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舍得田雨岚给儿子买球衣后续(为了成绩田雨岚可以忽略儿子的痛苦)

《小舍得》是由张晓波执导,宋佳、佟大为、蒋欣、李佳航领衔主演,张国立特别出演的家庭教育剧。

小舍得田雨岚给儿子买球衣后续(为了成绩田雨岚可以忽略儿子的痛苦)(1)

该剧讲述南俪、夏君山和女儿夏欢欢、儿子夏超超,田雨岚、颜鹏和儿子颜子悠等“小升初”阶段中国家庭的故事。

该剧在爱奇艺同步播出,自播出以来一直占据电视剧热播榜第一名的好成绩。我觉得这部剧能够掀起如此大的收视狂潮,一是剧情紧凑,矛盾冲突多,紧贴现实生活;二是演员的表演自然、细腻、生动、到位,不管是主演还是配角,都是用心演绎、全情投入,才能让观众感同身受,让观众时而感动落泪, 时而生气愤怒。

小舍得田雨岚给儿子买球衣后续(为了成绩田雨岚可以忽略儿子的痛苦)(2)

对我触动最深的是第14集,在这一集里,子悠在金牌班课堂跟不上节奏,被老师钟益训斥。钟益言辞过激,骂他“没长脑子”“什么脑子,里面什么东西,木头啊”“木头我都教会了呀”“你笨就笨嘛”。看到这儿,很多观众都感觉这个老师没有师德,怎么能这么说小孩子呢?孩子虽小,但也有自尊心,也有面子问题。

小舍得田雨岚给儿子买球衣后续(为了成绩田雨岚可以忽略儿子的痛苦)(3)

子悠的外婆蔡菊英在教室外恰巧听到,她情绪激动,在择数闹事,指责培训老师态度粗暴,拉着南俪一起去找钟益要个说法。南俪安慰子悠,说如果子悠的妈妈田雨岚知道儿子受了这样的委屈,一定会为子悠出头。没想到田雨岚赶到,反而说老师严厉是为了孩子好,是自家孩子给老师添麻烦了,这让子悠对妈妈非常失望。看到这,也让很多观众对他的妈妈田雨岚的作法很难理解,同时也无法认同。

小舍得田雨岚给儿子买球衣后续(为了成绩田雨岚可以忽略儿子的痛苦)(4)

“哪有那么严重啊!”“老师说两句怎么了。”“没什么过分的,就是语气差了点儿,有时候说说气话,我都听了,没事。”“真的没有那么夸张。”“有得必有失,对不对?其他的都是虚的。孩子的成绩才是实打实的,是看得见摸得着的。”“跟孩子的未来相比,这点小挫折确实可以不在乎。”这是一个正常母亲在得知儿子受了委屈后说的话吗,真是让人匪夷所思!

小舍得田雨岚给儿子买球衣后续(为了成绩田雨岚可以忽略儿子的痛苦)(5)

听到母亲田雨岚说的话,子悠独自一个人关着门在屋里默默流泪,此时他的心里应该是在流血吧。自己的亲生母亲不但不为自己主持公道、安慰自己,还处处帮着老师说话、开脱,就因为成绩有进步,其他的就可以忽略不计,这让小孩子多寒心啊。

子悠此时此刻可能在想:成绩比我重要,成绩才是妈妈的最爱。为了成绩,妈妈可以什么都不在乎,包括自己的感受,甚至自己受到欺辱,妈妈也能如此淡定从容。

小舍得田雨岚给儿子买球衣后续(为了成绩田雨岚可以忽略儿子的痛苦)(6)

观众看到这里,应该都义愤填膺吧。天下怎么会有这样的母亲?这是亲妈做出来的事情吗?孩子是母亲身上掉下来的肉,孩子伤心一分,母亲理应会伤心千倍万倍。作为一个母亲,田雨岚怎么忍心让孩子受这么大的委屈,还看得那么开!

“有得必有失”,用孩子的自尊来换取成绩,田雨岚觉得非常值得。这在正常人看来,都觉得太荒谬了,她却说得振振有词,很明显她的人生观已经偏离了正常的轨道,走向了极端。对成绩的追求,对名校的追求,对出人头地的追求,让田雨岚已经迷失了自我。她嘴里口口声声说的“都是为了你(子悠)好”,她如此冷血强迫儿子子悠学习,其实是在满足她自己的虚荣心,是为了达到她自己的奋斗目标。

小舍得田雨岚给儿子买球衣后续(为了成绩田雨岚可以忽略儿子的痛苦)(7)

她哪里是为子悠好?为儿子好,就应该注重子悠的身心健康,就应该让子悠快乐成长,她分明就是剥夺了儿子的幸福和快乐,甚至健康。一个正常人应该身体和心理同时健康。她难道就不担心儿子在这样的重压和欺辱下,心理可能产生阴影,甚至得抑郁症吗?

作为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女性,田雨岚这么多年的书显然是白读了,她对儿子的教育太失败了。再优秀努力的孩子,如果让她来管教,最后应该都不会有好的结果。

小舍得田雨岚给儿子买球衣后续(为了成绩田雨岚可以忽略儿子的痛苦)(8)

孩子就像一张白纸。好的家庭教育会让孩子受益匪浅、健康成长,将来不管从事什么行业,都能在行业当中做出成绩。坏的家庭教育可能会让孩子一生被阴影笼罩,犹如折断翅膀的鸟,想要飞得更远更高,只能是痴心妄想。

《小舍得》这部电视剧给人很大的震撼力,也给很多为人父母者启发。孩子应该怎么管?如何看待孩子的成绩?成绩代表一切吗?成绩是衡量孩子好坏的标准吗?有了好成绩,孩子就一定能拥有一个好未来吗?

小舍得田雨岚给儿子买球衣后续(为了成绩田雨岚可以忽略儿子的痛苦)(9)

相信在许多家长心里已经有了答案,21世纪全社会越来越重视素质教育,一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更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才更有可能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所以小编希望每个做家长的都要正确看待分数、成绩,不要迷失在分数、成绩里。孩子快乐、健康成长才是最重要的。孩子身心都健康,才可能有一个好的未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