚司诏狱原来一直归朱七管,主子的意思是不是把那个朱七和齐大柱都放了。仍然让朱七去管诏狱,让齐大柱去看管海瑞和王用汲。”

我不争了,行吗?我不当老祖宗了,行吗?我再也不打压吕芳的势力了,行吗?

嘉靖的脸色好看些了,声音便也柔和些了:

“你不是说朱七齐大柱都和海瑞有勾连吗?”

这句话明显是在给陈洪机会,陈洪必须精准抓住,赶紧给予解释:

“奴才该死。奴才当时也是急了,担心宫里宫外勾结了不忠主子。几个月下来奴才都问明白了,除了王用汲,没有人跟海瑞有往来。包括黄锦,不过蠢直了些,当时顶撞了主子,其实也并无吃里爬外的情事。奴才一并恳请主子,把黄锦也放了,让他依旧来伺候主子。”

不光掩盖了自己的小心思,还将自己认错的态度进一步表达,除了朱七、齐大柱,陈洪为了自保,甚至愿为威胁最大的黄锦求情。总之一句话,陈洪只想让嘉靖皇帝知道:我服软了,认输了,不敢了。

大明王朝何去何从(大明王朝滑跪)(6)

嘉靖这才笑了:

“凭你这点道行都降伏不了,朕早不要做这个天子了。借着海瑞的事在宫里整吕芳的人用自己的人,朕告诉你,吕芳伺候朕四十多年,从来就没有自己的人。今天你能猜到这一点,就还有药可救。传旨去。”

嘉靖还活着,“清流党”还在,陈洪还不能死;而且,海瑞还在,朝廷百官又都站在海瑞一边,陈洪还不能死;更重要的是,裕王登基,想要“杀人立威”,谁能抢过陈洪。

嘉靖皇帝并不是放过了陈洪,而是陈洪还有用,工具人,命该如此矣。

(本文仅基于《大明王朝1566》具体演绎情节和人设解析,并不以历史史实为依据,个人观点,欢迎提出批评意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